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级技工院校模具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完成冷冲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冷冲模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施冷冲压工艺,分析、解决常见工艺问题的能力;掌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设计的程序、规范、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CAD作为现代机械工程设计技术,已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掌握这项技术,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毕业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一项用CAD进行模具设计的课题。本人就如何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尽快掌握CAD技术的教学方法做了初步尝试。 一、制定合理的设计任务书 1.充分运用已学过的计算机知识 毕业设计是对几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学过BASIC或FORTARN等高级语言和Fox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要将这些知识充分运用以解决工程分析计算、数据管理和数据交换等CAD技术问题。比如,模具的工艺计算和零件的设计计算,在设计任务中明确要求用BASIC语言完成,而标准模架参数、标准零件参数、设计和工艺参数等要求用数据库存储。 2.实用性与速成性结合 安排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使学生能通过设计掌握CAD技术又能圆满完成毕业设计。我  相似文献   

4.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专业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掌握一些实用性技术和技能。对模具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一般为模拟生产一种产品,进行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以模料模具设计为例,通常是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工艺性分析,模具成型方案的分析与比较,成型设备的选择,模具结构的确定及模具加工工艺的确定,完成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编写设计说明书,最后进…  相似文献   

5.
《冷冲压模具设计》是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主打课,《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的综合能力实训大作业.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及学生素质水平、综合能力水平调整指导方法及思路,采用更科学、更实际的指导策略,完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训练.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探讨了毕业设计选题的途径,选题中需要考虑的毕业设计工作量、题目难度及学生能力问题。从毕业设计效果、学生获得的收获出发,对毕业设计强调了设计的完整流程以及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7.
结合《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一般教学讲授顺序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的,提出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专业教育;突出加工工艺、强化模具整体与局部关系,优化讲授顺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安排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1.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弊端1.1 假题假做:传统的毕业设计从选题上,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假设题目及相关资料,或是从已建成的工程中抽取部分资料及图纸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设计出来的东西不会用于生产,这就影响了学生设计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测控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所选题目的参考资料是否充分、训练的内容是否全面、工作量及难度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毕业论文课题与设计任务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同时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实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院机械工程系是90年代开始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开办这个专业后,我们作了一些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也在教材建设上作了一些尝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必修专业方向课,以前我们设置了三门课程,即《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和《模具CAD/CAM》。在这个课程设置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只涉及到设计方面的内容,而没有与制造联系起来,致使设计与制造分离。在目前设计与制造趋向一体化的情况下,这种教材的编排方式和内容显然是落后的。二是对于型腔模具来说,仅讲授…  相似文献   

11.
“冷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课程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实用性人才,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该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循序渐进式教学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内涵,强化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实践证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冷冲压模具设计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较快地适应冷冲压模具设计职业岗位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系建筑结构工程专业77级毕业设计已经完成。他们用于毕业设计的净时间约13周(其中63%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只有10周),比五年制预定时间少5~7周。全班毕业设计分三种进行:“设计类”、“设计研究类”和“实验研究类”。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普遍学习勤奋,工作认真,有较好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做“设计类”题目的学生,结构方案考虑周到,计算做得细致,图纸质量良好。做“设计和实验研究类”题目的学生,分别对使用计算机分析结构问题和结构的实验分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都能写出较好的专题论文。我们曾邀请校外专家和系内教师组成答辨委员会,对三类题目中  相似文献   

13.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利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传统的"先讲授理论课程再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对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电大毕业生的专业化培养,应视办学单位的需要来定。根据厂里急需,我们决定80级17名学生全部向冲压和焊接专业方向培养。毕业设计设想如下:一、毕业设计选题:(1)冲压专业:冷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是我厂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我厂汽车产品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选出11名学生学冲压。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统计,我校89、90、91三届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为: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约占32%,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约占20%,从事模具相关设计占12%,从事其它工作约占36%.这个结果充分表明,企业对中专生的要求是多方位的,但中专毕业生从事现场操作,设备维修、管理和改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在毕业生的反馈的信息中,不少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形式反映意见较多,普遍认为通过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上是否针对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特色,使毕业设计更结合实际,成为一种联接在校学习和今后实际工作的桥梁.为此,我们在毕业设计这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上,以学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为目的,以掌握一些实际技能为主要要求,通过改变毕业设计的形式、增加实际运用课题,进行了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做好毕业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选题 毕业设计一般可选假想课题让学生做,但最好选择生产单位的实际设计任务作设计课题,即“真枪实干”为好,这样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真实感,还能为生产服务。题型以简单机械设计为好,它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题目虽不大,但较全面。  相似文献   

17.
分析阐述了窄边环形零件冲压工艺和级进模具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介绍了它在采用级进模具连续冲压时其排样方案及模具结构;同时介绍一种简单、适用型的尾料零件和无载体零件送进、导正定位方法和结钩.这对类似零件冲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目前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及完成设计题目的情况,以及世界经济危机后企业对模具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本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发表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职《CAD/CAM技术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目化课程以典型机械零件、模具产品为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联系.项目由一般常见零件、模具的主要零件、模具电极、产品模型等四大类零件组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为例,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零件特种加工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目标;为把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最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