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洁娟 《兰台世界》2012,(25):61-62
马帮是由一定数量的骡马组成的集货物运输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旅组织。马帮商旅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比较完整的经营理念,这对马帮商旅的兴业发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一、近代云南马帮商旅的崛起前资本主义时代,商业资本的积累离不开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至少在当初,商人资本只能从本国商品的外国购买者,或外国商品的本国购买者手里取得利润。"[1]246近代云南的商业马帮资本主要  相似文献   

2.
朱伟 《兰台世界》2012,(19):89-90
云南马帮运输的形成是与一定地域的历史、经济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伴随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云南商业马帮成为该区域对外商贸的主要力量,进一步促进着该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一、近代云南马帮运输的概况马帮是由一定数量的骡马组成的集货物运输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旅组织。明清时期,随着云南白银生产的发展,白银在云南的流通非常普遍。当时  相似文献   

3.
<正>自古以来,云南境内山高谷深,交通运输依托传统的驿路和少量的水路,运输工具主要是人力、畜力,因而马帮扮演了重要角色,故有"驮在马背上的云南"之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马帮文化。清末,随着近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云南于1910年开通了滇越铁路,这是云南交通建设中的标志性成果。尽管它是法国侵略政策的产物,而且这条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但却使云南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在近代云南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滇越铁路  相似文献   

4.
南方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最大的驿站云南驿,是马帮驮起的古驿站。昔日幽幽古云南,历经沧桑,仍保留着不少的遗物遗迹,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千年驿站风貌依旧。  相似文献   

5.
云南马帮及驿运历史的结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云南档案》2000,(3):37-37
记得五、六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叫《山间铃响马帮来》,描写的是滇南金平山区赶马人的故事.马帮这种古老的行业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时代,时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我省的许多乡间的官方的贸易中,马帮仍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6.
柏西文是近代云南地区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在昆明创办了多所英语学校,培养了大批英语人才,为近代云南地区的英语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丽虹 《兰台世界》2020,(4):112-114
近代云南妇女参与就业的历史进程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代云南敬节堂解散、提倡妇女就业自立;禁止缠足为妇女参与社会劳动扫除障碍;近代云南妇女参与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劳动。这一历程既具有中华民族一体化特征,又具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省档案馆主编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云南近代实业巡览》一书完成出版发行。近代中国,风云激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在历史大潮的冲击下,发生了沧桑巨变。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在加速云南沦为半殖民地进程的同时,也使地处东亚腹地的云南,由封闭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 一、云南近代植棉业的发端 云南植棉历史甚久,相传最早由印度传入云南,再经云南传入它省,但无法考证。前清时期云南植棉均以小农经营为主,产量较低,官府亦未提倡植棉业,云南的棉业生产到清末时尚不具规模。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0.
杨梅 《云南档案》2012,(8):34-37
近代云南蒙自、思茅、腾越三个海关的年度贸易报告记载了当地乃至云南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而且时间连续,自成系统,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底,一支名为“地道云南”的白酒广告在云南的电视、平面、户外媒体亮相,其独特的包装和地道云南的响亮名称,让云南人耳目一新。业界与顾客在品尝、赞叹地道云南这支新锐白酒的地道口味与独到创意之余,探究出产地成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地道云南”来自澄江!得知这一消息,人们似乎恍然明白了什么。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个新出道的无名之辈成为新贵?作为出产地的澄江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承担起地道云南的厚道精髓?2006年夏天,在水色秀美的抚仙湖畔,我们有了与澄江县县长陈兴隆的对话,从中,我们看到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澄江,也领略了澄江的厚道之意。  相似文献   

12.
云南讲武堂对黄埔军校有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当然,从影响来说,黄埔军校比云南讲武堂更大,因此有人说云南讲武堂乃“云南之黄埔”。此说虽有一定理由,却难以成立。原因是,云南讲武堂的建立较黄埔军校早15年(云南讲武堂建立于1909年,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而且,很难说黄埔军校对云南讲武堂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马威尼     
云南多山,交通不便,边远地区,运送货物,全靠畜力,故而马帮盛行。  相似文献   

14.
吴强 《云南档案》2011,(6):23-24
<正>2010年重阳节的前夜,大连的一位亲戚问我重阳节准备做什么?我答,重阳登高,明天去爬西山。我是有吸烟陋习的人,每逢在电脑前就会不由自主地点燃一支香烟,在青烟缭绕中开始一天的网虫的工作。但是这一天,当我再次顺手抽出一支香烟时,蓦然想起云南还有一种香烟叫做大重九,那是纪念云南辛亥革命重九起义而创的名牌。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其他省份不同,云南的近代化进程,不是始于鸦片战争,而是滇越铁路的开通  相似文献   

16.
1909年,朱德从家乡四川仪陇来到云南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座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府,朱德与范石生同窗学习,朝夕相处,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范石生向共产党表达合作的愿望范石生(1887—1939),字小泉,号小翁,一作筱泉,云南河西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靖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经朱德介绍加入同盟会。范石生和朱德编在同一小组,经常传阅摘  相似文献   

17.
连超 《云南档案》2014,(3):11-11
<正>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作为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在建校之初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在民国时期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里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元帅(其中之一就是叶剑英)、二十几位上将、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1916年冬,19岁的叶剑英为了谋生去马来西亚投奔他的伯父,在马来西亚求职期间处处遭受白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06,(35):86-87
2006年7月1日,一个让所有云南普洱茶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钓鱼台国宾馆和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签定了协议,指定龙润普洱为钓鱼台国宾馆特供普洱茶,这是整个云南普洱茶的至高荣誉。  相似文献   

19.
从一个世纪前开来的小火车,把沉睡千年的云南红土高原与近代工业文明连接起来,不但加速了古滇大地既有的前进步伐,更见证了百年云南铁路的沧桑。如今,它犹如一位皓首长须的老者,向人们述说往事时,总会有一些模糊不清的记忆,如滇越  相似文献   

20.
谈起“脚户”这个词,现在生活在城里的60岁往下的人可能都还不知道。这个古老的名词早已在兰州市民的脑海中失去了记忆。所谓的“脚户”,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兰州近郊的一支马帮驮队的代称,他们是靠赶着骡马牲口搞长、短途贩运的群体,那时统称“脚户”。解放前,兰州城郊的交通工具还相当落后,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及煤炭、柴禾和其它物资主要是由郊区农民自然形成的马帮驮队往来运输。这些脚户们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日夜操劳,他们的劳作也起到了保障城里人生活用品的供给,在城乡间调剂货物流通的作用。在当时的社会中,马帮驮队在兰州的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