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洋 《青年记者》2004,(8):32-33
手机短信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而便利的传播渠道,但同时也引发了垃圾短信、涉嫌犯罪短信和强迫广告等负面信息的大量流行及传播负效应的显现。如何预防和追惩手机短信的负面信息传播,净化传播环境和社会空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合作之路,广播也不例外。目前,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每个电台有属于自己的平台代码。广播与机短信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涂燕平 《青年记者》2006,(24):64-65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联姻之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纷纷与短信联姻相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这一新型的传播方式在广播中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4.
短信新闻写作特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信新闻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取新闻信息的崭新渠道,也改变着人们对新闻的传统看法和观念。作为成长中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在新闻传播上显示出巨大的成长空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去年8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首部短信新闻故事《赵家富》,作品共分14篇连载,每篇均不超过70字,通过小小屏幕向手机用户讲述了抗洪英雄赵家富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浅议手机短信在报刊经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手机短信服务的发展概况 ,归纳了其在信息传播中体现的诸多优势以及发展前景 ,研究了手机短信服务的主要方式 ,提出报纸期刊在自我宣传、与受众的信息交流中开展短信业务的必要性 ,简要论述了短信业务服务于报刊的应用方法、可行性等 ,肯定了手机短信服务在报刊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是手机媒介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同样看到了手机短信的经济利益,致使各种虚假短信泛滥。所谓手机短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拟  相似文献   

7.
王萌 《新闻界》2005,(6):140-140,145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的诞生。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SMS)服务.发出了中国第一条短信。直到今天,手机短信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在这五年中,它迅速被国人认可并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沟通交流和娱乐工具。短信传播给传统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冲击,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形成“点——点”、“一点——多点”的交互立体传播模式;对传统“把关人”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短信传播中信息的流通处于真空状态,特别是随着短信息转发速度的提高,信息会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手机短信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 ,手机短信在运行实践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相对其他媒介而言 ,手机短信较好地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现代传播理想 ,并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相似文献   

9.
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全球化引领世界进入了数字化传播新阶段,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无处不在的广播电视节目。琳琅满目的书籍市场,精彩纷呈的电影银幕,令人神往的网络天地,快速便捷的手机短信,当代人生活在由数不尽的媒介织成的社会,媒介及赖其进行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类须臾难离的中介,成为当代人类交往的基本形态,成为社会的总体表达形式。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社会,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米娜  丁宁 《新闻传播》2007,(2):53-53
由于世界的信息和变化的无限性,以及人们直接感知的有限性,使媒介成为人们了解自己无法感知的世界的主要途径。可以接触到超过我们实际感知以外的信息的人,生活在有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息构筑的拟态环境中,人们通过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塑造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还是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一直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当今时代海量信息的存在,以及人们物质以及精神层面对于认识整个世界以及掌握全部信息的局限性限制,使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被业内广泛接受,一种新的比其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手机短信。当前,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介入新闻传播并向传播媒体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13.
顾荣 《新闻知识》2004,(8):23-24
手机短信息服务简称手机短信(shor tmessage Service(SMS)),是GSM网提供的一种服务。于1992年诞生于英国的手机短信,在短短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据统计,2000年,中国短信量是10亿余条;2001年是189亿条;2002年全年达到爆炸性的900亿条。用拇指收发信息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4.
赵志刚  高霞 《新闻前哨》2003,(11):34-34
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接近1000亿条,15至25岁年轻人是主要使用群体,每天平均要发送短信近10条。人们用手指疾速拨弄手机键盘的同时。也在随时随地传送着各种信息和情感。在拥有近两亿手机用户的中国,手机短信衍生出的“拇指文化”成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迅成大众传媒“第五媒体”监管应入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统计,刚刚过去的春节,短短7天全国短信发送量达到98亿条!而去年春节期间是70亿条。今年除夕,广州移动的短信流量达到5217.1万条,广州联通的短信流量达到4100万条,也就是说,广州市除夕之夜手机短信流量合计近1忆条。春节8天,广东人发送的手机短信超过10亿条。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中国手机短信近5年增长速度惊人,1999年只有1亿条,2000年增  相似文献   

16.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手机短信使用者的总体数量和人均短信发送总量均显著高出欧美国家,手机短信在中国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短信人际传播在中国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强渗透力和持久热度表明,跨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面子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有着特定的表现,本文就较为突出的两点作相应阐述:一、短信人际交往的纯文本优势——说话"绕圈子";二、"面子"与短信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7.
伴随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人们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出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显示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的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报纸新闻。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聊天之后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方式,融合了书面文本、语音文本两类文本的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短信传播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在改变人类书写和交流习惯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和群体交往关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手机短信独特的文本形式和文本特点,以分析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媛媛 《新闻前哨》2006,(2):101-101
手机短信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近年来,手机短信在我国发展迅猛,广泛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在政治、经济、化等领域产生影响,并给受众和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关于短信的档案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存在形式,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本文从短信是否是档案信息,是否值得保存开始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短信保管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