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雨霖铃》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者继承了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多种离愁别绪的文化意象,创造了一种凄关的意境,抒写了冷清秋里的离别情。  相似文献   

2.
文人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想追求功名利禄的柳永被宋仁宗一纸批文打入“冷宫”,开始了他坎坷的一生。正是因为柳永少年时就混迹于烟花柳巷中。所以他的诗词内容多以风花雪月为主。词中的男女主人公恩恩爱爱,爱恨离别。后期的创作中,范仲淹把柳永带到西部边塞,给了他人生当中第一次经历苦难风霜的洗礼。在范仲淹的点拔下,再加上柳永的天赋,柳永成长很快,最终成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贺龙 《考试周刊》2007,(40):82-83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4.
《雨霖铃》写别情,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前途暗淡的凄凉情绪。柳永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无论诗词、曲赋。都讲究意到笔不到;讲究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意境、物境,寻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致。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容。柳永在这方面.将虚和实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5.
“雨霖铃“是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恋人离别词“,但它却以其独特魅力,永远与世人不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始,就营造出一个“凉“的意境.不是吗?蝉本是热天的歌手,夏季的蝉声高亢而热闹.可是,一个“寒“字,把大时间定在寒意袭人的清秋,寒冷秋天里即将结束生命的“寒蝉“,其状必衰,其声必弱,使“高亢而热闹“急转直下,使人不由地心生“凉“意.确实,“凉“意并不是一闪而过,“凄切“更加深了“凄凉“的氛围.还不够,词人紧接着把小时间定在傍晚,还是“大雨初歇“.请注意,是“初歇“,是刚刚歇息一下,是刚刚喘一喘气,而不是“雨过天晴“.   ……  相似文献   

6.
7.
柳永是宋代文人中的一个另类,他才高八斗,却抑郁不得志,奉旨填词成了他浪迹江湖的招牌。柳永的词多和烟花巷陌,歌儿舞女相关,《雨铃霖》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本文就谈谈《雨霖铃》的哀婉风格。  相似文献   

8.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苏小小的《蝶恋花》、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邓千江的《望海潮》、吴激的《春草碧》、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朱淑贞的《生查子》、蔡松羊的《石州慢》、张先的《天仙子》等,曾被人誉为“宋金十大曲”。但无情的岁月,如大浪淘沙,其中一些当时被人们交口赞誉的“金曲”失去了它的光泽,只剩下苏、柳、辛的三支曲子,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尤以柳永的《雨霖铃》更以其真率明朗之美,而愈来愈显露出熠熠生辉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9.
柳永(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为举子时,多游而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之填词,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柳永精通音律,善于铺叙,因之制作慢词特多,对词体发展影响极大。其词有雅有俚,文士多赏其雅词,有“柳七自有唐人妙境”、“高处足冠群流”之誉;市民多爱好其俚词。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词坛上,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是词国的峰巅。宋词婉约、豪放两派,名家辈出,如百花齐放,若星汉灿烂。唐诗宋词双峰并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璀璨夺目,成为标志一个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1.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间“生离死别”真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题目!六朝的江淹,有感于人生很难幸免的这种悲剧性体验,写下了千秋传诵的《别赋》。他一口气描摹了许许多多种令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离别情状,最后却仍不免长叹:“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确实如此,人类这颗小小的“方寸”之中,所能容纳的感情之深广、复杂,实在是惊人的。而这当中,“离情”又是最为难以言状的一种。“离别”所将引起的空间上的阻隔像利刃一样,绞裂着告别双方的心;在此刻,团聚的“过去”与分离的“…  相似文献   

12.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黯然消魂,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自古就是伤感凄凉的代名词,无数人墨客或哀怨或缠绵或悲凉的笔触,写就了一首首别情的悲歌:“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在一切别离的悲歌中,柳永的《雨霖铃》“余恨无穷,余味不尽”,总能给我们一份别样的感动。  相似文献   

14.
15.
《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  相似文献   

16.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代表词作。全词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情景交融、层层铺叙、声情哀怨等方面对该词的艺术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创造者,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江淹《别赋》中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的《雨霖铃》以抒写离情别绪成为词中之典范,为人称道。然而,慢读此词,在依依惜别之情外,分  相似文献   

18.
<正>柳永《雨霖铃》是柳词和婉约派词的代表作,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词的好评颇多。清代刘熙载称其善于点染,清代黄苏称其语平意密,今人刘永济称其善于写景传情。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历代对这首诗词的差评也有不少。本文拟在介绍对这首词的差评的基础上,就其中一些差评进行驳正,并分析这些差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为宋词的发展开创出了新的局面。本探讨了宋词发展兴盛的成因,并通过对《雨霖铃》一词的分析,阐述了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永亢 《现代语文》2008,(9):119-119
江淹在《别赋》里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生离死别本来就会让人悲痛伤感,“君向潇湘我向秦”时想到分别后飞蓬各自远,总会黯然神伤、凄凉悲切。而这种分别如果是恋人或者夫妻,其间离情更苦,眷顾更深。平时耳鬓厮磨、浓情蜜意的两个人从此要天各一方、形单影只,分别的时刻该多么让人肝肠寸断、黯然销魂。痴情如崔莺莺听得道一声“去也”便“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深情如柳永别在眼前、情到深处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就更让人唏嘘不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