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林杰 《收藏》2015,(1):106-113
明代中后期,竹刻艺术兴起于嘉定、金陵间,以嘉定朱氏三代和金陵濮仲谦为代表,至清中期达到极盛。特别是嘉定竹刻,在当时成为一方特产,名扬海内,并入贡宫廷,成为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竹刻收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80万余件的文物收藏中,竹刻类文物有2000余件,只  相似文献   

2.
徐华铛 《收藏》2015,(1):94-99
明代中期,竹刻艺术在江南一带蓬勃兴起。竹刻品种不断增多,雕刻手法日趋丰富,名工巧匠各显身手,加上许多文人墨客也乐于此道,他们不仅参与竹刻制品和图案纹饰的设计,还直接操刀雕刻,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多更深地渗入到竹刻艺术中去。据不完全统计,名载典籍的明清竹刻艺术家至少有180余人。清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编纂的《竹人录》一书说竹刻"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  相似文献   

3.
程义 《收藏》2014,(5):58-65
中国是产竹大国,更是用竹大国,在使用竹子的过程中,国人对竹子逐渐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宋代文豪苏轼更是宣称自己"不可一日无此君"。关于竹刻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实物则见于战国秦汉墓葬中。南北朝以后竹刻艺术已很发达了,日本正仓院藏唐代竹雕"尺八"就是明证。至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朱松邻将竹刻工艺施之于文房用具,开辟了竹刻艺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王国庆 《收藏》2007,(9):124-125
明末清初竹刻名家张希黄,字宗略,浙江嘉定人,他倾慕宋明文人画的笔墨意境,书法似赵孟颛,遒丽苍健,传承了唐代留青刻法,创造了阳文浅浮雕留青技法,终成一代竹刻大师。张希黄集各类竹刻技艺于一身,风格细腻,刀法娴熟,神形兼备,见者无不叹服。  相似文献   

5.
许月祥 《收藏》2006,(2):91-91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清初竹刻大家。他是继明代著名竹雕家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之后嘉定派的第一高手。他善于继承得三松真传,更富有创新精神,溥地阳文竹刻是他的独创,其留青技法更是独步一时。  相似文献   

6.
升华 《收藏》2015,(1):120-123
明代嘉定竹刻代表人物"三朱"之一的朱缨,其传世作品并不多,就在这些传世品中仍存在许多真伪争议。朱缨虽为一代竹雕名家,然其在艺术创作的黄金之年就嗜酒废艺,后人在惊叹其高超技艺的同时也为他自暴自弃而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7.
徐秉方 《收藏》2007,(1):112-113
中国的竹刻艺术,相传已有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利用了竹材的特性,不断探索,创作了多种形式,不同风格,有时代精神面貌的竹刻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最辉煌的时期要数明清。笔者自幼生长于江南茂林修竹之乡,对竹雕艺术情有独钟,在诸多竹雕藏品中,对一件竹雕笔筒尤感兴趣,把玩之余,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产竹大国,更是用竹大国。从石器时代人们就以竹子作为食材和制作工具的材料,周秦时期竹器就已经和当时的青铜、玉器等工艺门类并列了。但由于竹子很容易腐朽,早期竹制艺术品目前已凤毛麟角,仅散见于文献记载。关于竹刻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实物则见于战国秦汉墓葬中。南北朝以后,竹刻艺术已很发达,日本正  相似文献   

10.
在竹刻艺术史上,金西厓可称后期文人竹刻集大成的人物。他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杭嘉湖地区浙派文人竹刻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作品格调的书卷气与讲求刀法上的金石味,堪称浙派竹刻的殿军。其长年寓居沪上,与海派书画篆印诸大家时相过从,沾溉极深,又使他成为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吴昌硕言其“精画刻,业业孜孜,无时或释”。  相似文献   

11.
周京南 《收藏》2001,(5):34-37
行刻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我国的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黄。”这说明削竹为简册,文字书于竹,至少在商代已经流行。《礼记&;#183;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土竹,本象可也。”可见,竹笏是周朝仅次于玉、象牙笏的礼器。然而,由于历史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古代竹器不易保存,故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很少。  相似文献   

12.
戴青民 《收藏》2009,(9):144-146
偶得一清代竹刻楹联,上联日:“好古不求秦以下”,下联为:“游心常在物之初”。细品之,感叹前人好古之风意境深远,且与当今许多泉友的收藏观暗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系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始铸,钱文真书。面文纪年,背"折十"纪值,系四川利州监铸造。"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由于钱文书法雄健,遒劲俊美,钱径大而格外引人注目。"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版别以前只分折十、背四出文,目前又出新品背"利"大钱,  相似文献   

14.
王照烽 《收藏》2014,(6):123-127
本文通过大量的举证和对“嘉定第一竹雕高手吴之皤”雕刻艺术技法的剖析,结合作者自身多年从事竹雕实践的经验,探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御题诗竹雕刘海戏蟾图笔筒刻款之真伪,并将其与吴之瑶其他竹雕作品进行艺术风格比对。虽为一家之言,亦颇有值得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15.
谢刚 《上海集邮》2014,(10):2-2
9月10日,我国发行《教师节》纪念邮票,全套2枚。 为借方寸邮票传递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感恩与祝福,展示嘉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弘扬“坚持立德树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节主题,展示嘉定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营造嘉定崇礼重教、知义感恩的文明和谐新气象,感受“教化之城、礼乐嘉定”的城市魅力,嘉定区政府、上海市邮政公司、上海市孔子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嘉定区教育局、嘉定镇街道、嘉定区邮政分公司、嘉定区邮协承办《教师节》邮票首发暨“孔子文化节”邮资机宣传戳启用仪式于10日下午4点在孔子广场举行。  相似文献   

16.
谢定彪 《收藏》2009,(11):108-109
明晚期以来,笔筒作为文人案头的实用文具和最具装饰性的珍玩,异军突起,各种质地、样式、图案、题材的笔筒各领风骚,颇受文人墨客的重视。进入清代以后,在众多笔筒中,材质典雅清新、文化内涵丰富、书卷气息浓郁的竹雕笔筒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青睐。特别是明清两代文人爱竹、颂竹、画竹、咏竹、刻竹成风,竹刻笔筒更是作为一种清雅脱俗的时尚而备受推崇,以致文人墨客和儒雅之士争相藏玩,从而催生出一批竹雕名家。  相似文献   

17.
戎畋松 《收藏》2007,(11):118-119
嘉定元宝(空背)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开禧北伐”失败后,朝中主和派得势,宋、金两国达成和议。南宋破棺取韩侂胄首级函至金廷以换取失地,每年增加岁币绢、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属全国农民运动会武术比赛于10月13日至1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133名男女农民武术选手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激烈竞赛。 13日上午10点,农运会第一块金牌在嘉定体育馆产生。上海嘉丰房产武术队的张秀凤以9.11分  相似文献   

19.
盛建国 《收藏界》2013,(8):97-100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刻笔筒是文房清玩中的重器,不光为文人雅士所青睐,更主要的是笔筒身上所蕴涵着的文化意韵:"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竹子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笔筒虽小,其集绘画、书  相似文献   

20.
邓小文 《收藏》2007,(4):112-116
在20世纪向21世纪跨越的最后10年中,又一轮民间收藏热潮在神州大地翻涌。这次大潮中,中国竹刻犹如一朵摇曳的小花,在收藏,制作,赏析,投资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给世人许多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