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学琴     
曾庆鸿 《知识窗》2007,(3):25-25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一位很有音乐修养的人。他能弹琴、击磬、鼓瑟、唱歌、吹唢呐。他鉴赏音乐也很内行。如听了周代的两首古曲《韶乐》、《武乐》后指出:《韶乐》旋律优美动听,内容也很完善;《武乐》也很美,但内容不够完好。孔子还收集了许多民歌,整理出千古流传的《诗经》。  相似文献   

2.
马广富家住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永兴村.他只读过五年小学.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老马从小喜欢唱歌.常常一边干农活一边唱歌.而且天生一副“超高音”的金嗓子和很好的乐感.让他听过的歌都能记住大概旋律。不过.直到现在.他还看不懂乐谱.唱歌全凭感觉。  相似文献   

3.
王吴军 《知识窗》2011,(9):60-60
在古代,“哥”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兄长。《旧唐书·王琚传》中记载道:“(唐)玄宗泣日:‘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这里唐玄宗的“四哥”是唐睿宗,他足唐玄宗的老爸,而唐玄宗却称他为“四哥”,可见,在当时父亲是可以称“哥”的。还有,在记载唐玄宗的儿子李琰的《棣王琰传》中写道:“(李琰说)惟三哥辨其无罪。”这里李琰所说的“三哥”,是他的老爸唐玄宗,这是以“哥”来称呼其父。古代学者顾宁人认为,君父之尊,而呼之为“哥”,名之不正,言之不顺,莫甚于此。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4,(1):54-55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  相似文献   

5.
蓝骆驼 《知识窗》2013,(21):28-28
这个戴着黑框超大眼镜,一副呆萌模样的“90后”,不会说话、不善表达,在舞台上以一首全无歌词的《无字歌》赢得了无数惊叹:他神经质的“念唱”让范冰冰眼泛泪光,陈坤纳闷“我不知道你是天才还是疯子”,杨幂直言是其粉丝,而一贯淡定的郭敬明更不顾形象地爬上椅子高呼:“他是冠军!”  相似文献   

6.
徐婧 《知识窗》2014,(24):17-17
“自知者明,自信者强”,自信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可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觉得当众唱歌很不好意思,有些学生唱歌时脸上没有表情,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说是唱歌,更像是在背书。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信地唱歌呢?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蓝月 《金秋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8.
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于谢晋导演我是十分尊崇的,无论是“文革”前他导演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还是“文革”后执导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都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独立思考、卓越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9.
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于谢晋导演我是十分尊崇的,无论是“文革”前他导演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还是“文革”后执导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都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独立思考、卓越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0.
韦康学 《知识窗》2007,(6):20-21
鲁迅有一句名言:“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1928年1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  相似文献   

11.
蓝月 《今日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12.
巫剑珊 《知识窗》2007,(3):28-29
与神较力的人——以色列 在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相关记述,说的是关于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着妻子儿女,由妻子的国家返回父亲住地的途中所遭遇的趣事: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十一个儿子过了雅博渡口,最后只剩雅各一个人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要和他摔跤,虽然雅各在摔跤时大腿关节扭脱了,可是直到黎明,那人也无法取胜。那人便说:“天亮了。请放我走吧。”雅各答道:“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放你。”那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我叫雅各。”那人说:“你不要叫雅各了,就叫以色列吧。因为你在与神的较力中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不是魔术张文海《文汇报》曾刊载了一篇题为《孙嘉林是陈景润第二吗》的文章。文中说:山东43岁的业余数学研究者孙嘉林,宣布他创立了全新的数学基础理论,并称解决了著名的“希尔伯特第一第二问题”,他称自己“研究13年,为发表争取了15年”,为其出版专著《...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3,(24):30-32
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编辑家、教育家。他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他撰写并于1923年出版了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作品《稻草人》: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曾被茅盾先生誉为“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旅行作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在穿越靠近沙特阿拉伯与阿曼边界的鲁卜哈利沙漠时,曾遇到过“沙子唱歌”的情况。行走在萨拉拉的沙丘之间时,他“突然听到一种富有生气的低沉声音,声音逐渐变大,直至变成轰鸣,好像一架飞机在头顶飞行”。在威尔弗雷德·塞西杰之前,不同年代的探险家(包括马可·波罗和达尔文)都曾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关于“沙丘唱歌”现象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中国的一份8世纪的手写本资料,其中描述了在一座“唱歌”的沙丘上举行的庆祝活动,一些村民从沙丘上冲下来,以使沙子“发出一种类似于雷鸣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一千零一夜》中有一个叫《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得到了一盏“神灯”,这盏“神灯”可以为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当然这不过是个神话而已。如今电脑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它的本领也越来越大,人们经常这样说:“对电脑而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或许电脑就是照亮本世纪的“神灯”,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天,它真能为我们做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17.
王继青 《科教文汇》2008,(18):18-18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三章十二节说:“凡有的,还要给他,他就充盈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去”。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人们看到后常见的反应是:惊讶、愤怒、疑惑……其实这种种反应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三个字:不公平。本来已经很明显的“贫富不均”了,却还要在已经严重倾斜的天平的那一端再加上砝码。  相似文献   

18.
减肥,是世界中、西医难题之一,我们发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药学》,试用他研究减肥医药。我们先简介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全世界多年提出《生物医学必须二次革命》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之路、几十年来,无一成功。我国党和国家提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经科技部主办《中医药现代化专题》多年研究证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系统医学”,它可以将中西医药优势溶为一体,使世界医学实现第二次革命,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它就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成果之一,成绩是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9.
李华 《知识窗》2008,(1):4-4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出人意料地回答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学生陈彦伯是这样一个男孩:他有一副好嗓子,一首《风中奇缘》可以与“西单女孩”媲美;他爱好音乐,能用单簧管吹奏《加沃特》,欢快的旋律让人忍不住想合着节拍手舞足蹈;他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让一堆散乱的零件变身为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机器人;他兴趣广泛,乒乓球、空竹、轮滑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