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这就告诉我们,读者感知文本不是始于空白的,并且,不同读者感知同一文本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显然,当读者初步感知文本时,读者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会起关键作用,而此时的阅读初感会烙下鲜明的读者色彩。以此观照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课文还没教,可学生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知晓或已明白的问题教师还在“津津有味”地大讲特讲;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但仍在强打精神地应对教师的问题。其实,这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存在,教师对学生阅读初感的忽略,会造成课堂对话无效的结果。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是阅读教学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2.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3.
“具体化”是接受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之处”,通过积极想像填充完成的活动。“具体化”概念体现了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存在价值,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都依赖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性阅读。同时,因读者的个人背景不同,文本的“具体化”因人而异,“具体化”也就期待着读者加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以达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4.
探讨文学概念,回答什么是文学,这是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受篇幅限制,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西方文论中有一个新动向,就是认为“文学”不是本体意义上的词而是功能意义上的词,例如确定某一文本(text)是文学还是非文学,重要的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做什么”,即它在发挥何种功能.这显然与传统观念大异其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理论代表沃尔夫冈·伊瑟尔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进一步指出,所谓文本在“做什么”,不能仅仅理解为文本对读者施加影响,还包含读者的“响应”在内.所以谈论文学概念,应该兼顾文本功能和读者响应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贡献在于把读者及其阅读行为纳入了文学概念的研究范围,突出强调了“读”的作用,这就把对文学概念的思考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孤立考察变为辩证把握,从而形成了一个探讨文学概念的新角度,这对我们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阅读过程即读者和作者基于文本的交流过程,是根据文本构建意义的过程。“叙事角度”是当代西方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叙事学“既关心文本解读又关心文本的实际效果”。叙事视角分析能有效地提高对作品理解和提高审美鉴赏力,它为阅读文本指明了一个新的理解角度。将叙事角度分析运用于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文本表现手法所孕育的意义,有效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会大大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学会批判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期待”名称及内涵 阅读期待概念源于“前结构”、“期待视野”概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前结构”就是读者在解释文本之前就具备了的先有、先见、先把握。读者对文本的“具体化”是以“前结构”为基础的,“前结构”使“具体化”带有主观成分、再创造成分。德国接受理论家先驱汉斯&;#183;罗伯特&;#183;姚斯将“前结构”概念用于解释审美,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它指在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接受主体基于自己的审美理想、阅读经验和接受动机投射在大脑上形成的关于未来作品的“既成图式”。这种阅读文本的既成的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文本的知性化模式,文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教师不敢“超本”,学生不能“越本”。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8.
阅读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只有当文本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且能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才能将蕴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使得读者从文本中领悟出作者、编者的真正意图来。因此,从“阅读期待视野理论”的视角分析阅读期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非构思”写作理论在完全颠覆和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构思主义阅读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构思阅读”的理论和方法。皇指出,“非构思阅读”不仅是一个充分关注了阅读主体、阅读当下语境、时空背景下的阅读智慧的阅读行为过程,而且是一个有阅读思维操作模型(赋形思维模型、路径思维模型、文本思维模型)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解构式阅读的特点解构式阅读是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种阅读方式。所谓解构,就是一种“双重写作”和“双重阅读”,也就是在作者作品的基础上,读者再进行一次创作活动。在活动中,读者根据文本进行阅读。由于读者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不同,不同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是不同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所领会到的文本意义具有不同性。因此,解构式阅读的方法,重新赋予文本新意义,使阅读成为写作延伸的一种阅读方式。解构式阅读是与传统阅读方式不同的一种阅读模式,具有本身独有的特点,表现为:1.地位的平等。在解构式阅读中,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梳理诠释学的发展路径来理解新课程阅读与阅读教学。作者认为,在当代,诠释学对语文阅读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呼应和契合,而在诠释学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但这种影响主要应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和方法论意义上。文章指出,新课程阅读教学在挣脱传统阅读教学“确定性”的枷锁后,需要对无边疆的多元解读保持警惕,“阅读理论”借鉴诠释学理论,使用“文本”概念需作出谨慎的抉择,同时必须将“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作品的对话”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观点     
王俊鸣《“阅读教学”价值的认知——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一》 要正确认知阅读教学的价值,必须明确,阅读能力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阅读是读者自由地与文本打交道的过程,阅读目的和方式因人而异,它主要涉及读者和文本两个因素;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传道”,它主要涉及读者、文本和教师这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读者反应批评并不指任何一种批评理论,它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欧美开始异军突起的各种批评方式均涉及过的关于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上的一个中心点.读者反应批评是由读者在阅读一个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反应这一传统概念演变而来的,而此文本的情节的结构和思想内容已经由作者完成.在此演变过程中,读者活动变成了一部作品的一部分.在彻底的传统的读者反应批评中,已经被传统批评家们所认可的作品本身的特征的内容(包括叙述者、情节、人物、文体、结构乃至含义)在读者阅读经验的冲出下,都被溶进了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读者在阅读时一方面要从文本获取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阅读的实质,就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读者的意义结构在某一点上“相遇”。显然,当读者还未“亲密接触”文本之时,读者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言语图式对“相遇”地点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近百年来,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然而,“陌生化”不是对文本读者的硬性要求,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阅读效果。读者进入文本去寻找的,往往是能够与阅读对象产生亲和力的“知音”和“知己”,是再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书面文化(文章和文学)的大视野里,“陌生化”不仅是一个心智过程,更多的是诸方阅读主体通过文本中介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既是潜在的,又是显露的;是开放的,又是有界的。而这些对话的基础源于阅读主体对读物的“新”感受。这种“新”感受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此“新”:感受一旦确定下来,对于特定的阅读主体来说,对于“他”的阅读过程就结束了;随着新的阅读过程的开始,“新”的感受仍在继续产生着。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个无限循环的触发点,便是“阅读的陌生感”。陌生感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阅读主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不断变换体验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读者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和形象。由于任何文本都存在不确定性和空白,读者便能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之内去填补空白,从而积极主动地生成文本的意义。因此,读者成了构建文本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读者“期待视野”这一前理解结构的存在,读者的理解极有可能和作者的意图、作品的意蕴及价值发生冲突,于是,读者对作品的误读也就在所难免。后现代思潮下有人提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口号。尽管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商榷,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刘如森 《教师》2013,(36):61-61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今天,提倡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为此,我们要树立“超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才能在遵循文本的前提下,实施超越文本呢?  相似文献   

18.
把握文本的字意、词意、语感、篇感是儿童文本解读的关键,正是基于此,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从文本的一隅或整体对文本进行解读,即文本的“全息阅读”。在“全息阅读”中,笔者引领儿童对文本的创作背景进行扫描,对文本本体进行细读,对文本意义进行拓展、延伸。一、“全息阅读”的价值与意义“全息阅读”是儿童用整个的生命体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儿童的感官,让儿童倾听文本的声音,把握文本的律动,找寻文本中蕴含的画  相似文献   

19.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阅读教学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互动。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凭借“视域”和“前理解”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后所产生的意义,它具备空白性和未定性的特点。阅读教学中可通过体验式阅读、补白式阅读、比较式阅读和质疑式阅读等对文本意义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