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非黑人中的部族矛盾是错综复杂的。除了像科萨人与祖鲁人这样两大族群之间有矛盾外,就是在科萨人之间,在特兰斯凯地区,各部落间也有许多历史积怨。伪善的白人曾利用这种敌对在两族之间设立了由他们自己占据的“缓冲地带”——曼德拉家乡附近的特兰斯凯首府乌姆塔塔最初就是作为一个缓冲据点出现的。非国大兴起后,  相似文献   

2.
美国参议院6月26日通过一项议案,将年届90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从美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删除。这意味着美国国会已批准正式解除对曼德拉的入境限制等制裁措施。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在南非执政的白人种族政权影响,美国将曼德拉和他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列入“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名单。  相似文献   

3.
1994年5月10日,南非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在比勒陀利亚当地时间12时5分开始。在副总统姆贝基和德克勒克宣誓就职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也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就任南非共和国新任总统。 曼德拉在就职演说中说:“医治创伤的时刻已经到来,弥补分歧的时刻已经到来,重建国家的时刻已经到来。” 参加曼德拉宣誓就职仪式的有1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代表。整个仪式庄严隆重,会场歌声、欢  相似文献   

4.
1992年3月17日,南非终于在宪政投票中,通过了废除种族隔离政策,结束了近百年来的白人统治,正式迈向民主改革路途。不久,黑人民权领袖曼德拉宣布与他并肩作战了30年的妻子温妮协议分居,他们都曾为了对抗白人统治而付出了青春与自由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正(一)把曼德拉与汪精卫放在一起,一个伟人与一个奸人,注定是很容易挨板砖的。不过,在你们扔出板砖之前,还是耐心先看看他们之间的"三同一异":首先,他们都是推翻"旧制度"的先驱。曼德拉所攻击的"旧制度",是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而汪精卫攻击的"旧制度",是满清的封建专制。其次,他们都是"大革命"的明星。第三,他们所投身的"大革命",的确都成功地推翻了"旧制度"——准确地说,至少在形式上推翻了"旧制度",他们也因此分享了巨大的革命红利,成为新政权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男友在忐忑不安中守候了两年,一个意外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你的女友经常出入一个高档小区,可能早就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你还准备傻傻的等到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南非迎来了她的新生。举止得体、风度 迷人、从容不迫的纳尔逊·曼德拉总统被视为太阳,他把四分五裂的南非社会吸引到一个和平轨道上。不久前,就在新南非即将庆祝她诞生一周年之际,曼德拉与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共同度过一天,以下即是记者的实录: 新的一天从一个名叫奇诺的科萨族小村庄  相似文献   

8.
常江  杨奇光 《新闻界》2014,(4):12-20
<正>从2013年6月曼德拉病重的消息传出,到12月曼德拉逝世。国内外,重要媒体始终对这位南非前总统保持高度关注。在对曼德拉逝世一事的报道中,中外媒体在"纪念"曼德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纪念与止于纪念"的讨论。据中新网报道,南非总统祖马于当地时间12月5日深夜证实:南非国父、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岁。5日后,曼德拉的  相似文献   

9.
当我整理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对环球时报社评的阅读体验时,感到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总是稳定地、反复出现在针对不同新闻事件的社评中。这就是"自信心"。而另有一个与此不同的主题,则相对隐微,但偶尔强烈,这就是"危机感"。这表面上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两种心态,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16日,是南非历史上又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天,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非国大党主席塔博·姆贝基,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联邦宫前宣誓就任新一届总统。这也是继曼德拉之后,南非第二届自由选举产生的又一位黑人总统。 塔博·姆贝基个子不高,总喜欢衔着一只烟斗。无论在激情澎湃的群众集会场合,还是在针锋相对的谈判桌前,他总是从容不迫,面带微笑,不温不火,不卑不亢,常使他的“政敌”们感到迷惑,从而不自觉地减轻了对他的敌意。今天他接过  相似文献   

11.
据《南方人物周刊》,今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0岁的生日,在“麻烦”的一生中,他将一个国家从严重的种族歧视制度中解放出来,帮助白人与黑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团结起来。曼德拉希望走进南非白人的世界,他知道终有一天他不是要和他们斗争就是要和其谈判。90年的人生,曼德拉信奉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2.
就在几个月前,媒体突然冒出一个与档案有牵连的冷僻词汇,叫“弃档族”。尽管没有人为这个新生词汇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快速传播,同时也不能阻挡它成为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笔者粗略统计,在前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大约有近百家新闻机构参与了有关“弃档族”新闻的报道和讨论,从媒体的大量报道中,很容易就可以解读出“弃档族”的基本涵义,就是在人才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的活动中,有许多客户已单方中止向托管档案的机构定期缴纳代管费用,这种行为被视为客户主动遗弃了自己的人事档案,媒体将这个遗弃档案的群体称之为“弃档族”。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撷取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相对主义这一视角,探讨蒙元时期出现于蒙古族或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明与汉族农耕文明间的"华化"与"阿尔泰化"的本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华化"还是"阿尔泰化",都是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一个双向选择、互动式传播过程,而远非单向的同化。  相似文献   

14.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15.
国际快讯     
《中国档案》2014,(2):11
谷歌:推出曼德拉专题数字档案展为纪念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逝世,Google文化学院与纳尔逊·曼德拉纪念中心合作,在线展示纳尔逊·曼德拉的档案。这些多媒体档案包括曼德拉先生与家人、同志和朋友之间的往来信件,他在27年牢狱生涯中写的日记,以及在领导终结南非种族隔离谈判期间所作的笔记。其中还包括已知最早的曼德拉先生的照片,其自传《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  相似文献   

16.
近读一份颇有影响的法制类报纸,有这样一篇文章《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文章通篇讲的都是“嫁给农村人如何如何烦恼,乡下人有数不清的麻烦事”等等。这只不过是篇小散文,而另一家报纸上还有一篇报道农民买电脑的新闻,出现了这样的话:“农民就是农民,明明一台上好的电脑,因为设置了密码打不开,就认为是坏了。”读了这样的文字,我实在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农民怎么了?你们凭什么看不起农民?”农村人、城里人,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完全平等的,不应该出现谁歧视谁的行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  相似文献   

17.
爸的摩托车     
90年代初,我爸花8900块钱买了个摩托车,用掉了我们家多年的积蓄。当年有摩托车是值得炫耀的事情,邻居姑娘嫁给一个小伙,就是因为他有摩托车。但我爸爸是个锅炉工,月工资微薄,每当有人问起我爸爸的工作和收入——我们那边的人好打听别人的收入——我都矜持地摇头说不知道。那时候,  相似文献   

18.
曼德拉是蜚声国际的反种族隔离斗士,他的传记自然也是热点,我国学者秦晖的曼德拉传记和对南非转型的评论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笔者读了这本书之后对秦晖先生的一些观点无法苟同,特意在此提出。  相似文献   

19.
专业人才紧缺始终是制约我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近三十年间,许多高校的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却没有进入博物馆工作。为此本文将针对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从高校与博物馆这两个方面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并反思为什么一个"老问题"会在时代背景完全不同的"新时代"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20.
编辑过程的基本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工作的实际进程是由一些主要的编辑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互相依存、互相衔接,使编辑工作呈现为一个个过程.每一个编辑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具有丰富、复杂的内容,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了编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制约着编辑活动的实际进展.就是在各个编辑环节之间,在编辑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许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因此编辑过程又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