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法新闻,是由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机关发布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是老百姓和社会关注的。而政法负面新闻,则是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机关通常以错案形式表现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政法新闻,是由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机关发布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是老百姓和社会关注的。而政法负面新闻,则是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机关通常以错案形式表现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赵玲燕 《兰台世界》2016,(24):113-117
二战后,对日作战盟国为了清算日本的战争责任,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犯有破坏和平罪的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然而,盟军最高统帅部在东京审判前就开始暗地释放日本甲级战犯嫌疑人。东京审判结束后,更是出现了日本战犯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的闹剧。远东委员会作为盟国制定战后对日政策的国际机构,对盟军最高统帅部未经授权释放甲级战犯嫌疑人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并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同时,远东委员会认为美国最高法院作为美国一国的法院无权受理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日本战犯的上诉,日本战犯上诉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日本投降是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定局了,当时苏联即将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正在酝酿投降.美国的情报部门分析,只要俄国参战,日本就会投降,对此,美国政府十分清楚.因此,从军事角度考虑,投掷原子弹并非必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在此情况下,美国还要在1945年8月6日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又在8月9日向日本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来,我接触了几起法院因新闻批评报导有些失实而引起诉讼或准备诉讼的事。这引发了我的深思:法院应该怎样对待新闻舆论监督?法院在受理社会上公民、法人因批评性新闻产生的名誉权纠纷案件,应掌握哪些原则?由此又联系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传媒     
美国威胁要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实行配额限制,引发了两国间的贸易纠纷。对此,德国《金融时报》11月20日发表文章说,由于中美双边贸易额巨大,所以美国政府这项措施的意义不大。但文章也认为,美国政府此举表明,美国政府处于保护本国劳动市场的强大压力之下。 同时,美国还和欧盟就存在已久的钢材贸易壁垒而陷入了争执,种种消极信息引发普遍担忧:美国可能会把贸易保护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本文仅指法院的审判活动)的监督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司法公正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有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妨碍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公正审判。笔者在新闻采访中,时常发现在社会关注的案件上,一方面是司法机关为避免不当的新闻监督对司法公正造成不利的影响,极力躲开甚至拒绝新闻监督;另一方面,新闻监督者为担负起社会职责,挖空心思要报道,结果使新闻监督与司法活动处于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王茜 《青年记者》2020,(1):88-89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举中,除了让唐纳德·特朗普成为热门人物,另一件更令人讶异的媒介现象,则是主流媒体新闻生态环境的深度失调及虚假信息的泛滥。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社交媒体的新闻和消息中已经充斥着各种形式的政治宣传、虚假信息传播与各类政治广告,这是一种存在于私人化的公共领域内的虚假信息危机。不久之后,美国政府和网络技术平台试图通过借助新闻事实核查的力量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正林 《今传媒》2006,(1):23-25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也是一个诱人的职业。然而,新闻发言人的出现和最终发展成一种政治制度,却和美国人关系密切。政治改革要求美国政府公开信息,利用新闻发言人控制舆论,解决政府危机,树立政府形象;传媒大众化促使美国新闻界积极争取知情权,迫使美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市民担任记者采写新闻的新闻网站在韩国、日本出现,市民踊跃参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如韩国的"Ohmynews"、日本的"JanJan"。这一新事物已引起新闻业界的关注。去年6月,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今日美国》在报道中这样评价: "Ohmynews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它在韩国是如此受欢迎,卢武铉就任总统后第一个接受采访的媒体竟是Ohmynews。" 《圣何塞新闻纪事  相似文献   

11.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欧盟和日本控制着全球90%的信息资源,西方五大通讯社在全世界发布的新闻量占到了96%,在全球300强新闻信息企业中,144家在美国,80家在欧洲,49家在日本①。这些国家在媒体方面的垄断地位有力地提高了他们的国际影响,通过强势媒体,不仅能够左右本国的舆论,还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媒体进行议程设置,以主导国际事件的话语权和解释权。与之相比,我国传媒业的声音就要微弱得多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日益健全,司法机关在调和冲突、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司法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有利于伸张正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然而,在现实中媒体监督司法越来越困难,司法机关(主要是法院)认为新闻传媒报道法院案件的审理可能形成的公共舆论的压力,影响法院公正审判,对传媒报道司法活动进行种种限制.因此,如何平等保护言论自由权和独立审判权,构建良好的传媒与司法之关系,成为新闻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的20多年中.世界舆论格局呈现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强我弱”的态势。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中.96%的新闻由西方5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发布,而其中仅有10%至30%的新闻用来报道发展中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控制了全球90%的信息资源.美国还控制了世界电视节目流通量中的75%。可以说,西方主要跨国媒体集团决定着国际舆论的报道议程和议题设置.控制着国际新闻的解释权。  相似文献   

14.
在对新闻作品进行信息分析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很重要的一种信息——潜在信息。 所谓潜在信息,是指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对受众起情感作用,表现某种事理或倾向性的信息。潜在信息简称潜信息。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在《确立新闻的决定因素》的著作中对此有过专  相似文献   

15.
自《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因新闻报道涉及公民、法人名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与日俱增,对此有些人称它为“新闻官司”,并认为是我国民主与法制不断完善的结果。从某市法院统计的数字分析,这类诉讼中新闻单位和记者构成侵权的占65%。数字本身就足以说明当前应强调保护公民法人的名誉权。也有人称之为“告记者热”,并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对此表示不安和焦虑。起码那35%的权利应如何去认识、支持和保护。众说纷纭,笔者在此不加评论。首先笔者赞同人民法院对这类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依法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利,不仅要求败诉的新闻单位和记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还要求他们承担原告为此遭受的经济损失。但是应该看到在这类诉讼中确有一些以保护公民法人的名誉权为借口而抵制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的情况。据报载一位与新闻记者打官司而败诉者却自鸣得意地说:“大不了丢几十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新闻电视台开始向加拿大广播,这是它开办的第一个跨大西洋广播。该台经理克里斯托弗·欧文说,他们计划在今后14个月将其广播扩大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地区,并争取于1993年底实现向全世界各地广播的目标。一年前,该台还开办了一条每天24小时向亚洲广播的新闻和信息频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3,(5):64
最新维基解密文件显示美不认同钓鱼岛属日本维基解密网站2013年4月8日公布了170多万份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和情报文件。有文件显示美国不认同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这批文件出自1973年至1976年,那时美国已经与日本签订《归还冲绳协定》,但仍可以从一些文件中看出当年美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美国政府并不认同钓鱼岛的主权就是日本的,而是认为钓  相似文献   

18.
勿滥用权力     
前段时期,某报曾连续多日以整版篇幅刊登该报与某公司的诉讼纠纷,原因是该报的一篇报道引发了新闻官司,并被一审判决罚赔几十万元,该报不服并提起上诉。 如果诉讼双方都是普通法人或公民,不外乎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虽不是为新闻而生,但新闻的确正在成为它的特色之一1998年1月17日是一个值得在新闻史上记录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深夜,麦特·德拉吉向他的世界各地的近5万名新闻邮件订户发送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信息,这个信息同时也放到了他的网站上。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新闻的题头上赫然写着:“世界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20.
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转折阶段,美国之音主要从事战争鼓动宣传,为盟军的胜利制造舆论;进入“冷战”时,主要进行反共宣传;“冷战”结束后,它宣传美国政府政策,介绍美国社会和生活方式,报道美国国内外新闻,进行时事评论,成为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喉舌,成为美国政府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美国之音有新闻性和专题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