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语言与神话》中指出:语言与神话同属一母所生,原初的语言和神话一样,都是一种隐喻思维,都具有先于逻辑的以情感为基质的原初表现功能。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在激情中深信不疑地看见了“夜和/失明的野蘑/还在那里摸索着/碑上的字迹”,教师却用冷静而平庸的口吻说这是“拟人”手法,把现实世界的生活规律和科学研究中的纯粹逻辑等抽象思维规律等同于文本自身的规律,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的原初诗性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13,(4):13-16
教育诗性智慧是理解教育的最初形式,它是教育理论智慧和教育实践智慧的源头活水,是凭借想象力创造性地理解教育世界的智慧,具有形象性、拟人性、创造性、出神性等显著特征。教育诗性智慧能够克服理性智慧的有限性,超越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让我们诗意地存在于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3.
教育诗性智慧是最早发育也是最早成熟的教育智慧,《论语》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教”,而且也在“以诗论教”,具有丰富的教育诗性智慧。它以“志”、“思”和“言”三元所形成的结构为基底,通过“启发”得到典型表征,《论语》所彰显的教育诗性智慧具有理性、真实、简约等显著特点,很难用西方传统诗性智慧的特点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课堂中的审美课堂即诗性课堂的解读,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以教学中的实例来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生命之旅.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史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张丽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7.
维柯在其代表作《新科学》中提出了“诗性智慧”。简单的说,这是一种以直观的方式观照生命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诗性与思性融合,艺术与哲学合一。这个理论不仅影响着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将启迪人们向诗而思的生活,探求宇宙人生的意义与皈依。  相似文献   

8.
诗性智慧是"最深层的个人的活生生的经验",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已经成为对抗理性主义课程论的有力武器.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诗性的",诗性智慧包括感性、情绪、想象、热情、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课程.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强调利用儿童的这些特质,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创设体验学习的机会,大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最终实现儿童的精神解放.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将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
诗性智慧主要是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初的智慧形态,也是各民族最原始最本质的智慧表现,诗性智慧可以更多地从儿童身上表现出来,可以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而在当前教学中,古诗词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古诗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异性较大,导致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利用古诗词来激发儿童的诗性智慧,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够听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儿童对于古诗词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学习效率较为低下。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诗性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比成人更接近人类天性的本真,也更具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并力求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儿童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1.
杨晓 《教育研究》2016,(4):97-104
教学的诗性智慧强调教学是一种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生活状态,强调教学是一种艺术,强调教学是一种认知思维形式。探寻教学的诗性智慧的实质在于重新协调认知与情感、理性与经验、具体与抽象、身体与精神等关系。成就教学的诗性智慧须实现教学发生起点的意欲性、教学认识始源的身体性、教学过程实践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人类文化史为背景,从天、地、神、人交相辩证的关系中考察诗性智慧的动态进程。文章对原始人、近代人和现代人的诗性智慧作了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剖析,指出充分的诗性智慧乃是审美判断的意志自由,“理解——判断——取舍(选择)”是思维也是诗性智慧的基本模式。经历了古典和近代诗学的解体,东西方诗性智慧将在面向未来时发生新的碰撞与汇通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是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传承中国精粹,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积淀的特殊使命,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广泛的,并且对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当前语文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强制性的背诵语文却不加以理解,导致不能完全的理解其内涵。针对这种问题,"诗性化"的语文教育能够避免此类现象。诗性化注重语文课文中诗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性化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这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需要具备一颗善于捕捉的敏感的心,较高的表达和传授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曹明海先生是我国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对语文构成的文化特质、语文作为母语富有的诗性智慧、语文课堂作为语言文化渗透和生命补养的教学场域,都有切实而且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对语文构成文化理论的建构,语文与文化的同构性原理、语文教材的文化品性等所作的阐释,让人豁然省悟,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义。他创构了较为完整的语文教学文化理论体系,开辟了我国语文学科研究的理论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于善良的心灵,来自于深刻的思想,来自于鲜活的生活。真正的教育智慧生成在你的语文课堂中,生成在你的语文生活里。——题记  相似文献   

16.
唤醒教育是生命主体通过交流沟通,唤醒对其主体意识以及对生命体验的渴望。小学语文教学唤醒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唤醒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维柯的诗性智慧的理论张扬了西方文化中的诗性传统。本文阐释了诗性智慧的涵义,分析了诗性智慧的运用和特征,并利用诗性智慧理论解释了今人想象不及古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汪峰 《考试周刊》2013,(77):34-35
动物依赖本能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的.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20.
在《新科学》中,维柯提出历史进步的动力在于阶级斗争,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他认为,民政世界的产生是天神意旨的结果,同时也是原始人类凭借一种诗性智慧的创造所致。这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与人类创造能力的结合,同时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确立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