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虹 《兰台世界》2017,(2):8-13
我国著名清史研究泰斗王锺翰先生说过:"不但研究清史与满族史离不开满文档案,就是研究我国其他各兄弟民族的历史,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与不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出成果见功夫与否,会有很大不同和区别。"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满文档案,且以其独特性、原始性和完整性见长,是研究满族文化、清代东北地方史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档案馆正在逐步探索和加强满文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部分满文档案保管单位已经开始逐渐进行馆藏满文档案数字化。本文主要探讨了满文档案数字化的迫切性、可行性及主要原则,以期促进满文档案数字化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者在使用满文档案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编纂词典、编写语言教材、撰写学术专著和翻译满文经典方面。我国是满文满语的发源地,保存着最大数量的满文档案,应该从国外学者使用满文档案进行学术研究方面受到启发,提高满文档案的保护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5.
1满文木牌的概况2010年3月,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30件组档案文献,清初满文木牌成功入选。满文木牌是指以木牌为载体书写的清代满文文书档案。满文木牌为中国古代简牍文书之遗续,清入  相似文献   

6.
对于散存于民间的满文档案文献,论述有文书档案、家谱档案、舆图档案、碑刻档案、满文文献等五种,并分析这些档案文献亟待抢救的原因,提出必须增强科学抢救和保护意识,加大投入,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征集,采用先进的缩微复制技术,做好修复工作,集成出版成书,充分利用民间满文档案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满文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599年努尔哈赤命人创制老满文到清朝覆亡300余年的历史中,满族同胞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满文文献.吴元丰将满文文献分为档案、图书、碑刻等三类[1].赵令志认为:"按书写形式分,可分为老满文文献和新满文文献;按时间分,可分为后金文献和清朝文献;从文献形式上分,可分为文书档案、图书和铭刻等;按文献内容划分,则可分为历史文献、语言文献、文学文献、翻译文献、宗教文献、军事文献、地理文献、医药文献和自然科学文献等."[2]下面就满文文献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郁楠 《历史档案》2020,(1):127-131
内务府是清代总理宫廷事务的重要机构。其组织庞杂,在清代中央机构中职官人数最多,也最具清代皇家文化特色,历来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务府来文,是内务府堂及其所属机构收到其他衙门及官员等所发文件的统称,在内务府档案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历经不同时期的整理,将部分满文来文从汉文来文中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了"内务府满文来文"档案。2011年,一史馆满文处以"文种—朝年"及"机构—文种—朝年"为原则,对其进行了文件级秩序整理工作。本文谨就整理工作所见,简单谈一下这部分内务府满文来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满文档案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研究满族与清朝历史最真实、最直接的原始信息。在多种学科背景下,满文档案的价值也是多元化的。在民族史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发掘包括满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民族性与民族历史的价值;在满族文化史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探讨满族文化模式的价值;在民族语言学视野下,这些档案具有挖掘满语内涵的价值;在旅游学视野下,这些档案有助于满族旅游项目中满族民族文化本真元素的注入,丰富满族民族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黑龙江省珍贵的满文文献资料,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省档案局开始合作对黑龙江省满文档案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1.
国家档案局网:黑龙江省双城市档案馆是全国馆藏清代历史档案卷宗较多的县级档案馆之一。目前,该馆馆藏明清档案50495卷,其中满文档案2467卷。  相似文献   

12.
金鑫 《历史档案》2012,(1):126-129
卜魁,又作卜奎,是清初黑龙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前此曾有学者,依据史书方志及满文档案材料,对其生平事迹以及"卜魁"一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做过详实而全面的探讨。但是,关于卜魁的族属、姓氏,相关研究尚显不足。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发现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今拟据此略陈管见,以期能对前人的观点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从清代满文档案看“乌什事件”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梅 《历史档案》2001,14(4):93-9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军机处“满文寄信档”中,对乾隆三十年(1765年)“乌什事件”的记载颇为详尽,而且这些档案从未公布于世,是研究“乌什事件”的第一手珍贵史料。特别是在处理“乌什事件”的过程中,乾隆皇帝对形势的发展极为关心,前前后后颁发了几十道谕旨。现就笔者接触到的满文档案及其它文献记载,对此事件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4.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项目,于2011年10月由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寄信档是清代军机处专门抄载寄信上谕的重要档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乾隆、嘉庆、道  相似文献   

15.
159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命蒙古族文人额尔德尼和噶盖,根据回鹘文创制的蒙古文字母,创制了所谓"无圈点"满文,史称为"老满文";1632年皇太极又命儒士达海,将使用不太方便的"老满文"改革成"有圈点"满文,后来人们所称之"新满文"。随后清政府将满语、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1月5日在北京故宫建福宫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满文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发布了满文档案图像识别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与好评。满文档案图像识别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以下简称满文识别项目)是2016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之一,也是一史馆承担的新技术研发和引用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成果首次实现了国内少数民族文字图像手写体识别,填补了相关满文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和软件空白,有利于提升满文档案数字化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统治阶级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取得政权以后,曾以满文作为国语国文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满文在清代近三百年期间,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仅以清代满文档案而言,其数量和内容是十分浩繁和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职官、军事、调迁、屯垦、御外平内、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清代五大连池火山啧发满文档案文献》今天能够幸存,并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曾经历了一番劫后回归并被发掘认识的过程,而劫掠者就是沙皇时期的俄国入侵者。  相似文献   

19.
满文档案的数字化是指通过各种录入手段和技术,将各类满文档案信息输入电子计算机,并对满文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开发并建立专门的满文档案数据库.满文档案的数字化与汉文档案的数字化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满文档案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其数字化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汉文档案.另外满文档案属于历史档案,其载体和形制与当前形成的档案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满文档案的数字化必须制定合理的措施,才能保证满文档案数字化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满文古籍图书定义、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的成书时间、合璧文种、在全国所处地位、四部分类、装订形式、版本类型、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珍贵古籍名录》等方面,概括介绍了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情况,从近几年来陆续公布的几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中辑出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入选书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