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实 《成才之路》2010,(33):M0003-M0003
一位年迈的亿万富翁,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财富会害了儿子。一天,他把儿子叫到面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拼搏故事,目的是希望儿子也能发奋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天地来。 儿子听了很受感动,于是决定独自一人去寻找宝物。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似文献   

3.
衷永 《教师博览》2005,(11):36-37
第八节课,当我走进高一(4)班教室时——这个有着69位同学的普通班,感觉有点不对劲,他们看上去很疲倦.不少学生将脑袋耷拉在桌子上。今天的教学内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课本身的难度就大,又不是很有趣。我预先根据这个班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四段式历史教学法。按惯例:第一段.我先出若干个预习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8分钟;第二段,我精讲25分钟;第三段,出思考题由学生讨论7分钟;第四段,课后练习3分钟。  相似文献   

4.
自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后,桃源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圣地。桃源究竟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它又到底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近现代以后,对于桃源的争论特别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叫桃源这个地名的有几十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的原型在哪里,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争论和分歧都非常大。现在,铜仁立足打造“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其依据和文化内涵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将对桃源铜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手有沉香     
《招生考试通讯》2008,(3):39-39
一位老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的前途.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对儿子讲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拼搏才有今天的经历。父亲的故事感动了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年.于是他立下誓愿:“不找到宝物决不返乡。”  相似文献   

6.
沉香与木炭     
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人,他有一个儿子。在这个富翁年老的时候,他开始担心一件事,那就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在他去世后能不能自食其力。于是,有一天他将儿子叫到身边,  相似文献   

7.
沉香与成才     
张广栋 《成才之路》2013,(10):3-I0001
沉香.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也是制作高级香料的必备材料。它享有校高的地位.在收藏界受是备受追捧。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中有大量以“桃源”为意象的诗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求仙主题的诗。这和唐代道教的发达关系密切,我们也能从这些诗中看到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睛感的影响以及中国文人心中对真、善、关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中有大量以“桃源”为意象的诗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求仙主题的诗。这和唐代道教的发达关系密切,我们也能从这些诗中看到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睛感的影响以及中国文人心中对真、善、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桃源”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个共同情结,它经历了一个萌芽、定型、衍化、固化的过程,并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无数文人的精神追求,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为不同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其实描绘的也是一幅自然生态图。从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看,两篇文章里所描写的生物种类,铜仁都确实存在,而且非常典型。这说明铜仁是《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的创作原型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在词中融入了天台山故事和桃花源故事,形成独具特色的"桃源情结",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及对时间流逝的哀怨,抒发自己的归隐、反抗之志。船山词对桃源故事的化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古代文人桃源情结的内涵,而且促进了两个桃源故事的融合,更借桃源的破灭,隐曲地抒发了船山的爱国深情。  相似文献   

13.
桃源主题萌发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主要描述了武陵渔人偶然进入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之境——桃花源,被源内人热情款待的故事,在源内人的口中得知他们的先祖是为避秦时战乱来到这绝境,没有再与外人联系,渔人在桃花源呆了不多时便告辞回家,没有听从源内人的告诫将桃花源的存在告诉了别人,但是高士寻找无果,便这样成为了文人笔下的惯用题材,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圣地,是他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相似文献   

14.
30年代的沈从文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想:“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并在他的“湘西”作品中不断努力进行新经典的重造,探索重建健康完善的人生的可能。在其30年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边城》中,沈从文将他的经典的营造推到极致,建构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桃源世界,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这个桃源世界却悲剧频仍,沈从文梦断边城。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桃源"意象诗中有许多表达了隐逸主题。这和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美好及唐代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些隐逸主题诗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6.
消逝的桃源     
2月13日 睛 “唉。”月光下,白发老者幽幽叹气。 “没想到,世人还是如此。”青衫男子似乎也颇有些不悦。 “这次神也助不了他们啦!”老者又是一声长叹。  相似文献   

17.
提起桃花源,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他,以文人之心,借桃花之境,讲述一个逍遥自在的秦人村的传奇故事,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虚幻之境,引得无数文人倾心向往。细读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发现从古至今,每个正直文人都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南朝文学中桃源意蕴的仙境、唐代文学中桃源意蕴的个性化、清代文学中桃源意蕴的追求等,以桃源意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美好希冀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9.
"桃源"原型植根于乡土生活和山水文化的独特传统,在不同时代中被不同的艺术形式不断书写,形成一种叙事序列。在影像艺术叙事中,桃源原型也依稀可辨,可以《梦·水车村》、《寻找世外桃源》和《桃花源里人家》为代表。它们不仅营造了具有东方气韵和生态意义的影像世界,还具有反思现代化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桃源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诗体完备,呈现出一种兴盛的局面。它的兴盛与佛道思想的影响、唐人浪漫的情怀、唐代园林别业的发展、中晚唐百姓生活的困苦、唐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钟爱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唐代桃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审视唐诗的风格与品质,可以从一个角度去管窥唐人的心态与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