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从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潮流,做时代的促进派;二是有一种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三是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四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五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六是有一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认知。主题内容范围:中共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统一战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现代革命曾遭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误读和诋毁.因此,立足中国近现代历史事实,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现代革命,厘清中国近现代革命发生的原因,革命的形式、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现代革命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彰显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和领导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由做工人阶级的"指导者"到做国民党的"合作者"、"监督者"、"同盟者"、"极左派在野党"、"重建者";其间虽萌发了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思想,但既没有明确该如何落实,又对国民党左派抱有幻想,经历挫折后才开启独立自主领导革命的实践。由于早期力量弱小、领导理论准备不足、受共产国际外部干预以及国民党内部分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共在夺取革命领导权的探索中始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关系。虽然此时的中共在成为中国革命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自觉方面尚未成熟,但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和开展革命斗争的实践,不断唤醒中共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为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卿 《上海教育》2004,(8S):23-25
我们向东中学(原名南洋女中,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校风的学校。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沪地下活动基地之一,被誉为“民主堡垒”。因而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德育资源。然而92年的历史,对现今的学生而言,显得陌生而漫长;新世纪的今天,绚烂而飞速发展的世界,更让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中击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百余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核心的角色,形成了独特的领导方式。这主要包括: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实际出发设定和调整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规划,擘画与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特点相适应的路线图;充分重视制度的作用、发挥制度优势,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制度规范;通过充分肯定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极为复杂,尤其是其高度集中的组织原则和领导方式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独立自主的障碍。文章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方式和中共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进行探讨,阐明独立自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长期并肩战斗的友党 ,但并不是一开始双方间就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较长的时期内 ,民主党派是以国共两党以外的第三者面貌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的。随着国民党蒋介石对民主党派迫害的加深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民主党派彻底放弃了第三者的立场 ,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逻辑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机理。中国共产党肩负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的实践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体现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坚持和运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是20世纪早期中国历史上相继发生的两件大事。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部分社会条件,从实践上锻炼了中共早期的部分核心成员,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教训,同时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辛亥志士的未尽事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形态的科学技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物化科学技术则属于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基本原因除了生产的需要之外,便是文化的孕育.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从讨论这一问题出发,引出面临科技兴国大业的当代中国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3.
1940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第一次修改,这次修改反映了毛泽东在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关系、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抗战建国的目标等问题上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这次修改,毛泽东在上述问题上的认识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4.
80年的辉煌,80年的艰辛,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了幸福的道路;正当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鼎,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造了中国改革先农村后城市的伟大壮举,领导中国人民干四化、奔小康,走上富裕的道路;就在中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新世纪之时,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命题,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支撑新世纪中国的“强国路线”。  相似文献   

15.
周楠 《宜春学院学报》2023,(4):14-18+10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持续性继承、发扬、转化与升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本领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能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百年历程与实践,探究其中展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神韵,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秉持的品格与心性。  相似文献   

16.
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可将这种关系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建党初期传承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消极影响;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高举传统文化大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阐明、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关系;七大后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发生了巨大波动,为以后两者关系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弘扬、创新、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使其在实际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进展,与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密切相关,那就是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在五四救国图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通过各革命时期的不断锤炼,形成了一种立足于传统又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特色.这种革命文化在五四时期生成,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培育不断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新发展.它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处于不断发展与传承之中.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上态度鲜明并做出了历史贡献.从党的十六大精神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继续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 ,也是当前中国国情和现实所决定的。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之际 ,深刻理解这一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詹勇 《华章》2007,(12):63-63
二十世纪初,由梁启超发起的针对传统史学弊端的"史学革命",被誉为我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开端,它揭开了西方近代史学理论大规模引入中国的序幕.面对清末民初的这场"新史学"运动,学界多从"破旧"与"立新"进行表述,而较少涉及其与我国经史传统的复杂关系.本文拟粗浅探讨"史学革命"前后,各方在"新式史书"的构想及编撰实践中,对经史传统的扬弃与继承问题,以得出一点对现今史学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