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路晓  肖冉 《新闻世界》2014,(7):22-24
《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作为典型的文艺性综合副刊,一直以来秉承其雅俗共赏,平民化与高品位兼容的办刊理念,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而热情的读者,是《北京晚报》传承至今的传统栏目和特色副刊。本文从办刊思想、栏目设置、内容特色、语言魅力四个方面对《五色土》副刊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凌灿 《新闻世界》2009,(6):90-91
本文试论报纸副刊和新闻的区别,以及与文学杂志的区别,并试以《北京晚报·五色土》为分析对象,探索报纸副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邓拓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燕山夜话》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赢得了群众的喜爱。本文从选题、内容、行文等角度分析《燕山夜话》的特色,及其对现代报纸副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报纸中设有副刊版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切实进行了改版,提出以版组为单元,适当归类的新思路,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据悉,《北京晚报》2008年的广告实际收入未过3亿元,达2.8亿元。此次出现亏损,为该报复刊以来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8.
苏雪峰 《新闻传播》2010,(2):115-115
《北京晚报》是北京都市报晚报的领军报纸,《新民晚报》在上海独步晚报市场。研究《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对于了解京沪两地的文化内涵,了解两地的办报理念,寻找在两地办报的无竞争空间和借鉴两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手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先前只听说报纸上有副刊,在宝贵的版面上划出一块园地,让大伙儿谈些茶余酒后的闲话,调剂一下紧绷的心弦。杂志也有副刊,似乎仅见于《文艺春秋》。《文艺春秋》是范泉20世纪40年代主编的,出了四十多期,自1944年10月至1949年4月,是那时期一份重要的文化期刊,旧书店里,全份售  相似文献   

10.
邢瑞 《青年记者》2007,(23):28-29
"这是一个诸众的时代。"2007年一场发轫于全民皆股的举国运动撩人心旌摇荡。在"无股不时尚"的时代,观察和记录这场空前运动的集体仪式,媒体不能缺席。从2007年3月开始《,北京晚报》理财投资板块做了调整,开始密集刊登与理财相关的内容,同时,推出"基金直通车"系列活动,该活动从3月12日~9月4日举行了8次,覆盖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前后与8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合作。  相似文献   

11.
3月9日,《北京晚报》体育部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共同打造的全新体育新闻报道平台——《北京晚报体育时间》在下班高峰期间播出。  相似文献   

12.
凤翔 《新闻与写作》2000,(10):17-18
“京味儿”是北京晚报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一特色,首先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它是和全国各兄弟报纸的特色相比较而产生,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全国各地兄弟报纸各自的特色,也就谈不上北京晚报的特色。人们在谈论文化时,常说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移到办报中来:“越是地方的,才越是全国的。’各地报纸都应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国的报纸才丰富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晚报应保持并发扬“京味儿”这一特色。什么是北京晚报的“京味J[”呢?“京味儿”是北京文化在北京晚报报面匕的体现。我这里…  相似文献   

13.
张素春 《青年记者》2007,2(12):29-30
纵观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史,“五四”时期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综合副刊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副刊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光荣传统,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它都是我国副刊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而四大副刊之一的《京报副刊》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当时大大地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力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是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著名副刊作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红花,而副刊就是绿叶;新闻是主体建筑,副刊就是亭榭回廊,两者相得益彰"。纵观全国报纸副刊,比较著名的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文萃》、《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杂文报》工作十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负责副刊的编辑,《杂文报》是一张以针砭时弊为特色的文学艺术类报纸,《杂文报》的副刊与其它报纸的副刊相比,有不同的侧重,要想编好这个版面,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分析了《华西都市报》新改版的副刊"宽窄巷"的特色。首先对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作出了解读;运用了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抽样的方法用量化评估"宽窄巷"的新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此外,本文认为,"宽窄巷"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风特色和浓重的平民色彩都为都市报副刊的未来点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所谓观念创新最根本的是把握好报纸的受众、目标人群和市场定位,确立富有创意的新闻理念。我觉得寻求报纸准确的定位点,第一是不能忽视报纸所处的地域特点。过去一直认为《北京晚报》就是面向最基层的市民,精于“小”,安于“小”,小打小闹,在观念上放不开手脚,有“小”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