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商业银行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此,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思路。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委托代理问题面临着目标函数和行为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进行制度的再选择,以确保国有商业银行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组织,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首先分析了它们在企业组织中的表现,然后分别用组织失败框架和委托代理模型对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供了一种用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组织的较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能力的高低对风险企业的经营成功与否和事后收益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风险投资家的逆向选择.本文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信息甄别模型,以企业家保留的剩余索取权为信号.从最大化风险投资家的期望效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风险投资家针对不同能力的企业家采用的分离均衡式契约安排,从而可以解决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要求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所有者利益。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财务总监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对经营者监督乏力制度的缺撼。建立财务总监制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客观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满足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确定委托代理基数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分别称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委托人(比如企业所有者)与代理人(比如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讨价还价中,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企业经营者更容易知道他们每年能完成多少利润,但是他们通常倾向于隐瞒这一信息,以便在讨价还价中压低利润基数,从而获得更多超额奖励。委托代理基数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向代理人要求或代理人向委托人承诺并达成协议的计划指标。Harris和Rav曾经指出,如果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行为,那么对委托人来说,最佳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忠祥 《科研管理》2003,24(6):103-108
知识型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看其员工对知识的利用、创造与增值的能力。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中介,研究知识型企业如何激励代理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出用职位提升机制和解聘机制来制约代理人行为,确保知识型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形成知识型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将企业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企业融资的行为中,由于企业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也有所有权-控制权的分离,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因素,因此也会产生企业融资中的代理成本。本文主要综述了企业融资中代理成本的相关定义、模型和具体表现,并对企业理论和企业融资理论中的代理成本以及融资成本和融资中的代理成本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将企业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企业融资的行为中,由于企业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也有所有权-控制权的分离,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因素,因此也会产生企业融资中的代理成本.本文主要综述了企业融资中代理成本的相关定义、模型和具体表现,并对企业理论和企业融资理论中的代理成本以及融资成本和融资中的代理成本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徐胜 《科学与管理》2003,23(1):34-35
<正> 引言在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上,一度有“两权分离”、“委托-代理”、“法定产权与事实产权不一致”等研究框架,但都解决不了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实质就是政府向企业下放经营决策权,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经营企业的状况。事实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制度演变中,所谓“两权分离”只是一种内部的相对的分离,其微观基础是私有制,目标是扩大经营规模,而不是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国有企业恰恰最缺少的是约束与激励机制,“两权分离”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研发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研发过程中由于出资方和项目组双方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常常出现委托代理的问题。通过把委托代理理论引入企业研发活动.建立模型求解.发现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该项工作自身的风险性,以厦企业激励制度的实施紧密相关,给出实践对策并建立动态绩效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企业经营绩效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公司治理这一问题上。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完善公司治理看作是改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存在2种委托代理关系:一是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显然,董事会作为连接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桥梁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3年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出关于公司绩效与董事会结构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SPSS软件,对公司绩效和各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后为完善董事会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MBO在国企中的重新运作是大势所趋,本文从MBO对解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委托代理的困境、明晰产权、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等方面论述了重启MBO的必要性,同时也结合我国在实施MBO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了实施MBO所存在的制度缺失和重启MBO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实践表明,只关注代理人问题无法囊括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正发生的所有现象,企业业绩也取决于委托人的委托效率:若企业存在多元委托目标,只有解决好委托目标的非兼容和非一致性问题时,企业才可能实现最优效率;我国国企经理最优选择往往是“晋升”、“退出”等非市场效率目标,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我国国企改革应认识到:并非国有企业就一定等价于低效率;国企改革应同等关注委托人有效委托问题,只有开展委托代理的双向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国有企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认为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以及内部人控制,侵害国有资产本质上都是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认为只要设计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规范代理人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就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率化。本文对建立国资委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对入世后天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加入WTO为前提条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和研究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不难看出传统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已丧失了原有的解释力,因此,人才管理理论亟待创新。而理论创新的方向应该是承认高级科研开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创新价值的索取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力资本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鸿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7):207-21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涉农企业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委托-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税费优惠、财政挟持、产权制度改革等激励机制和施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培育健康的市场运行机制、行政强制等一系列约束机制,有效引导涉农企业发展循环型农业,从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由于委找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主要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防范或减少委托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成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会计契约与受托经济责任具有一种天然的内在有机联系,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的制造者与以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更是有着多重关系,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委托代理理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会计人员的效用出发、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人员的激励来提高企业出具会计报告的质量,借以更好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