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云身 《求学》2023,(11):78-79
<正>高一下学期的某一天,我和海晨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辆三轮车,车上全是精致的小纸盒,纸盒里是一颗颗盆栽种子。我们俩动了心,她喜欢满天星,我偏爱小番茄。卖种子的老爷爷向我们保证,不出一个星期种子就能发芽。我们俩听到后信心十足,当即买下种子,带回家去,每天给种子浇水、松土、晒太阳,期待能快快看到嫩芽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述了一个不走运的农民奥麦尔柯爷爷的故事。奥麦尔柯爷爷有一俄亩土地,他决定用粒选的种子播种春小麦。整整一个冬天,奥麦尔柯爷爷和他的老伴玛丽雅奶奶坐在炕头上,用手一粒一粒地选好了种子。播种的时刻到了,可是奥麦尔柯爷爷在关心种子的时候却忘记了耕地。去播种了,而地没有耕……  相似文献   

3.
学习《蒲公英的种子》这一课时,我运用了幻灯片帮助这些城市的孩子们直观地认识种子的样子,但总觉得有点缺憾,便顺便说了一句:“以后如果你们找到蒲公英种子就把它送给老师,好吗 ?”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使这些小精灵们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一天中午,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突然,“小猴子”孙健满脸通红地跑进来,擎起握起拳的右手,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给你捡了一个蒲公英种子。”然后慢慢地伸开小手,一个带着毛茸茸小伞的种子轻轻地飘在他那手心上,同学们“呼啦”一下围过来,瞪着好奇、惊羡的大眼睛,高兴地叽叽…  相似文献   

4.
中考来了     
刘莹 《辅导员》2014,(13):112-112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我们共同的名字是青春,是希望,是梦想。初一,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初二,我们精心培育萌芽的种子;初三,我们收获青春的种子。我们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面对的第一个战场——中考,这是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战火的战场,也是一个很难取胜的战场,每个战士的作战方针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相似文献   

5.
种子的世界     
都说一个孩子就像一颗等待萌芽的种子,长大后,就纷纷变成了不同的花儿。可谁又知道,这群种子的世界是怎样的呢?种子的世界,充满了天真、童趣、纯洁、善良……差不多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他们。种子的世界里,天空是玩具,糖果是大地,而游戏成为了法则。种子们在这空旷的土地上尽情地嬉戏着,叫着跳着,  相似文献   

6.
我常常想,每一个青年教师其实都是一粒种子。不管这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只要是种子,就有发芽的本质和欲望。当它有一天以生命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也许是一株嫩绿的小草,也许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也许是一棵充满生命潜能的小树。对青年教师而言,初踏工作岗位,常常是兴致勃勃,豪情万丈,头脑中充满了许多看上去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7.
我们将要跨过被网络织成的新世纪的门口,该掏出我们入门的证件了。不用像上个世纪初那 样从褪了色的过膝长袍中去掏,而是将手伸进了藏青色的可体西装内侧…… 这时,我忽然想到,我们入门的资格呢?又忽然想到了夏衍先生的小文《野草》。文中讲了 一个故事: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 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 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和湿度,使它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 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读到这里,我的体内似有挺拔不止的力直往上窜。可一凝眉:这是种子的力量么?种子发了 芽还叫种子么? 种子,由物种的全部质量与全部热能凝结而成;种子,又蕴藏着物种的全部理想和全部品格 ;种子是一种总结,种子是一种收藏,种子是一种接力,种子是一种希望。种子什么都不怕 ,什么都不计较。种子的全部潜能和全部欲望就是生长。种子有坚硬的外壳,把能量和理想 严严实实地贮藏起来;种子可以贮藏上千年,种子可以随风飞▲,顺水漂流。只要贮藏着热 能和理想它就永远是一颗美丽的种子,永远包孕着生长。芽儿是种子生长的第一体现。芽儿 ,是种子的信念;芽儿,是生命的礼赞;芽儿,是春天的呼吸;芽儿,是生长的誓言。 你是种子吗?那就发出芽儿来吧。  相似文献   

8.
种子     
树的梦最多。每粒细小而坚实的种子,都藏匿着一个伟大的梦,藏得太深太隐秘,被禽兽吞吃,它却暗自高兴。经过粗暴的牙齿咀嚼,胃液无情地消磨,它还是完完整整的,回归到大地。由于禽的飞翔、兽的奔跑,它被带到了树梦也梦不到的地方。种子是天成的.浑然无缝。它有门,可是天地间没有一把钥匙能开启它。只有春天的一声呼唤(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种子的门才梦醒一般显现出来,但它只从里向外打开,而且只能由种子自己开。门一旦如扇一般向世界打开,一个个梦就飞了出去。或许飞成一片森林。或许落进一条大河,流到极远的天边,或许落进一个陡立的山峰的岩缝。它们的命运由各自去创造,因此,树的后代遍及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道化学、生物综合实验测试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的设计能力。试题提供了如下条件:一小撮小麦种子、一小块透气很好的纱布、一段15cm~20cm的小线绳、一个锥形瓶、一个橡皮塞、一瓶过了滤石灰水和一点点凡士林。试题的考查点放在试验的设计上,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提供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证明种子也是呼吸  相似文献   

10.
我是播种者     
李吉林 《湖南教育》2006,(10):10-10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而且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第一没拿到,学习成绩反而一落千丈。他的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找来一个漏斗和一大把玉米粒,带着他做了一个小试验:父亲让儿子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他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儿子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后来,这位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  相似文献   

12.
山的那边,有一个老爷爷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一天,老爷爷来到河边洗脸,突然,他看见了小河边有一粒种子孤零零地躺在地上,就随手捡了起来,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种子种了。从此每个早上,老爷爷坐在种子前,给种子讲童话,希望种子  相似文献   

13.
最近再次读到这样一则教育故事:2010年,92岁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精彩报告。他讲到:有一位农民朋友给他拿了一个苹果,用刀切开,指着苹果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让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而且我只施有机肥料,不施无机肥料,不用农药、杀虫剂,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虽然这样做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这样长出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肥,虽然苹果长得又快又大,却不是原来种子设计的那样,那么就不可能又香又甜。  相似文献   

14.
小红母鸡     
小红母鸡住在一个谷场里,整天都到处走来走去,在各个地方找虫子吃。 一天,小红母鸡发现了一粒种子——小麦种子。她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虫子”。于是,她轻轻地啄了它一下,发现它的味道和虫子一点都不一样,她感到很疑惑。  相似文献   

15.
播种     
播下一粒种子,便痴痴地守候它发芽、开花。 这是我用汗水浸透的种子,该不会负我的期望吧?它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回答呢?是热烈地开怀大笑,还是含羞地掩面躲闪,还是……想着想着,我仿佛已经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这是一粒很瘦很小的种子,也许还来不及抽芽吐蕾便萎去了。但我不会后悔,因为我曾用我全部的热情浇灌了它。我会在它脚下再洒一粒种子,盼它生根、发芽。 守候花香的日子,我不会静坐空等。我要把希望的种子时时播洒,我想让花儿开出一茬又一茬。 挥洒一路汗水,为了梦中的那朵花。但是等到花开的日子,或许我会潸然泪下。播种…  相似文献   

16.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细胞内形成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芽孢可萌发成一个细菌营养体,所以,芽孢不是细菌进行繁殖的方式。而孢子和种子都具有繁殖作用。但是,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地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种子则是种子植物的胚珠在受精后发育成的器官。  相似文献   

17.
葛立娜 《学子》2009,(11):31-31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小时候,心里便埋下了一颗大学梦的种子,伴着种子发芽成长,我走到了人生宝贵的黄金阶段。岁月如梭,过往回眸。想起曾逝去的往事、刻骨的感受、铭心的经历,多少滋味荡在心头,多少回忆念在过去。  相似文献   

18.
艾苓 《师道》2004,(8):35-35
犹豫了很久,我还是想把它送给你,我的孩子。这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它有一个名字,叫诚实。  相似文献   

19.
杨洋 《宣武教育》2007,(7):22-24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灿烂的花季;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一个问题多多的学生,可能成长为一名祖国的栋梁。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教《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我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种子的一般构造,并知道怎样使一粒种子萌发。在动手实验中,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事先准备好的种子进行解剖观察,看看一粒种子到底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一粒粒的种子被解剖得四分五裂。解剖后他们发现种子外面是一层皮,里面紧贴着两片肉,其间还有一个短小的芽。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被解剖后的种子结构时,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被解剖后的种子还能发芽吗?”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呀!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我始料不及的。被解剖后的种子能不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