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朱仲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7,(1):34-34
[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②体体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4.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徐志摩其人其事其诗2、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3、阅读徐志摩的其他诗歌教学重点:赏析《再别康桥》的情感与艺术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8.
9.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众多的女性形象丰富了文学的世界,但是受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格局的影响,大多数文学作品对于女性的描摹很简略,这和女性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符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虞姬仅在项羽兵败时才出现,所占笔墨极少,但却给后世的文人及艺术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本文试图从虞姬短暂的形象展示和《虞美人》词所展现的艺术世界来解读虞姬们的悲剧--其实也是"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均有造诣的李煜,抒情毫无遮掩矫饰,毫不矫揉造作,虽阅世甚浅,但不失纯真放任。本文就《虞美人》谈谈李煜的真情。 相似文献
11.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对“音乐、风、愁”等无形之物的描写感到无形可抓,难以把握;教师亦无从下手,不能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方法,故而学生描写苍白无力。通过对《琵琶行》、《虞美人》终有所感,因而想借此机会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9)
《虞美人草》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走上专业作家道路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在日本,从连载之日起它就受到广泛关注,但在中国,它却处于边缘地位,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地位极不对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虞美人草》不易翻译和不易阅读。但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虞美人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以五十六字的概括之笔,展现了词人自我一生的行藏出处和情感变化,典型地反映了宋末元初易代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并表现出强烈的现实讽喻性。其三部曲式的线性历时结构,蒙太奇手法的借用,意象化词语及象征手法的使用,情景关系与言意关系的处理等均独到高妙。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内容主要表现了作对故国的思念。《南唐书注》中说“后主《乐府词》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皆思故国也”。在这一时期内李煜的很多词都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如《乌夜啼》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上片就环境烘托,下片只用一个具体的比喻,却深刻地反映出作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煜是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虞美人》是他的绝命之作,承载了他一生的悲与愁.全词以东起,故国吹来的东风勾起了李煜对往事的回忆,春花秋月、雕栏玉砌,引发了李煜的多重愁绪.全词以东终,李煜用一句千古绝唱问己问天,把自己的满腔愁情寄寓一江春水,绵延不绝的送往东方的故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