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器苗具有培育时间短,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因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阔叶树容器育苗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对雨水造林技术、固体水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和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以及其他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各地区造林的实际情况推荐了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最后对树种的选择和起苗以及造林整地等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树木的抗旱结构角度分析了树木的抗旱性。然后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中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是雨水造林技术、固体水种植技术、容器育苗技术等。最后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注意要点,树种的选择,幼苗的培育、起苗等方面都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4.
通过银水牛果温室容器育苗播种与大田播种的对比试验,每平方产苗量多于大田苗110株,表现为生长快,抗痛力强等优。2年生的苗木上山造林,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于大田苗29.23%,缩短育苗周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可大大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苗,是加快壮苗培育,提高荒山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谈谈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潘祯阳  陆顺能 《科技风》2012,(6):220-221
油茶芽苗繁殖技术有砧嫁接法、扦插繁殖、容器育苗等几种方式.本文根据近年来油茶育苗生产管理实践,对油茶苗繁育实用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王洁琼  蒋伟 《科技风》2011,(19):186+190
通过对樟子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投资费用等方面的造林效果进行对比,容器苗造林大大优于裸根苗造林,尤其是陕北榆林,干旱半干旱地带,风沙侵蚀严重,立地条件低劣的造林地,应提倡并推广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8.
采用容器育苗,可以在造林后成活率不高的地段进行补植,这种急救措施保证了苗木生长的整齐性,效果很好。因此,为了保证造林工作的成功,建议在今后一是要实施科学造林,二是合理应用好客器苗进行补植。  相似文献   

9.
侧柏容器苗是用特定轻基质容器培育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的保护,栽植具有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根快、生长旺盛、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洋县林业局从2005年起在天保公益林建设中大面积推广侧柏容器苗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根苗造林提高了30%,成效显著。本文重点介绍侧柏容器苗在天保公益林中的应用,对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长白松是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一种集造林绿化观赏于一身的优良针叶树种。把该树种从原产地引入到我省西部地区进行育苗及造林技术试验,旨在增加该区主要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的品种。本文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育苗技术下,长白松在我省西部地区获得成功。采用容器育苗技术用于试验造林,同当地的樟子松相比,4年生幼树长白松略好于樟子松,抗逆性同樟子松相仿。  相似文献   

12.
高东课  叶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19-119,128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在固定半固定沙地表现良好。在沙地生长良好。应用50cm以上容器大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3年生苗,且高生长量较大,在榆林沙区造林中是最适宜的针叶树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红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10年后生长与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十年生红松的地径、树高和成活率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红松容器苗采用宽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造林效果较好。红松景观造林试验地可供长期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是我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耐贫瘠土壤。但是,由于春季风大、干旱,常规用裸根苗栽植成活率较低。所以,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树种选择不当、立地条件较差、抚育管理不及时、病虫危害严重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林木死亡不。对樟子松苗立枯病及樟子松栽植管理技术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是我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耐贫瘠土壤。但是,由于春季风大、干旱,常规用裸根苗栽植成活率较低。所以,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获得成功.但樟子松大苗在沙地特别是在城镇周缘沙地造林技术还尚属空白.本文结合伊金霍洛旗阿腾席勒镇新区绿地建设,对樟子松大苗沙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并从苗木规格、整地、起苗、栽植直至栽后抚育管理进行技术总结,旨在为今后樟子松大苗在沙地中的推广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适地适苗的概念和适地适苗造林在林业生产上的意义;从苗木类型选择,苗木形态特征选择、苗木生理指标选择等3个方面,阐明了实现适地适苗的途径;最后对如何消除或减少"苗"与"地"之问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具有生长快、寿命长以及抗性强的特点,在适生林区大范围栽培。近些年,部分地区的育苗造林技术存在缺陷,导致当地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落叶松的林学特性,就当前我国落叶松的育苗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柳树的用途、生态学特性、育苗、造林、抚育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