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凯  周平 《新闻世界》2014,(4):115-117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而与之相伴的网络舆论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简要剖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成因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为我们今后在引导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工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属于一般舆论的范畴,但因其与网络紧密结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同时,这些独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更易于导致群体性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吕莉 《新闻世界》2013,(7):164-165
【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各界都对其投以高度关注。本文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出发,区分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论,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戍因,并总结其信息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网络群体事件中的媒体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以来,源自网络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这些事件有些是在网络舆论中产生巨大影响,引起了各级政府重视而采取措施;有些因为网络传播引发了实际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甚至造成社会骚乱。无论我们今天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如何,在这些源自网络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田天 《新闻世界》2011,(12):92-93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自媒体异军突起,打破了主流媒体一家独言的舆论环境,成为新生的舆论力量,对公众的关注焦点,事件发展状况以及社会议程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自媒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作用、影响,以及自媒体在舆论环境中地位上升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然而,由此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受众表达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化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并尝试提出规范与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网络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对于事件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舆论主体之一的网民,常借助互联网开展人肉搜索、集会等群体性事件,给舆论客体的个人或组织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微博等新社交媒介的快速兴盛,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能否成长为网络社会这个拟态环境中理性表达与对话的中间力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当下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期指明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漱蔚  夏艺 《今传媒》2016,(12):11-13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及自媒体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拥有了发言权,并催生了一个新兴阶层"网络草根".但同时,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呈现频发态势,对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身俱来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此,探讨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于合理管控网络草根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体性事件中,信息传播所形成的舆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传播环境和形成过程的不同,会导致最终舆情的不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已经成为言论聚集的一大主要场所,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相对于现实群体性事件更为棘手.因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受到全国的关注,任何网络群体性事件都会接受全国公众的“言判”,同时,网民还可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不断扩大和增加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量,既可以引发正面的共振也可能形成恶性共振的叠加,产生巨大的破坏性效应.本文探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异变,并提出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失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汤淇 《东南传播》2016,(5):94-95
网络集群行为作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对现实群体性事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与现实的互动角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成网络诱发型行为,现实诱发型行为,现实衍生型行为和现实互动型行为等不同类型。通过与构成群体性事件的要素——规模、行动和诉求,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等进行比较,最终发现网络只起到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矛盾的解决根本还在于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13.
虞旸  杜骏飞 《青年记者》2009,(15):14-15
从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网络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对于事件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舆论主体之一的网民,常借助互联网开展人肉搜索、集会等群体性事件,给舆论客体的个人或组织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当这种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可以推进事件的良性进展,但当压力失控时,可能会危及个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组织尤其是政府的形象危机。  相似文献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信息传播首先体现在由头信息的围观速度化,形成舆论势力;而微博的媒体性和微博客身份的多元化,舆论焦点易走进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事件相关人的关注范围,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解决;最后在微博的娱乐化传播中,权威遭到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也被削弱,淡出公众的焦点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危机传播可能导致危机恶化,扰乱社会秩序和网络运营,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自媒体的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15.
董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45-146
网民,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服务功能表达观点,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引导和影响着网络舆论,极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有可能推动事件的不良发展。笔者主要对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诱发群体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5):8-13
公众修辞是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走向的重要推手,它是公众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殊的传播语境中进行的有特定意图和明确指向的话语实践活动。公众通过话语修辞行为,动态地开展框架建构,主动设置议题,影响网络事件舆论以及事件发展的走向,实现公众修辞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是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新时期下考验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构建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加强舆论引导主体引导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舆论引导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是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运行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面对呈上升趋势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给予高度关注,跟踪报道事件的发展进程.但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把关人"常处于缺位的状态,这使得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因此,传统媒体在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时,辨明信息的真伪,正确引导网上网下的舆论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