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新课程教学向教师提出的挑战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外延显著扩大,在原有的政治经济哲学常识的基础上新增了较多的同现实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还新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些变化迫切要求政治教师抓紧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二是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学具有灌输的性质,那么,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基于案例、问题和情境,知识点是蕴含其中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的讲,而是通过主体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在与情境对话中来实现的,教学带有强烈的体验性质.事实也是如此,只有经过自主探究得到的知识,学生才能有效地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探究性教学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教师,我现就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改变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易于存取、快速处理;可以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通过教学专用网站实现教学内容的适时开放。二、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可…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听力教学中,运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辅助教学,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并对教学内容采取多元的呈现方式,这将确保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大大促进听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的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把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测量,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此外,可以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数和形的特征,说明法则与公式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上年级总复习第116页。设计理念1.复习情境密切联系生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复习知识生活化,要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复习知识动态  相似文献   

7.
以问题情境建构教学是驱动课堂由“知识内化”向“素养达成”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分析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意蕴,区分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和学术情境三种真实问题情境的转化机制,把握从真实问题情境向教学问题情境转化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建构。教师要把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序列中,利用恰当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借助问题情境脉络有序地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一、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的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把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测量,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此外,可以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数和形的特征,说明法则与公式的由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感悟数学,看到数学起源于  相似文献   

9.
周淑兰 《教师》2014,(30):92-92
新《初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将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知识的发现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而获得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新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教师不能用传统的讲授法将课堂教学呈现为知识点的堆砌。课堂教学应将知识蕴藏在情境中,用情境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以期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贴近教学主题的情境素材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人教版新教材(2019年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2]教学为例,提出以真实情境为背景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情境和任务活动推动教学内容的进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秀富 《考试周刊》2014,(86):64-6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构建知识的"轮廓",而且要让知识富有"质感",教学内容的主线应该简洁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知识情境,让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同化新旧知识,让教学内容"一脉相传";进行有意义的探究,让教学效果"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从"关注教书"  相似文献   

13.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运用教育叙事,以一位小学教师为个案,从自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的知识和情境知识等方面展示其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真实状况。个人的教育信念、原有的受教育背景和生活经验、教学反思的意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文化的创设等是影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启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离不开日常教学生活、教学反思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张勇 《考试周刊》2023,(13):159-162
生活化教学是开展有效政治教学的主要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从而通过知识演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应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形式丰富的实践策略和全面的知识呈现方式,从而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生活化教学方式,接着探究生活化教学对高中政治课堂的重要意义,然后发掘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利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如创设故事情境、直观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英语知识,深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龚诤 《现代语文》2008,(8):90-91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一些枯燥的、抽象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呢?以下六个方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和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因此,尊重学生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每一堂课的不懈追求.为实践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知识基础和思想特点,既对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出了要求,也为"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可能。"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感悟、教学调控、教学总结、教学评价六个步骤。在"问题·情境"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隐性知识的情境性和活跃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Blog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应用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发挥Blog的技术优势,灵活多样地呈现教师Blog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教师Blog。促进教师Blog在教学中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政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时,会发现高中政治教材是以模块的方式编排的。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它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活哲学等几个主要模块。高中政治课本将知识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是由于政治知识模块化有系统化、条理化、类别化的特点,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从政治课本的模块教学入手,借用模块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政治。一、利用高中政治模块教学建立学生知识的系统性高中政治模块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很强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