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沛江 《大观周刊》2011,(42):19-19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使得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使用大量的精力来解决太平天国带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清王朝的灭亡。太平天国并没有按照其建立者在初期所提出的种种设想延续下去,而是在短时期之内被当时已经腐朽不堪的清政府所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领导阶层将发动这场运动的初衷完全的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2.
封疆大吏马新贻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屡立战功,主持完成了浙江减漕运动,最终确立了两淮盐法规制,是备受清政府器重的少数民族大臣。  相似文献   

3.
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之后席卷全国,定都南京,国号太平天国。直至1864年,太平天国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和分裂,实力和凝聚力大减,清政府的武装力量得到加强,又有外国资金和武器的支持,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纵观历史,清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是盐课以及关税.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军事方面的支出以及因战争而造成的赔款增长显著,但是关税主要由外国控制,因此盐课的地位就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5.
《历史档案》2001,14(4):128-128
本刊讯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五、二十六册,近日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至此,这部大型专题历史档案汇编已全部出版告竣。 此次出版的两册史料,真实地记录了同治二年(1863年)至五年(1866年)间,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镇压剿灭过程。书中共收录清宫珍藏的有关谕旨、奏章870件,计114万字。编者对其中各件档案史料均作了点校并编制出标题目录,以大32开本、竖排繁体字排印方式出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及二十六册出版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长达14年之久,反清烽火遍及全国,声震中外,它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建国以来,历史工作者对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作了充分肯定,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但毋庸讳言,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它极为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致使江南的文物和名胜古迹遭受到空前的浩劫。由于太平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因此对江南的影响尤甚。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所到之处,文物、文献大多难逃灭顶之灾,“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搜得…  相似文献   

7.
清同治元年以后,因时局变化和对太平军作战形势所迫,清王朝中央政府决心采用“借师助剿”的手段,公开联合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军。当时列强之一的沙俄不仅向清军输送武器、禁止俄商船只接济太平军,还直接派军舰到上海参与镇压行动。本组史料反映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政策的变化以及沙俄等西方列强以“助剿”为名,行侵华之实的罪恶行径。现刊布的此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筹办夷务始末清本等全宗档案,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一书所未载。  相似文献   

8.
覃波 《历史档案》1998,1294(4):90-95
《钦走剿平粤匪方略》(以下简称《方略》)是一部清同治年间官修的档案文献汇编,它收录的是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谕旨、奏章,其规模之大,卷数之多,在清代历朝所修方略或纪略中堪称之最,也是以往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史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然而,蕴藏在此编背后的编纂体系,迄今却很少有人关注,由此而导致的弊端,不能不引起史学界的重视,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拟就《方略》编纂的背景与思想、体例与特点,及其对原档的删修,分别加以论述。清政权是以武力取得的,统治者自然极为崇尚武功。自康熙年间平定三藩…  相似文献   

9.
王静雅 《兰台世界》2013,(19):124-125
<正>盐业是清政府的重要财源,而两淮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区,其所产食盐不仅供应本省,还配销到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六省。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楚岸引地一直为川盐所占,淮盐滞销,积引累累,盐商疲积,税课减少。前两江督臣曾国藩虽多次奏复淮南引地,但未完全收复。1875年沈葆祯升任两江总督,十月(农历),场商、运商联名公  相似文献   

10.
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2006,26(6):362-364,361
太平天国史研究中存在着极“左”的错误倾向,违背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学术规律;形成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客观认识上的思想误区和思维定势。用通观历史全局的眼光审视,太平天国运动最致命的败因之一就是反文化。文章拟就太平天国破坏文化典籍的史实为据,探幽揭微,以新的视角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它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实行了许多革命政策,给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相当的丰功伟绩。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档案文件,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斗争所不可能有的档案工作。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中国历史上内外交困的复杂时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其档案工作也因此具备了不同的历史特点。据笔者分析,太平天国时期的档案…  相似文献   

12.
同光时期,清政府治下内忧与外患渐轻,政局趋稳,秩序渐定,政府开始对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制兵和勇营并存的兵制进行调整,以堵塞兵外加兵、饷外加饷的漏卮。勇营本以补制兵之不足,由于在战争中表现远超绿营,由偏锋演变成主力,因此战后如何区处二者关系着实考验统治阶层的政治智慧。清朝中央政府和在战争中崛起的督抚将领,在兵勇去留和继续使用何种兵制这些关键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或出于公心,或出于私意,其中所呈现出的见解与思想十分耐人寻味。探讨此间朝野上下在兵制方面的改革思路与实际做法,可以了解晚清军事思想发展的一般过程,感受军队膨胀与军饷供应之间的矛盾,更能洞见晚清兵制改革的取径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3.
王立权 《兰台世界》2005,(15):66-68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它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实行了许多革命政策,给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相当的丰功伟绩.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档案文件,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斗争所不可能有的档案工作.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中国历史上内外交困的复杂时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其档案工作也因此具备了不同的历史特点.据笔者分析,太平天国时期的档案工作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割地赔款求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大肆侵华.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进行反清起义,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始于咸丰元年(1851...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台湾人民曾多次举行起义响应太平天国,1862年戴潮春领导的八卦会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本文拟根据有关的档案和史籍对这次起义作一论述。八卦会起义是继1853年台湾天地会大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会党起义。1853年太平夭国定都天京后不久,台湾天地会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6月初,起义军攻占凤山,围攻嘉义县城和台湾府城等地,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台湾的统治。起义基本失败后,其余部又参加了同年9月噶玛兰厅的会党起义,其反清斗争一直坚持到次年5月。台湾当局对参与起义的会党首领和群众进行残酷镇压,据台湾官员的奏报透露,起义失败后被杀被俘人员共有一千余人。但是台湾的社会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由于吏治腐败依然如故,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土地兼并更加显著,广大农民丧失土地,没有产业的达百分之七十。阶级矛盾日趋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锦华 《云南档案》2014,(11):19-22
<正>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在19世纪中由农民阶级政权引爆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也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运动的最高峰,最后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并以失败告终。虽然目前各学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初步担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给予清朝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以及在当时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太平天国时期留下来的文书材料有利于我们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还原,为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材料。一、现存太平天国文书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内忧外患。在此情况下,日本发动了对琉球群岛的侵略战争,琉球王国无力抵抗日本的侵略,多次向清政府求救。可是当时清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出兵相救,只能坐视琉球群岛被日本吞并。  相似文献   

19.
林锋 《兰台世界》2011,(12):5-6
本文主要围绕欧美各国在华招工,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华工出国政策进行论述。文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欧美各国强迫清政府签署各种允许华工出国的条约,另二部分是清政府采取两个措施保护出国华工。  相似文献   

20.
咸丰七年(1857年),陕西官钱局委员舞弊案败露,它是清政府财政金融危机的必然产物,也是清政府政治极端腐败的一个缩影。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猛烈冲击和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财政窘迫的情势“即已日甚一日”,集中地表现在“入款有减无增,出款有增无减”,入不敷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过去老祖宗的雄厚库贮,现在几乎赔贴净光,清政府封建国家财政金融体系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