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有着一种喻象的语码作用,融入了诗人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成为诗人的抒情意象.从诗人对雨意境构建的情趣、理趣和禅悟出发,可将雨的语码意义阐释为:情雨、理雨、禅雨.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古代人情感中最饱绽的花蕾,诗人们小心地采摘下来,用天真的瞳孔过滤,风干了夹在历史的书页中。立体的爱恨情仇、金戈铁马、山川风物、长袖善舞浓缩了贴在书上,犹如一枚干花。  相似文献   

4.
夏为汉 《学语文》2005,(6):36-36
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强调文学传承演变中创新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对的,但考察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则看到有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即朝代稍后的诗人总喜欢“仿效”和“点化”前代诗人的作品,或模仿其语言,或承袭其意象。或点化其意境,从而使诗歌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复古中求新变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6.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被诗人赋予了多样的意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中“月”使用是很频繁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所指代的是具体的“月”意象.但意象也只是作为一个符号,指代更深层的意蕴.在中国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月”意象,与中国民族之审美观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生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王义挺 《语文知识》2014,(10):30-31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不仅十分讲究形式美、形象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还十分推崇含蓄美。因为我国历代诗学评论家都主张辞约而意丰、语忌直而贵曲、含蓄而有味的创作原则。明代谢榛曾言:诗歌创作,“妙在含糊,放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四溟诗话》)清代叶燮也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清人张谦宜也说:“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相似文献   

9.
“瘦”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字眼。“瘦”或用于绘景状物,或用于写人,增添了诗的内蕴与情致,别有一种动人的美。下面结合具体的诗词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被诗人赋予了多样的意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孙天桐 《成才之路》2014,(28):65-65
广告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它与中国的古典诗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古代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许多人都认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我国古代就有广告的存在。而且,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还十分久远。还记得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吗?诗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相似文献   

12.
13.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把古典诗词译介到西方对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和内容,翻译古典诗词对许多翻译家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对古典诗词翻译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译者首先应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语文本保持一致,其次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4.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15.
16.
古典诗词的赏析,应从作品本身着手,从古典诗词的想象美、意境美、含蓄美、色形关、动静美等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吴卫高 《中学文科》2009,(1):138-139
古典诗词的赏析,应从作品本身着手,从古典诗词的想象美、意境美、含蓄美、色形关、动静美等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如何将其艺术的美展现给英语国家读者一直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或是缺乏美学思维都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造成不可避免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流失。而充分把握许渊冲教授提出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精髓,在译文中采用一定的审美策略,就能将汉语诗词的美生动地再现。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1,(4):52-52
愁,本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变成可以量化的东西,使之形象可感,构成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哀乐倍增。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曲笔运用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