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过程目标与内容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三种最基本的融合策略,即“探究-建构”策略、“信息加工-建构”策略和“接受-建构”策略。我们分析了每种策略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每种策略的教学过程模型,并用实例说明了每种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从研究中得到的启示是: (1)化学教学应把学习的过程与内容相统一,以更全面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2) 化学知识的意义是在一定过程中建构的,且建构的途径具有多样性;(3)教学前要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以确定适当的化学教学起点;(4)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学校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目标的有效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文以科学探索活动为例,通过目标表述要体现幼儿年龄特点;目标内容要全面性、具体化;目标要与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紧密相扣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目标的有效制定。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呢?一、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时要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同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总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各学科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制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时,首先应摆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澄清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关系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建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4.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应采取的策略包括明确科学素质的内涵,不失时机地引导;突出化学科学特点,发掘实验教学功能;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渗透,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如何对情感教育目标进行有效地评价,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整体优化,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从科学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评价的实施等方面对情感教育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杜铁花 《文教资料》2009,(5):136-138
语文目标教学的制定、实践、评价是教师依据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培养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语文目标教学的三个环节:教师目标制定要内容明确化,教师目标达成要学生实践化,教师目标评价要标准多元化.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共同完成培养语文素养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对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起着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因此有必要结合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制定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体系.本文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总结出了制定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我们有些学员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忽视了教育目标的设定,以至于目标制定过大或与幼儿的实际能力及教材的内容不相符合,没有发挥教育目标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下幼儿园音乐活动教育目标的制定,希望自己的拙见能为大家提供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应采取的策略包括:明确科学素质的内涵,不失时机地引导;突出化学科学特点,发掘实验教学功能;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渗透,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标教学法是以布卢姆教育理论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每一课时中都要具体体现教学目标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教学思想。目标教学法注重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要求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努力完成这个任务;要求教师不去代替学生的学习或包办其学习过程,而是竭力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认知和情感准备,给学生“助跑”。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工具,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管理来引导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践证明,目…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科学素养与物理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基本目标,物理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物理课程设计应以全面的科学素养观为指导,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都应该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科书内容特点,构建了义务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新体系,包括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过程与方法,以及化学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选择,对教学主题的不同设计、教学话语的不同使用,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评价。教师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开始,我国已正式进行统一司法考试。统一司法考试不仅有利于司法机关选拔精英法律人才,而且将成为检验法学教育的标尺。鉴于传统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法制发展的需要,因此,重新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Content Evalua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eld Tr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important content area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grams are ecology/natural science topics and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issu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valuate which of these content areas may provide a more optimum learning experienc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wo field trips to a science center that represented an ecological oriented program and an environmental issue presentation. Two variables that were chosen as indicators of program success—knowledge retention and attitude change—are outcomes that have been found prevalent in inform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education. These programs were administered and evaluated during the 1996/1997 school year at the Paul H. Douglas Environmental Science Center at Indiana Dunes National Lakesho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significant gains in science related knowledge following both the ecology and issue oriented treatment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focus of the program (ecology or issu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way students responded to the knowledge se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strument. Results showed little impact on students' affect toward park site or related subject matter following either presentation type. Authors recommend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to better evaluate affect changes following an inform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n expectation that new science teachers will be able to effectively use a rang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related resources inthe science classroom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All school systems in Australia are in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teachers with IC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This paper outlines a range of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integrate ICT in a compulsory science education unit for students enrolled in a Graduate Diploma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 action research model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principle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delling, open-ended co-operative group activities and authentic assessment in enabling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ICT skills, knowledge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a science education context.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were generated including a pre and post unit questionnaire that was analysed using Rasch modelling. The questionnaire determine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preparedness to teach using ICT.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some skills warranted greater attention in the unit, but students'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and critique of ICT resources were enhanced over the duration of the un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