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拜读了2004年《小学教学设计》第3期、第6期和第10期中有关分数应用题单位“1”的教学文章,笔者认为三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但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对新理念的进一步理解,本人有一些新的看法,现与各位同行商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单位“1”?“1”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些问题王全夫老师在《浅析单位“1”》(《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一文中阐述了个人的见解。现将部分内容摘抄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先举手、后发言”的教学要求与课程改革理念相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发散性品质的培养,因而让学生们只要想好答案不用举手就抢答,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不举手就抢答”的形式是否就有利无弊呢?让我们从A教师类似的教学片段说起。教学片段实录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读了2004年贵刊第3期的《为学生架起学习的天桥——单位“1”教学浅谈》一文,笔者认为潘老师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要找准单位“1”,但是潘老师总结的还不够全面。例如,对于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2、一件商品降价25%等情况,如果用潘老师总结的三种方法去找单位“1”,学生会觉得很困难。所以,笔者在潘老师总结的经验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找单位“1”的方法:在“谁”的基础上变化,“谁”一般就是单位“1”。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在解决前面的问题时就容易多了。例如,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2,由于是在冰的基础上变化的,所以我们把…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1-2合期张永芳老师撰写的《巧妙转换单位“1”》一文,受益匪浅。张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四种转换单位“1”的方法,这方法巧妙、实用。笔者发现,原文中的例题也可通过扩倍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单位“1”。请看: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七期登载了傅爱梅老师的《足“腊梅”还是“蜡梅”》的文章,现结合此文,谈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研究》在2004年第10期刊登了《“有借有还”问题要合乎科学性》这篇文章,文中提到了这样两道题: 1.把17匹马分给三  相似文献   

10.
《历史研究》编辑部宋超编审发表在本刊2004年第1期上的《战国秦汉时期女娲形象的演变》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本刊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2期程老师的《“2/1 1/3=5/2”和“2/1 3/1=5/6”具有同等价值》一文,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理性地认识、理解获得的“信息”。首先,立足于“分数加法”知识的学习,教师引领学生探究认知的应是分数相加(减)的实质———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制第五册P74“吨”的认识。教学目的1.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使学生感受、想象、推算,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2.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简单的换算。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一、课前调查,让学生感受“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教学时无法把一吨重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体验、感受,所以在课前可组织…  相似文献   

13.
吴辛君 《宁夏教育》2004,(7):116-117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近来,笔者反复研读了《山东图书馆季刊》、《图书馆界))2004年第1期和《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2期刊登的文榕生先生(以下简称榕文)的3篇有关《中图法》第四版(简称4版)分类标引加“0”问题及对一些加“0”观点进行评论的文章,其中榕文提出的两条加“0”主流规则(简称主流规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虽经笔者反复论证,  相似文献   

15.
喜讯     
本刊以下七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俞发亮、叶悬冰《万物兴歇皆自然———中考作文阅卷的思考》(2003年第3期)转载于《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3期。2.柯明府《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点”》(2004年第2期)转载于《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4年第11期。3.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4.曾垂超、陈奋《用简单方法做复杂事务———谈改进编辑工作数法》(2005年第3期)转载于《出版工作》2006年第1期,并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优秀…  相似文献   

16.
贵刊2004年第3期在《问题·争鸣》栏里登载了戴、代二位老师的《“1∶2”不能写成“12”吗》一文,认为1∶2可以写成12。2005年第二期又刊了王老师的《也谈“1∶2”与“12”》一文,他认为,比就应写成“1∶2”的形式,而不能写成“12”形式,两种观点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在《比的意义》一节对此进行了阐述,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教科书中认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3比…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古代文学研究”专栏,几年来,该专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07,(12):55
奖项篇名作者刊期一等奖《棱角学生》刘爱华2007年第3期《赞美如药》费静亚2007年第l期二等奖《打赌》李莉2007年第2期《从“曹操”到“包公”》杨孟琪2007年第3期《天使爱吃炸酱面》曹杨2007年第8期《孩子,你不坏,只是有个性!》叶子2007年第11期三等奖《孩子,你能行!》赵远兵2007年第4期《“布娃娃”的三大战役)于华格2007年第5期《花生开门》郭姜燕2007年第5期《迟开的花朵》马莉华2007年第6期《三封“情书”》周树群2007年第7期《“毛毛虫”的成长》任荣秀2007年第7期“后进生转化一例”征文评选结果$《教师博览》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0期刊登了《应“诗歌除外”》一(下称《应》),读后有些不同感受,认为有许多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9期刘海建老师撰写的《例谈统一单位“1”》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受益匪浅,但总觉得余兴未尽,不吐不快,想借贵刊谈谈我的一些做法,算是对该文的补充。统一单位“1”,其实就是关系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