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1世纪以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宜居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制约着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文以鄂州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梁娟  叶漪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93-96
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小城市往往具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先天有利条件.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优势、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网络信息整合,对江苏江阴市、湖州长兴市及澳洲悉尼市、墨尔本市、加拿大温哥华等5个中外典型休闲养老宜居城市开展对比调研,比较分析国内外典型休闲养老宜居城市建设理论,比较研究国内外养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归纳出这些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因素中"生态环境硬资源"和"人文环境软资源"两大主要主导因素。指出我国老年宜居城市建设应重视公共安全状况、重视生态保护、重视发展旅游经济、重视城市公共服务环境建设、重视文化养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城市文化建设出现商业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等各种要素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只有积极拓展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不断打造精品都市,才能够实现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娜  李佳 《华章》2011,(24)
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探索发展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从安阳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提升城市功能对建设生态宜居安阳的重要性,尝试提出了其提升城市功能应把握的原则,为探索新型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将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宜居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试图探求其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水城市是现代生活中的理想宜居城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美感和生态协调统一,在打造山水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有优势,维护好城市的原生态建设,做活山水文章,体现出水的灵动性,推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将对北京城市规划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然会大大推动北京的生态城市建设。因此,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主题不应是"奥运中国龙",而应当是"生态城市"。北京是中国的首善之区,奥运主题为"生态城市"更有积极影响。从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来看,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发展目标,而引领这一目标实现的应该是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应继承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四个显著特点:辨正方位、突出中心、讲求对称、注重风水,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合肥市为例,测算了其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合肥市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城市建设中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规范;总体出现了生态赤字,发展与生态不协调,人口压力过大。基于测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合肥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城市体系基本统治结构的重大变革中,中国对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城市"宜居"新理念产生。它强化了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最终体现。中国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时期,建设宜居城市将成为主导城市化的总纲,同时,也是中央在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的一次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宜居城市的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热点,本文在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途径,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应用型高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适应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打造生态宜居城是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表征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协同发展的城市理念,更体现了并重自然价值、人文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的深刻伦理关怀。坐落在太湖南岸的湖州从生态城迈向生态宜居城建设的探索,彰显了其深刻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生态宜居城市伦理建构须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以公正为根本原则、以整体性为最高原则;生态宜居城伦理实践需通过树立生态宜居理念、确立生态宜居制度、养成生态宜居行为三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运用新一代IT技术,有效链接城市个体,整合城市各类资源,重塑城市核心价值,实现城市全面发展。“红色之城·康养通化”是通化市的建市目标,努力打造中国北方康养宜居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先后被评为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创新产业集群培育试点等。但是通化市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着“特色不鲜明”“目标和路径不准确”等问题。如何结合通化市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基因,内外结合,规划和调整红色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对推动通化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南平撤地设市以来,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经济竞争力大大增强,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申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拓展空间、拉开框架,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走城市科学发展道路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城市居民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评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进展及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宜居性理论的认知,探讨宜居城市系统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江苏徐州市全力发展经济建设,在步入由资源型城市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期的同时,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徐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而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城市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才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这也是城市公民追求生态环境美的热切期望。苏轼作为徐州的"老知州",是徐州文化名人之一,他在徐的诗词风采与遗迹遗址,蕴藏着珍贵的生态美学,是徐州发展新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建设宜居城市尤其是重庆作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处于西南地区的核心经济政治地位,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必须;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物质文化水平要求的提高,对于城市住区环境的品质要求也相应的会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创造出更加适宜人居住的住区环境也成为宜居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多样丰富的生物和旅游资源等构成了昆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但城市生态系统的忽略、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发展与保护的不平衡、人口增长及滇池污染的压力等则困扰着昆明生态城市建设。当前昆明要重点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在近中期还应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限制污染行业,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并重视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背景下的滨州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滨州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其经济发展应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工业兴市,打造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打造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并把滨州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型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