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采用异步教学,通过教师的“五步指导”和学生的“六步学习”紧密结合进行,最终能达到目的,效果较好。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践证明,异步教学法,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地融进教学的过程中,较好的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的要求,在农村中学比较适用。而在教师的“五步指导”中,关键就在于如何“提出问题”。进行问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雯 《上海教育》2002,(12):59-60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心理学家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说到问题设计,我归纳了四条法则——法则一:目标要明确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可用(?)  相似文献   

3.
李云霞 《福建教育》2009,(12):53-54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顶峰。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而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新课标倡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长汉 《成才之路》2010,(36):47-47
问题法又叫发现法,就是让学生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当然包括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尽量地发展学生认识的可能性,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探讨,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袁宽龙 《江西教育》2004,(20):17-17
如何在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我认为,一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二是恰当的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制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2002年秋季.我和昌北片区十几名骨干教师共同设计了“注重合作学习.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课题。该课题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为原则和目的.结合我区的实际,解决了我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比较重视应用题教学,教材也把应用题教学按一步计算到二步、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再到典型应用题教学.一步一步地由易到难予以安排。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向学生提供的是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从模仿到逐步熟练,形成技能,无疑对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苏秉亮 《考试周刊》2011,(78):45-46
作者主要论述了“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认为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建构起整个课堂学习过程,同时侧重从问题提出后的教学设计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强调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衡量的标准、设计的中心,尽量使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想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的思维就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也因问题而深入。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主动建构过程,它是以"问题"为核心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阶梯,引领学生一步步登入科学殿堂。  相似文献   

10.
甄瑞双 《中学理科》2006,(11):47-47,87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要掌握知识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却不会做题;也常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有一些感悟,农村学生中除了对数学特感兴趣、成绩特好的外,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是敬而远之的,课堂上叫他们回答问题时,眼睛里流露出的竟是迷惘之意.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只想说:我们的数学教学怎么了?数学真的距离学生有那么远吗?有时候明明一道简单的商品销售问题.有些同学想了好久,还是不明所以,他们的智力都很正常,也有计算基础,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肯定能想办法去解决,现在变成了数学题目,就胆怯了,心虚了,自己告诉自己不能了.我想,这是我们的数学离他们有点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效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长郡芙蓉中学在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实施的“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已初显成效。所谓“六步”即:“示、看、动、练、总、评”。其中,第二步“看”是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独立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也称之为“问题导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教会他们提问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创设问题隋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学生已经提出的层次不同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作为—个组织者、引导者,还要机智地利用这些问题,创设“学生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要体现这一新理念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所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学生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被训练成只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的机器.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显得尤其重要.《超级画板》是国内优秀的动态几何软件,教学中恰当使用《超级画板》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现举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16.
像以下精心设计问题就比较好。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爱。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大学生,是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综合问题,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关,和国家的人均GDP有关,和学校的收费有关.和家庭收入有关,和学生本身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的消费潮流,甚至和社会、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有关系。在此,我们涉猎的是消费者学生、供养者家庭问题。 有史以来,学生是以简朴著称的,没有学生因为简朴而受到嘲笑的。在偌大的社会上,除了书店,在商店、饭店和实质性娱乐场所都很难见到学生的身影。 可是,现在不同了.几乎任何一个大商场和娱乐场所、学校周围各种风味饭店、咖啡店、酒吧、烧烤店、火锅店还有网吧、礼品店都是他们熟悉的消费场所.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是社会上一支有力的消费大军,是他们的父母和兄长羡慕的一代。 但是,他们的潇洒却和他们父母的不堪重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问题出现了——本期特别策划,试图从各个层面上来揭示、探讨和解决犬学生的消费问题,以其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策法规和实际步骤上来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处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总是要认真分析问题的背景、条件,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从而去深入地研究,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有必要对问题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各种情况下处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有时又将问题分成若干个台阶,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逐步深入.这种方法称为分步递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师问”教学,即学生根据教师提的问题自己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到底有没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呢?他们敢不敢提出来呢?笔者曾在我校低、中、高年段中各选40名学生做调查,结果发现:在课堂上除了教师提的问题以外,低年级有53.2%的学生有属己性问题,中年级有65.l%的学生有属己性问题,高年级有74.6%的学生有属己性问题。可见,属己性的问题意识是学生个体认识世界、关爱世界的起点,正是这种问题意识才真正内在地、实质性地把学生个体与外在世界连接在一起。作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