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注 :“[害其能 ]嫉妒屈原的贤能。害 ,作‘患’讲 ,这里是嫉妒的意思。”“害”本有嫉妒义。其后起专用字作“女害”。《说文·女部》 :“女介 ,妒也。”介声与害声古音同在祭部 ,声母同为喉牙音 ,故字也可作女害,见《集韵·秦韵》。《龙龛手镜》卷二女部“女介”字下云 :“胡计反。心不了也。又音害。《字林》云 :‘疾 ,女介,妒也。’”女介 有害者 ,故害亦有女介义。《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 :“害贤为嫉 ,害色为妒。”也说明“害”有嫉妒义。《文选·潘岳〈马湃督诔…  相似文献   

2.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3.
张志达 《学语文》2002,(4):8-48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何故哉?”其中的“亦”字,历来的高中课本无注,想是认为当解作“也”,其实不然。古汉语申,“亦”可作表承接的副词,有“又”义。《集韵·昔韵》:‘亦,又也。”如《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国语·吴语》:“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  相似文献   

4.
§“以”(古字作“吕”)是古汉语的一个常用字。在古籍中,“以”字最大量的用法是充当虚词,即作介词和连词,有时也可作语气助词。其实,“以”本是一个十足的实词,即动词(由动词意义引申,也可作名词),它的动词用法在古籍中并不罕见。《说文·已部》:“吕,用也。从反已,贾侍中说:己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解释道:“用者,可施行也……巳主乎止,吕主乎行,故形相反……今字皆作‘以’,由隶变加人施右也。”《诗·邶·谷风》:“宴尔新昏,不我屑以。”郑笺指出“以”是动词“用”义。《诗·周颂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的“苦力”,词义是“出卖力气千重活的码头工人”,在不少欧洲语言中,也有一个与此语音相似,意义相同的词。这个词源出哪种语言呢?仅就所知,在国内有两种完全相悖的说法。一是认为汉语的“苦力”源出英语:“苦力,英语 Coolie 的音译。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人(如码头工人)侮辱蔑视的称呼”;另一是认为英语的 Coolie 或 Cooly(苦力)源出汉语:“……回忆过去翻阅英语字典时,偶尔发现一些汉语外来语如‘mahjong’(麻将),‘kowtow’(磕头),‘coolie’(苦力)……”。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番考证和辨析。《说文解字》:“苦,大苦,从(?),古声”。《诗经·采苓》:“采苦采苦”,注:“苦,苦菜也”。“苦”,又可作“五味”当中之一“味”解。《尔雅·释言》:“苦,咸苦也”。《诗经·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苦”,还可以作“劳”解。《战国策·秦策》“不苦一民”,注:“苦,劳也”。此外,“苦”还可以作“勤”、“病”、“伤”、“患”等解,这里不再赘引。  相似文献   

6.
按《说文解字》, “嫁”的意思是“女适人也”。根据《辞海》,“适人”的意思就正是“女子出嫁”。现在,我们提到“女子结婚”都会用“嫁”字, 但在古时候还有其他字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除了“嫁”字,古人还用“归”字表达女子出嫁的意思。《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  相似文献   

7.
道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这个词出现较早。《周礼·夏官》:“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古代表示“道路”的词常见的有: 《说文》:“道,所行道也。”徐承庆注:“道,人所行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本义是道路。《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册《硕鼠》一诗中有“爰得我直”一句。课本注:〔直〕这里指处所。关于“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作“价值”。《史记·张汤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引伸为“工钱”。《后汉书·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今人余冠英《诗经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的“世”,课本未加注释。一般作“朝代”讲,我认为应作“父子相继”讲。其理由是: 古汉语中,“世”的本义是“父子相继”,指祖、父、子、孙各代人,犹言“辈”。例如《周札·秋官》:“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改三世矣。”贾  相似文献   

10.
菜色——饥饿的脸色。《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酒色——酒醉的脸色。《三国志·吴·诸葛恪传》:“命恪(诸葛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难色——为难的脸色。《三国志·魏·杜夔传》:“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寒色——感到寒冷的脸色。《新书·谕诚》:“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靳色——吝惜的脸色。《夷坚志·阳大明》:“大明与之,无靳色。”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中“奖率”一词 ,教材无注释 ,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注译为“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 ,平定中原”。译文以“激励、率领”释“奖率”。这个解释笔者认为不确。《小尔雅·广诂》 :“率 ,劝也。”《说文解字·力部》 :“劝 ,勉也。”《广韵·弥韵》 :“勉 ,劝也。”《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李注 :“奖 ,劝也。”可见“率”在此处与“奖”同义 ,其意为“劝勉”。在先秦的语言材料中 ,“率”与“劝、勉、奖”常连用 ,《汉书·文帝纪》 :“其开藉田 ,联亲率耕。”韦注 :“以奉宗庙 ,且以劝率…  相似文献   

12.
陶潜“不为五斗米拆腰”的故事大家甚为熟悉。这个故事的记载最早见于沈约《宋书·陶潜传》,其后梁昭明太子萧统作《陶渊明传》,唐初宫修《晋书·陶潜传》及李延寿《南史·陶潜传》中都载此事。宋人韩子苍怀疑这个故事的可靠性,学术界不同意这种怀疑,但对这个故事中言及的“五斗米”的理解却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13.
出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相似文献   

14.
田作 《语文知识》2000,(4):38-39
渠,在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注为“水所居”。这是它的本义。但在古诗文中间,“渠”作为代词“他、它”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如不了解这个用法,单凭字面意思望文生义,便会造成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请看下面几例: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宋·杨万里《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插秧只不答”;宋·朱  相似文献   

15.
九州,又称“九围”、“九牧”、“九垓”、“九原”、“九域”、“九野”、“九有”、“九囿”等。如:《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亦作“九囿”。《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城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后汉书·冯衍  相似文献   

16.
《辞源》第四册第2923页“[护前]:袒护所为,绝不认错。《三国志·吴·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辞海》上册第1551页“护前:回护自己从前的错误。”也引《朱桓传》为例。两书解释“护前”,与“护短”相近,但是与它的本义相违背。“护前”这个词,《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也用过:“羽闻马超来降……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  相似文献   

17.
《论语·微子》的“荷丈人”中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将“为黍”解释为“用黍米做饭”。这种解释虽然能够讲得通,但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这一原则(信·达·雅),即不符合古人生活的习惯。因为“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设宴待客往往以酒菜为重,“杀鸡”为菜,那么“为黍”自然应该解释为“备酒”较为合适。这种解释可上溯到“黍”的本义,《说文解字》注:“黍可为酒,古从禾从水也。”“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中有“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一句,意…  相似文献   

18.
谢昌翌 《语文知识》2002,(10):17-17
为了表达对人思念的殷切,人们常用成语“一日三秋”来形容。但这个成语如何解释,却见仁见智,说法不一。请看下列释义: 1、[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之切。三 秋,三个秋天。《诗·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三秋]义项②三季,九个月。《诗 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 兮。” 以上见《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7月修订第1版)。 3、[一日三秋]形容思念的殷切。语出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  相似文献   

19.
说古汉语连词“仍”的一个义项吴茨明“仍”是我国古籍中多见,也是迄今口头和书面语言常用的一个虚词。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最早的古文献汇编《尚书》中,就都有“仍”这个词出现。《诗·大雅·常武》中有旬云:“铺敦淮渍,仍执丑虏。”《尚书·顾命》中有...  相似文献   

20.
说“乐”     
“乐”,是个常见的词,但因读音不同而词性不一,因之,在用法上应认真对待。下面分别举例说明。第一,“乐”读“lè”,动词,形容词,作“快乐”“欢乐”讲。是最常见的用法。顺举数例:“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宜尔家室,乐尔妻孥”。《诗经·小雅·棠棣》孔颖达疏:“九族会聚和而甚忻乐也。还有《硕鼠》中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土”,“逝将去汝,适彼乐国”,“逝将去汝,适彼乐郊”等。再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等等。由“快乐”,“欢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