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有灵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景观。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对话"张扬着个性、人性,凸显着创造、生成。只有对话,才能真正引导,才能相互沟通。只有有效对话,语文课堂才会涌动灵性,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2.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这是散般的奇迹,奇迹般的散,只有沾着生命的汁液书写,才能使这些字如玑珠,带着无尽的深情,一粒粒地漫化在读心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本天成 ,用心可得来。”在寻找材料为文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还要做生活的有情人。同学们身边的作文材料俯拾皆是 ,可每逢作文时 ,不少同学面对金山银海般的作文素材却大喊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这不单纯是一个观察的问题 ,其中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情感问题。因此 ,要想真正地学会写作文 ,写好作文 ,不仅要关注生活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更要感悟生活 ,做生活中的有情人。只有对生活中的实事倾注真情 ,才能有感而发 ,有情可抒 ,才可能把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变成笔下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有这么一幕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画面 :一…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满着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走进作品,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与“作者”对话,才能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披文入境,才能享受审美愉悦。由此,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呈现光辉与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张依芸 《文教资料》2009,(3):145-14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思维成为感悟的力点,以"思"促"悟",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的共鸣,激活生命的智慧.文章提出,可以让直觉思维触发感悟,让形象思维激活感悟,让发散思维丰富感悟,让聚合思维优化感悟,让抽象思维深化感悟,让创造思维升华感悟.因为学生的每一个感悟都是闪光的金子.  相似文献   

8.
感悟生命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因为它是无价的,并且只有宝贵的一次;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又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运行轨迹是各不相同的。生命就像一堆柴,只有尽情燃烧才会发光放热,照亮别人,温暖大家,从而使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假如你从没想到要为别人付出、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那么你的生命就如同被堆放起来并被束之高阁的木柴,它只会变成一堆朽木,最终烂掉。生命就像一条船,只有不畏艰难,历经大风大浪,并能把握正的航向,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如果你惧怕风浪的考验,只躲在静的港湾,你将无法体验到拼搏的苦与…  相似文献   

9.
严建英 《辽宁教育》2013,(12):54-54
优质教育离不开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不断地成长,才能保证学生的综合素养呈直线发展的趋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意味着要把“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看作一种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关联的特殊工作,要有自我认同感,时常拥有小小的成就感。当一位位莘莘学子向你笑意盈盈地走来,心灵深处自然会荡漾出如涟漪般的师爱,还夹杂着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当你迈着沉稳的步履来到教室里,努力将自身的知识储藏量与理性上的思考、感性上的情感经验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才能造就有着丰富内蕴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0.
感悟     
生活如茶,虽然苦涩,细细品味却是满口芳香和甘甜;生活如酒,虽然炽热似火,但也只有醉过方知酒浓……凝望我们的生活,那里有人生的百味、有我们成长的脚印、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风雨雨。因此,我们开始感悟生活、沉思生命,也渐渐成熟起来,学会用理性的文字表达这如酒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音乐作品的基本规律和要素,认为只有进一步理解和分析这些规律和要素,才能在生活中真正感悟音乐,在音乐中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12.
感悟细节     
李本华 《师道》2007,(2):28-28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但这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对话,只有做到彼此理解,相互悦纳,感悟共享,教学才能有效。然而,当前作为课堂常态的对话教学,明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低效现状:学生的感悟常常处于肤浅、零散状态。  相似文献   

14.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一次  相似文献   

15.
教改交流会上感悟: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精深的专业素养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关键。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激发学生奋斗热情,树立自信和理想。教无定法,教无定式。只有用真心去感受学生,感受教育,才能达到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对话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源”是课文。课文是我们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共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师生情感依托的一方家园,同时也是师生展示才华、提升生命感悟的一个舞台。在课改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以至于“对话”变了味,竟成了一种缺少生成的“传话”、缺少感悟的“说话”、缺少激情的“对话”、缺少互动的“问话”、缺少引导的“训话”、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了对话的课堂。在品德课堂中,只有当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你""我"的平等交往的对话关系时,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学生才能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8.
感悟生命     
生命的绝美只有在大自然的舞台才能展现.自然的灿烂也只有生命的热情才能发现并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教学目标上要把握一个“度”字 “度”是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某一教学阶段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一政治教材中的教学目的是珍惜初中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围绕这一目的及初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前提,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懂得关爱、自尊、自立、自强从而使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只有控制好度,才能使教学有落脚点,有归宿地,才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14):45-4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送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咏其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