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原书的楔子中有一段话,它告诉读者,《红楼梦》来源于石头上所记的故事,由空空道人抄录下来,经曹雪芹修改、增删后编撰成书。  相似文献   

2.
一滴冷泪打湿满江清雅,我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婉转弦音余音缭绕,微风袭过,面上冰冰凉凉,才明白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3.
武建  毛建波 《科教文汇》2007,(8S):163-163
《红楼梦》一书语言优美流畅、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想像的空间,这也是小说受读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小说语言运用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善用修辞。许多辞格都能从小说中找到实例。在初中阶段常见的辞格双关、比喻、对比、夸张、对偶、引用、借代、排比等,在小说中的运用是不胜枚举的。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一书语言优美流畅、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想像的空间,这也是小说受读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小说语言运用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善用修辞.许多辞格都能从小说中找到实例.在初中阶段常见的辞格双关、比喻、对比、夸张、对偶、引用、借代、排比等,在小说中的运用是不胜枚举的.  相似文献   

5.
用典在汉语修辞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本文针对《红楼梦》中的用典现象进行研究,是因为曹雪芹是语言艺术大师,而《红楼梦》中的语言素有“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点缀其间的典故犹如文学海洋中的贝壳,光彩闪闪,并且深刻精辟、耐人深思,在小说中具有其他修辞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成为修辞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将着重分析其在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传达思想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的后40回向来被认为不是曹雪芹写的,而是高鄂续写的,但研究《红楼梦》的权威又自2007年开始,把后40回的作者改成了“无名氏”!到底《红楼梦》的后40回是谁写的?  相似文献   

7.
用典在汉语修辞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本文针对《红楼梦》中的用典现象进行研究,是因为曹雪芹是语言艺术大师,而《红楼梦》中的语言素有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点缀其间的典故犹如文学海洋中的贝壳,光彩闪闪,并且深刻精辟、耐人深思,在小说中具有其他修辞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成为修辞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将着重分析其在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传达思想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理论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以及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而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红楼梦》广泛吸收借鉴大量文学、文化文本,与"临川四梦"中的三梦有密切关系,而剩下的《紫钗记》与《红楼梦》之间的互文性联系却一直为学界忽略。事实上,两者在人物形象、情节设置、故事线索、语言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存在多处互文性对接。可以说,《紫钗记》实际上是《红楼梦》一条长期被遮蔽的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9.
贾启明 《华夏星火》2013,(12):80-80
在MBA铺天盖地的今天,传统经典《红楼梦》也引起管理界的重视。例如,中国家电行业的领袖人物倪润峰就特别欣赏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同时也指出王熙凤存有权威性不足的弱点。事实上,曾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杨甜丽 《科教文汇》2008,(8):163-164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部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同时,小说家高度的语言艺术也博得了一代代读者的真一心称道。作者曹雪芹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而对于语言他驾轻就熟,举重若轻,鬼斧神工,大笔如橡。书中生花妙笔俯拾皆是,且往往看来都是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让人惊叹不已。本文主要就《红楼梦》的语言艺术,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同时,小说家高度的语言艺术也博得了一代代读者的真心称道。作者曹雪芹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而对于语言他驾轻就熟,举重若轻,鬼斧神工,大笔如椽。书中生花妙笔俯拾皆是,且往往看来都是信手拈来,毫无雕琢之感,让人惊叹不已。本文主要就《红楼梦》的语言艺术,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余欢 《科教文汇》2010,(20):131-132
近年来文化翻译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在以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时代,翻译界出现了"异化"与"归化"两大翻译策略,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这篇文章试图立足于"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以蕴涵丰富多彩文化因素且具有"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及其两部最具影响力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实体,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做对比研究,对这一课题所进行的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说出来的话,还真有点煞风景哎,不过我这人天生敢做敢当,想了想,还是如实写出来痛快.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那天嘛,具体哪一天真是记不得了,反正我就是那么傻呆呆地抱着一本<红楼梦>,心不在焉地看着,却不知怎么的,没多久就睡着了.  相似文献   

14.
王少栋 《科教文汇》2008,(16):158-158
《红楼梦》存在众多人物绰号,既凸现了人物的肖像特点,又暗寓了人物的性格、命运,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具体说来,其人物绰号具有绘画美、浮雕点睛美、隐语美和工具美。  相似文献   

15.
荆煜君 《科教文汇》2012,(26):62-64
文章从哲学与宗教、文学艺术、礼仪规范、婚姻制度、饮食与服饰、园林建筑六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指出《红楼梦》将传统文化以感性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能够唤起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至2012年第1期共120期的作者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刊创刊以来共发文4 764篇,载文的作者共9 187人次,载文量和作者数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作者队伍发展极为迅速;合著率从1990年的12.9%逐年上升至2012年第1期的72.3%,显示所发表论文的研究深度逐年加大,合作是未来高质量科研和高水平论文产出的趋势。该刊拥有一大批编辑学的核心作者,且这些核心作者也指导和培养了许多青年编辑成为该刊的潜在高产作者,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春秋左氏传》的作者问题,两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左传》一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传授、写定过程。本文同意这一说法,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考证研究,得出结论:《左传》的初创者是与孔子同时代人左秋明,它的最后完成者是战国前期人吴起。  相似文献   

19.
马瑞芳 《知识窗》2010,(1):42-43
宝黛爱情是“吵架的爱情”,吵出了贵族青年爱情的深层次内涵,吵出了既向往爱情又受制封建礼教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20.
靳桂玲 《今日科苑》2009,(22):142-142
《红楼梦》是一部史书,它又是一部诗集,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所具备的精湛的文学表现手段、丰富的社会思想内容,它在建筑、中医药、烹调等诸方面蕴藏着无限知识,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和知识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