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国古代就有“教学相长”之说,新课标也提出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省在语文课改中提出了“双促双发”的口号——以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以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体,不应强制性规定以谁为中心,应淡化中心概念,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一、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  相似文献   

2.
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高校在教学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应当更新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在教育目的、师生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高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实验的“双促双发”课题,全称是“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课题。它探索的语文教学形态与传统的根本区别在于:(1)教师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2)师生关系发生转变:由“师道尊严”“老师至上”转变为“民主”“平等”“和谐”。(3)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由单一转向立体、多元,教师、学生、课文、环境整合为一体,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系统。据此,古典…  相似文献   

4.
“双促双发”,即“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课题实验。课题研究以感悟生活和文学、经典熏陶为双翼,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贯穿始终,努力探索常规教学与专题讲座、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结合途径,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的协调互动;探寻语文有效学习的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师生共同发现,共同探索,共同创造。以教学为中介,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达到师生素质双向和谐发展的目的,真正造就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创造型的学生。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1.找准课…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从传统的“教学三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教师不再仅仅是教育者,同时还应担负起研究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变为师牛互助,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权威变成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积极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参与者,教学目标从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所有这些变革都突显了对学生课堂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因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课程改革,主动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辛动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新的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手把手”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丁明 《考试周刊》2014,(34):125-125
学生综合素质是就业的关键衡量标准,体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文化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四方面的理念,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新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种“去问题教育”导致教育对象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心理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适应教师角色具体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实践“素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素质化”教学将教育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和“个人化”,使之转变成支撑学生教师专业成长和满足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的教育学理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非知识性教师素质。当然。“素质化”教学必须以“生命化”教学为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并以化学知识为载体,促进其它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角色地位已经转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指导者的角色出现的,教师只起到了一个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启发质疑、培养能力的作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新课程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教师应及时对自己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教师角色的现状和角色定位的分析,阐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该怎样转换。  相似文献   

15.
窦建岗 《考试周刊》2012,(72):69-7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剑 《上海电教》2002,(4):26-27
充满机遇和挑战、希望和艰辛的21世纪已经来临,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呼唤教育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并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已经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而且还是教学的组织,学生学习的辅导、合作。教师的功能更应体现在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让学生接受。而我作为一名小学计算机老师,更应首当其冲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想谈谈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动力因素的推动下,教师创造性地教与学生创造性地学的辩证统一,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以认知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优化素质结构,开发智力和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系统,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这些观点启示我们,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着眼点和出发点,把全面地、动态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渗透于日常教学中,这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实现需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要从学生抓起。感性材料是地理认知的前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唱主角,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人类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更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  相似文献   

20.
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背景,探索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引”“领”“导”“教”四个功能,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四合一”角色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可通过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教师角色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应、教学评价做到三位一体等实施途径,对教师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及技能、迁延就业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