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不仅包括课程设置,还涉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等内容,成为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杠杆,整体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影响学校的办学特色。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树立了"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探索实践,从而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析学校课程情境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情境是指学校办学和学校课程活动置于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办学情境和育人情境,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传统性、整体性,潜在性、愉悦性,差异性,变动性等特点;其构成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学校内外部的诸多因素;具有陶冶,益智,健体,育美,激励和约束等育人功能;学校课程情境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一些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11,(7):121-122
当前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学校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的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育人目标,我们以上海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研制了《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校课程方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规划,明确了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尊重这一核心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积极投身于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之中。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创新,主要是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统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整体构建,使学校课程结构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进而形成适合未来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梅 《河北教育》2011,(5):42-42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要使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知识,丰富经验。校本课程是在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的前提下,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资源进行开发的、  相似文献   

7.
课程育人是新时代学校课程领域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诠释,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涵。学校课程需要确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内在统一、合力育人的协同关系,并明确学校课程系统性、连贯性与综合性的特征,以此彰显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丰富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顺义区仁和中学自1971年建校以来,始终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学校,40年来虽几经改革,但收效甚微.2005年9月,仁和中学和顺义一中联合办学,初步形成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课程领导”的办学思想.我们在课程上做足文章,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全面实施富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挖掘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成为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课程如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是需要校长把握与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也直接关系育人质量。校长要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重点探讨苍南中学在构建“美丽人生”三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提出通过明晰办学理念、梳理办学传统与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优质学校,课程建设是关键。学校根植国家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加强实践课程,已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搭建"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凸显"修身·求真"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完整的人。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须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使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清华附小围绕"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育人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甦 《现代教学》2014,(10):23-24
我校充分利用多年来在“智慧育人”办学理念上已经形成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的个性化运作中,完善并建立起了基于我校校情、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称之为“F—U—N课程”。我校通过“F-U—N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来践行“智慧育人”的学校理念,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我校课程实践之中,为多层、多元的课程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搭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骨架",不能融入办学理念的课程是"水上浮萍""墙上芦苇",难以真正发挥引领和促进育人的作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建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必然。本文以珊瑚实验小学为例,探索在"珊瑚最红,孩子最亲"这一办学理念关照下的"亲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一、树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作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秉持“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地成长”的育人目标,在融合教育理念和政策指引下,近年来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索,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现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理念必然具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实行校本课程开发是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强化内功,从而提高人才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晓霞 《教师》2013,(28):127-127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和"课程"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中,课程聚焦学什么的问题,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因此,抓好学校的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犹如大厦之基。如何做好课程建设?必须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原则。基本方向是党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原则是立足校情、学情,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基于此,学校提出构建"生态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广州市白云艺术中学着眼艺术教育的探索,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岭南艺术特色课程”。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特色化上,特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蒲春燕 《中国德育》2013,(13):50-51
课程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成都市娇子小学一直致力于课程研究,通过整合,课程不再是一颗颗毫无关联的"树",而是变成一片资源丰富的"森林"。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整合学校课程是实现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最为关键的环节。2004年,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孩子成长的需求、学校发展的趋势,我们确立了"博雅教育"办学理念。这里的"博"指基础厚、能力强,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