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一场表演鼓掌欢呼的程度并不取决于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观众间的相互影响。欢呼往往是传染性的,几个人开始鼓掌欢呼,便会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2.
从演员表演来看,看影视屏幕,像在吃水果罐头;而观众走进剧场,犹如咀嚼落英缤纷的新鲜水果。原因何在?影视表演说白了,束缚在黑匣子镜头里,可以一遍遍重复。不行,再来一遍。20年前,我就眼见陈家林导演指挥郭凯敏在海滩上骑马,一连跑了五六遍也不说"OK"。英若诚扮演忽必烈一气呵成12分钟的长镜头,流畅自然,内涵丰富,让外国名导激动不已,制片人眼睛湿润,全体现场人员听到"停机"的同时,都不禁鼓掌欢呼。  相似文献   

3.
"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现象 "沉默的螺旋"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作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的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已的看法,转变支持方向,与多数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从而形成"沉默螺旋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自己喝彩     
生活中,我们经常为别人喝彩:球员踢进一个好球,球迷会为他欢呼;演员演了一出好戏,影迷会为他鼓掌;孩子取得好成绩,会得到父母的夸奖。但,我的朋友。当你徘徊于成功者荣耀光环之外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为自己喝彩?  相似文献   

5.
庙会在北京盛行多年,何为庙会?"庙期之会集也",庙会的内容有宗教、商贸、文娱、观光等内容.庙会,还要有会,不仅是游人的集会,还包括"花会"和"香会",花会是民间的业余文娱表演,是纯属公益性质的活动.他们分文不取,只是义务表演,大多是农民、艺人等.各花会在庙会期间相互竞争,甚至在路上就表演,总有行人追着观看,鼓掌叫好!  相似文献   

6.
几个人正在渡口等船,等了好长时间都不见一条船过来,大家都有些着急了。正在这时,终于有一条船来了,船夫是一个年近半百之人,不过看上去倒是精神十足。坐上了船的人们一扫刚才的焦急,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首先挑起话题的是一位深沉的哲学家,他皱着眉头轻轻地吟着柏拉图的名言:"我不知道哪条道路肯定能通向成功,我只知道有一条路肯定会导致失败——这就是未谋而先动。"听到他吟诵柏拉图的名言,身后有几个人开始拍手叫好,于是这几个人便开始大谈人生。此后,文学家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寓义深刻的诗歌,音乐家用随身携带的琴为大家弹奏了一曲贝多芬的《致艾丽丝》。当船上的人们为文学家和音乐家的表演齐声喝彩之后,一位画家又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名画请大家鉴赏,船上的人又是一阵啧  相似文献   

7.
罗燕 《民生周刊》2021,(7):38-39
乡村文化都是农民创造的,农民不是旁观者。建设乡村文化要以农民为主体,而不是让一群外来人去表演。立一个雕塑,做一个卡通造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常会看到一些外来文化作品突兀地出现,引起村民一时的围观,随后便弃置一旁。本以为是在送"文化"下乡,结果显得格格不入,不能为乡村文化添枝加叶,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值得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理想     
人活在世上,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无论好与坏、对与错,只要认准了,就会朝着理想的目标去奋斗、拼搏.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奋斗就失去了目标. 编辑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只是这个理想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而已.这不是教科书上说的,也不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个人的理解罢了.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adverture",其原意是吸引人注意、诱导和披露。①20世纪初期引入国内之后,"广告"一词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而家喻户晓。广告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而告之,它成了一种具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大众传播活动,成为一种文化样态。房地产广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角色化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持反对意见的论点是:“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不是表演,而是其整体自我的某个侧面──‘非我’的具体体现,是自我中的‘非我’,‘非我’中的自我.”“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同于生活中的自己,这不是表演,而是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主持人不是演员,无需表演。”等等.持肯定意见的人则提出了以下论点:“在假定条件下工作就需要借助表演。…  相似文献   

11.
"会思考的摄影师,是最成功的摄影师."这是世界著名摄影师大卫·伯耐特的-句名言.新闻摄影的关键,取决于相机取景框后面人的头脑.一张优秀的体育新闻图片,不是体育摄影记者只要到新闻现场随便按几下快门,便可大功告成,而是需要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仔细观察客观事实,进行思维判断,看从哪一面报道更具有新闻价值,把最能反映现场感受和意义深刻的图片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书是出给读者看的,而不是出给编辑个人看的,因此,编辑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决定稿件的取舍,而必须把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编辑理所当然应当是读者的代表。为了真正能代表读者,一个称职的编辑,必须经常保持与读者的密切联系,了解自己所编书稿的特定读者的需要。比如一部写给青年学生阅读的思想教育读物,就必须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才会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否则,闭门造车,一厢情愿地讲一些脱离实际的道理或重复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便会因缺乏独创或新意而流于平庸,为读者所摒弃。高档的学术著作,则必须考虑特定的学术领域的读者的要求,紧紧把  相似文献   

13.
虽然老大不小了,还是很喜欢看一些娱乐节目,偶尔也到文化夜场开过眼界.看得多了,对一些艺人搞笑的几招几式,便了然于胸.譬如,他们对现场掌声的设计,有的是出其不意地将一面折扇快速甩开,上书几个大字,"鼓掌"或"掌声不热烈";有的是夸张地喊一声"想欣赏,先鼓掌";有的是卖关子似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在奇迹到来之前,我们需要一点点……掌声!  相似文献   

14.
现在社会有一种玩世界新潮,什么都是"真好玩",但仔细一想觉得生活其实不是玩出来的.现代体育比赛要是在原始人的眼里,肯定觉得可笑.任何一个原始人绝对比现代体育明星穿着跑鞋跑得快.原始人每天后面被野兽追,或饿着肚子追野兽,能跑不快吗?现在的青年人已经没有20世纪中国人的尚勇之气了,肌肉都是在健身房里而不是在大自然中,更不是在沙场上练出来的.整个社会充满表演气息,没有一点自然性.预计未来人的体型将退化回鱼型:小头小胳膊、短腿大肚子.为什么呢,现代人以车代步,一天坐在办公室打电脑,腿臂都不用力了,不用就会退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品中要不要流露记个人感情,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新闻不是学,记不应该为见证了重大事件激动,产生参与的错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闻同样是人学,客观描述不足以表达出感情,也不能满足读感情上的需要。特别是人物通讯,适当的议论、抒情会使作品更精彩、抓人。  相似文献   

16.
王强 《新闻爱好者》2011,(24):75-76
"当众孤独"一词原本来自影视、舞台艺术表演专业,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所呈现出的一种在角色和本人以及和受众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处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的一种自如转换的状态。到剧场里亲身感受过话剧表演的人,会有一种真切的感觉——面对现场的观众,演员那种游刃有余的表演状态令人叹服。在这样的状态中,演员可以从自己的角色中跳进跳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周刊:有人认为“自杀”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权利,你是否认同? 孙东东:我并不认为“自杀”是一种权利。人的本能是求生而不是求死,人是在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而不是相反。“自杀”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不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不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追求。人的寿命是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0,(7):88-95
短视频是当下最为流行的一种网络视听媒介,因内容题材多样和信息即时而迅速传播。其中,"男扮女"作为一种独特的娱乐现象备受关注。"男扮女"的现象自古有之,但随着性别问题的研究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男扮女已然脱离了以往完全从自然生物学角度对待性别的认知,变的更加包容和开放。本文讨论了短视频中"男扮女"现象作为一种商业营销行为的表演动机与性别意识,认为是一种超性别的性别表演,并以此塑造个人社会身份。在性别竞争的问题上,扮演女性的男性通过表演女性再对其进行编码、重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制作。在男扮女的现象中,依然存在了性别差异的矛盾,表演背后实际隐含了传统的男性本位思想和当代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9.
邢瑞 《传媒》2006,(6):22-23
现在我们可以接触到一种让人惊艳的阅读方式:那就是会说话、会唱歌、会表演、会活动的杂志.不要不相信,如果未曾体验过网络杂志的感觉,你一定会说:"天啊,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杂志!"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联的方式取决于对图书馆学自身的理解.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知识交流"而不是作为机构的图书馆,会使这一关联更具建设意义.这样,就可以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来谈现代性问题,而是将"知识交流"这一图书馆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到整个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