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捉刀”和“操刀”这两个词都有典故。“捉刀”见于《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来,“捉刀”一词多用来指称代别人做文章。“操刀”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操刀必割”,语出《汉书·贾谊传》“黄帝日:‘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喻时机不可失。另一个是“操刀伤锦”,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国的  相似文献   

2.
手表的装饰手段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用笔和用刀两种。捉刀代笔,典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相似文献   

3.
魏武见使     
《阅读与鉴赏》2008,(6):52-54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王圭)代,帝自提刀立床头。既毕,令同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闯之,追杀此使。  相似文献   

4.
捉刀     
“请人捉刀”,是说请人拿着一把刀吗?其实,“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故事是这样的—— 曹操有个名叫崔琰(yan)的武官,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威武不凡,连曹操都认为自己的相貌远不如他.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到魏王后更加敬畏,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威武不凡的崔琰冒充自己代为接见.  相似文献   

5.
“捉刀”通常是指代人作文,它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呢。曹操统一爿匕方后,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附。有一次,匈奴派使者送来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拜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相貌丑陋,怕在匈奴使者面前失去威望,就把仪表不凡的崔淡召来,让他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接见时,崔谈端坐正中,接受使者拜见,曹操扮成侍卫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后,曹操派人到匈奴使者那里打探消息,使者对那人说:“魏王雅望非常,然榻侧捉刀之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此乃英雄也。”曹操听后,派人去把使者杀了。后来,人们便把代替别人做事称为“…  相似文献   

6.
捉刀     
请别人代笔写文章,古人叫做请人“捉刀”。“捉刀”,即“握刀”,在这里就是代笔的意思,它来自三国时曹操的故事。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曹操担心自己的相貌不能够慑服匈奴的使者,于是,就让武官崔琰(yan)冒充他代为接见。崔琰长得  相似文献   

7.
这是10年前发生在一个幼儿教师家的故事:这位老师天天给不满两岁的儿子讲故事,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妈妈,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便幼稚地问妈妈“:我能写这样的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你可以啊!不过,你现在‘写书’还需要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等你学会写字了,才可以自己完成…  相似文献   

8.
笔者时常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惑——为什么人们一见面老问“您吃了吗?”,而同时又为什么不少人口头上依旧招呼别人“您吃了吗?”,近日翻阅一本《口语艺术》,偶得这样一段话: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说:“从效果来说,‘礼貌语言’是人和人交际时表示自己和对方的‘价值’和‘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价值’不是指金钱多少,而是文明高低。”他认  相似文献   

9.
曹保顺 《读写月报》2022,(16):46-49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吕氏春秋》有这样一则故事: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同学们读了这则故事,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荆人的弓箭被荆人捡到,肥水没流外人田,按照亲疏远近作判断是人之常情;乙同学认为,孔子看重事物的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是写读后感。读的文章题为《毁树容易种树难》。我们认为这个题目值得商榷。试题短文是根据《韩非子·说林上》中的一段改写的。原文是这样的:“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拆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至以十人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根据整段文字看,这是以种杨树为喻说明“树之难而去之易”的道理,目的是告诫陈轸在得到魏王宠信之后,要注意“善事左右”;否则,只得到魏王一人宠信,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韩非用这个故事,尤其是用惠子的话来证明自己的一般观点,尚属言之成理。但,如果将这段设喻单独抽出,从中得出“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结论,是不恰当的。试题作为一篇独立的短文,从它的三段文字来  相似文献   

11.
一次听课,当教师讲完《捉鱼》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道:“老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捉鱼',而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去写‘捉牛',这是不是偏题了?”呵,不问则已,这一问却恰好问到了点子上.那位教师却反而呵斥道:“这是一篇上得书的好文章,反正你学着写是没错的.”这篇课文,作者要写的是“捉鱼”,但确实用了不少篇幅去写“捉牛”,说它偏题,似乎也有道理.然而,细读课文,偏题非也,不难看出,小作者本来是在“捉鱼”、而当看到小母牛吃稻秧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鱼,而是别人的稻秧,于是,顾不上鱼不鱼了.为了挽救稻秧,却让自己的鱼“都溜走  相似文献   

12.
说风度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魏王曹操欲接待匈奴使者,嫌自己矮小不够威武,乃命令手下做替身假扮,自己则操刀侍一侧。事后,曹操曾派人打听北国使者的印象,结果对方回答:“魏王雅量无比,但魏王背后那个操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玄了!曹操之风度,居然如此引人关注,他即使披上个破旧的麻袋片,也绝对掩盖不了那光彩照人的英雄气势!  相似文献   

13.
《愚溪诗序》第1段写愚溪用“愚”字来命名的缘由,其中提到“古有愚公谷”。因此,准确把握愚公谷典故的内涵,深入理解愚公谷命名的缘由,就成为我们体会柳宗元在愚溪命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级必登之阶。该文课后练习节选了《说苑·政理》中关于愚公谷故事的一段。读完节选文字,读者,尤其是学生莫名其妙,普遍产生这样的疑问:老人为什么要把马驹给年轻人呢?愚公谷命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节选的片段如下: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  相似文献   

14.
“瞎子点灯——自费烛”这句歇后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我也一直以为是这样。可后来读了一则很有哲理的故事,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和狭隘。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漆黑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村落中。他看见一盏晕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起来。苦行僧走近才发现是瞎子在挑灯。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瞎子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如我一样是‘瞎子’,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原来你是为别人啊?”“不,我是为自己!”“为自己?”“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  相似文献   

15.
报刊的体育版记者仃J在对赛事优胜者的称谓中,很少用“第一”,而是代之以其他名称,这些代称多彩多姿,饶有情趣,下面不妨举出一些“第一”的代称及典故,以飨读者。1.冠军。犹言诸军之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今多用以称比赛第一名。这也是“第一”最多最常见的别称。2.折桂。《晋书·卻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诜对曰:‘臣举贤良  相似文献   

16.
释“举手”     
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勿听。”对“举手视公子”一句课本未注,1995年6月第2版人教社高中语文教参第四册译为“举手看着公子”。有不少资料沿袭了这一看法,释  相似文献   

17.
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花潮》第四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般地动”。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多致人认为:“这些花不是静止的,而是有风无风都在动,象涌潮一般,所以叫‘花潮’”。这样的解释,我以为似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无风时,为什么“花也潮水般地动”呢?难道作者只是为写花潮而写花,没有其它的亩外之意吗?  相似文献   

18.
《论语·颜渊》有这么一段记载: “子贡问政。子(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读了这段记载后,反问:“使治无食,民饿,弃礼义;礼义弃,信安立?”在封建社会里,“礼义”是什么货色,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这里要说的是:王充这种不以书上说的是为是、非为非的大胆怀疑的精神,倒是很值得我们在读书、学习时效法的。古人不是说:“学则须疑”吗?这就是说,读书要多动脑筋,主动地提出一些疑问来,并且追根穷底,一直到弄明白了为止。这样对丰  相似文献   

19.
作文有没有秘诀?张中行先生说:“教师和学生家长,希望有谁能传授个秘诀,使学生不费力而言下顿悟.有没有这样的秘诀呢?有,只是不是不费力的秘决,而是费力的秘诀,说来平常,是‘多读多写’.”①张中行先生说了句大实话,要想提高作文水平,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  相似文献   

20.
黄婉梅 《学语文》2002,(6):45-45,48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太傅(谢安)寒雪曰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以?’兄子胡儿(谢朗)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里的“兄女”即东晋才女谢道韫。显然,谢安对侄女的比喻更为赏识。这则逸事被后人传为佳话,谓“道韫改谢朗之喻”。李清照《青玉案·送别》。盐絮家风人所许”即用这一典故以才女谢道韫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