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  相似文献   

2.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凡卡的学徒生活的?2.凡卡为什么挨打?老板用什么打?怎样打的?找出有关  相似文献   

3.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的小说,通过九岁的小学徒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反映了俄国沙皇统冶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透过凡卡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邪无限悲悯的情怀。《凡卡》一文的表达方法也很有特点。仟文中将凡卡怎样写信、信件的内容和写信时的回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穿插映衬。通过对比、暗示等方法,展现了凡卡内心令人不忍抚摸的“痛”。  相似文献   

4.
《凡卡》中对凡卡“叹气”的描写,前后共出现三次.在圣诞节前夜,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是作者对凡卡“叹气”的第一次描写.第二次描写在想象回忆爷爷的生活和对乡村冬夜美景之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第三次描写是这样的:“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这次描写是在凡卡叙述自己挨打、挨冻、挨饿等方面的生活情景,哀求爷爷带他回去并向爷爷介绍莫斯科大城市的情形之后.对其“叹气”的又一次描写.  相似文献   

5.
《凡卡》一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以及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教学时.我们不应将人物形象“标签化”、文章主旨“政治化”,而应确定适合学生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感受凡卡在苦难中仍追求自由、美好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6.
凡卡写了一封信给爷爷,渴望爷爷接他回乡下,可是这封信一直没办法寄出去,凡卡只好在鞋匠铺里继续绝望地等待。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凡卡每天仍免不了受伙计们的戏弄和老板的打骂。有一天,鞋匠铺里新来了一个年轻人,伙计们都叫他约翰。没过几天,正直热情的约翰便和凡卡成了好朋友。一天晚上,凡卡不小心打翻了老板的一小瓶墨水,墨水洒到地板上。老板立刻揪起凡卡,就要狠狠地揍凡卡。约翰挺身而出,说:“打翻了墨水,可以赔,不能随便打人。”老板看了看身强力壮的约翰,只好悻悻对地凡卡说:“算你走运,明天马上赔我一瓶新墨水。”可是凡卡一个卢布…  相似文献   

7.
几次听《凡卡》公开课,有些老师把凡卡非人的生活概括为“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把第三个方面概括为“挨冻”,欠妥。第一,原文是这样写的“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反复阅读这个句子,可以知道其侧重点在“睡不好觉”,并且从凡卡说话的语气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劳累了一天,凡卡最渴望得到的是休息,但由于是睡在过道里,并且小崽子一哭,他还要摇摇篮,所以小凡卡休息不好,甚至于无法休息。第二,由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推测出凡卡是在10月份到鞋店当学徒的,…  相似文献   

8.
《凡卡》一文,作者采用书信的形式,展开凡卡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悲惨虐待,其间又交织着作者的叙述及凡卡对乡下生活的美好回忆。而似喜却悲的结尾,让文章的结局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凡卡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又“欲说还休”地昭示着凡卡无法改变的痛苦命运,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凡卡》一文中,有三处写凡卡叹气的句子。这三句话充分表达了凡卡在写信过程中的不同心情。第二节末尾“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次叹气,因为他利用仅有的这点时间写信,担心老板或其他去做礼拜的人突然回来,发现写信的秘密,心情紧张、害怕。但他看到眼前的一切正常,紧张的心情松弛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凡卡》一文围绕凡卡的悲惨遭遇双线展开:一条(主线——信的内容)是凡卡对现实生活的控诉,文章从“挨打、挨饿、挨冻”等处着手,通过细致的描述,突出凡卡“连狗都不如”这一中心;另一条(副线——回忆)是凡卡对爷爷和乡村生活的思念。通过插叙,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两条线索,交替展开,以宾衬主,相互交辉。教学中,应抓住主线  相似文献   

11.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个家伙,不去干活儿竟趴在这里睡懒觉,我非揍你不可!”一早,老板拿着木棍,直往凡卡身上打。被一阵剧痛惊醒的凡卡痛苦地叫了一声,赶紧起来,匆匆地跑去做事。凡卡一边忙着活儿,一边想着:亲爱的爷爷,您千万要收到我的信,赶快来接我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吧!凡卡想得实在太出神了,以至于把手中的碗碟摔碎了。老板娘闻声赶来,揪起凡卡的耳朵,使劲拉,把凡卡关进了地下室。潮湿的地板,难闻的腐臭味,凡卡最怕待在这个鬼地方了。以前,老板娘几次把他关在这里,不给他吃喝,凡卡就只能挨饿。晚上睡在潮湿的地板上,周围弥…  相似文献   

12.
“不,小凡卡不能走,他得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小凡卡必须走。太晚了,再不走,爸爸妈妈要着急的,再说公园也要关门了。”“不对,如果小凡卡走开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了!”“不对,小凡卡已经做到了诚信。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等待大哥哥们的回来,是那些大哥哥不守信用!”“小凡卡太老实了,怎么那么傻啊?要是我早走了,游戏本来就是玩玩的啊!”“老师,我觉得小凡卡应该走了。他可以让门卫转告那些大哥哥们,也可以直接去找大哥哥,告诉他们说我一直在等你们,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诚信真可爱》一课…  相似文献   

13.
九岁的凡卡可以写出这样的信学生学完《凡卡》(人教版第一册)会产生“九岁的凡卡能写出那样的信吗”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细读课文、查阅资料 ,认为“凡卡能写出这样的信”。第一 ,《凡卡》写于1886年 ,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尼古拉三世统治时期 ,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就是这无数儿童中的一个。可见 ,凡卡在家里破产前也上过学 ,读过书 ,并且还学过音乐(课文写道 :“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这是凡卡写信的基础。第二 ,凡卡的信记叙的是凡卡的亲身经历、真切体验 ,没有半点夸…  相似文献   

14.
“你这个小鬼,还想在这里睡觉?”老板向凡卡吼道,一把举起熟睡的凡卡。凡卡醒了过来,慈祥的爷爷变成了穷凶极恶的老板,泥鳅和卡希旦卡变成了在一旁冷笑的伙计。老板看见凡卡已醒,虎眉倒竖,把凡卡往地上一甩,鲜红的血液顺着他化脓的伤口流出来。“哼,想逃出老子的五指山?没门儿!”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便往凡卡的身上砸去!深夜中,从老板的店里传来了一声声惨叫,使人听后不禁毛骨悚然。厚厚的雪重重地压在树上,树枝折断的声音,使这叫声显得更加恐怖。鞭声终于停了下来,凡卡被赶到一个充满橡胶味的车间,四周油腻腻的,活像一个置人于死地的炼狱。…  相似文献   

15.
1941年.凡卡15岁,读初中。虽然年龄不大.自小就爱好文学的他却对普希金的著作尤为感兴趣,每每读到精彩处,都禁不住手舞足蹈,即使是秩序井然的课堂上,他也会禁不住由衷尖叫。为此,许多同学都骂凡卡是“疯子”,嘲笑凡卡是“普希金痴”!而他.却置若罔闻,欣欣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2009,(3):57-57
问:《凡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中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这种对话形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些特殊,“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和“凡卡接着写道,”为什么末尾都用逗号,而不分别用句号和冒号?  相似文献   

17.
一、在疑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思疑、解疑,面向全体,通过质疑、思疑、解疑,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学《凡卡》一课,当凡卡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封面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有的说:“爷爷收不到,但是每天早上凡卡都会在村门口等着。”有的说:“信封没写清,没贴邮票,爷爷收不到。”有的说:“这只是凡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爷爷根本收不到信。”……可见,学生的想象符合现实,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创新潜能得到发展。二、在自由…  相似文献   

18.
张璟 《宁夏教育》2010,(7):116-116
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练写”资源,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开发。上完《凡卡》一课,我布置学生续写一下凡卡的命运。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这样一个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所学过的课文中,《凡卡》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它来读、想。《凡卡》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写的一篇文章。它塑造了一个由乡下来城里做学徒的9岁男孩凡卡的悲惨生活。读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凡卡是个孤儿,只有爷爷这一个亲人。爷爷也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将小小的凡卡送到城里当学徒。凡卡在城里无依无靠,备受欺侮,他受尽了折磨——老板动不动就打他,可那里,没有人同情他。读着《凡卡》,我不禁为自己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暗自庆幸。我在家里有父母疼,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培养和关心。9岁时,我正享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不,小凡卡不能走,他得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小凡卡必须走。太晚了,再不走,爸爸妈妈要着急的,再说公园也要关门了。”“不对,如果小凡卡走开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了!”“不对,小凡卡已经做到了诚信。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等待大哥哥们的回来,是那些大哥哥不守信用!”“小凡卡太老实了,怎么那么傻啊?要是我早走了,游戏本来就是玩玩的啊!”“老师,我觉得小凡卡应该走了。他可以让门卫转告那些大哥哥们,也可以直接去找大哥哥,告诉他们说我一直在等你们,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