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另类",必是脱离"主流"之外的,就是存在于主流之外的支流。另类往往是独特的,它表明了一种与众不同。最近,中国的文坛掀起了一股"颠覆"风。孔子被"贬"成"丧家狗",李白被戴上"大唐第一古惑仔"的帽子,诸葛亮被鉴定为"中国最虚伪的男人"等等,一个个古代名人被解读得面目全非。这种颠覆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炒作。  相似文献   

2.
<正>一、为"炒作"正言将"炒作"两个字键入百度搜索,结果出来含"炒作"二字的信息大多这般:某某企业/明星……的这种行为是否有"炒作"之嫌?在大众的心目中,一旦有人或事不拘常理出了个头,不管你是自愿的、被逼的或者是早有预谋的,似乎大家都会惯性思维一下:你是在有意"炒作"吗?  相似文献   

3.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陈力丹 《今传媒》2007,(6):21-22
1."炒作"这一说法在学理上如何解释?是否合理? 2004-2005年,有传媒曾经把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一门拟议中的"企业策划与新闻运作"课,炒作为"新闻炒作学",闹得全国各地的传媒没头没脑地跟着报道.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魏剑美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5.
《于丹〈论语〉心得》:自由化误读的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列举了《于丹〈论语〉心得》的15类错误解读的书证,认为该书是集误读、曲解、胡吹之大成,流毒特广。这种误读以及被炒作为“经典文章阅读热”“自由化阅读热”的典型个案,已演化为当代学坛的阅读公案,大有从阅读病理学角度进行系统评析的必要,有从阅读学理论高度进行科学清算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络大谣有哪些利用媒体的手段?个别媒体为何沦为网络大谣的"传声筒"、"扩音器"?媒体如何"擦亮眼睛"不被网络大谣所蒙蔽?在与网络谣言斗争中媒体人有什么责任? 这样的追问才能显现媒体和媒体人的良知和底线. 从新闻视角看网络大谣如何利用媒体炒作 网络大谣产生影响,离不开媒体,离不开炒作.具体来看,网络大谣利用媒体炒作手段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发布平台多重嵌入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什么?阅读学研究什么?图书馆阅读论思考和确立什么?文章对阅读和阅读学的研究对象作了初步的论述,初步分析图书馆阅读论的研究对象,并指出确立图书馆阅读论研究对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屈超耘 《今传媒》2007,(4):31-31
几年前,有位姓何的先生在南方某著名周报发表《"新闻炒作"里有些什么"学"》,严肃批评了传媒领域的炒作歪风.对此,我是赞成的.但遗憾的是,这位何先生在批评新闻炒作时却把其和新闻策划画了等号,说炒作就是策划,并且形象地比喻"后者是前者的学名",还说实际上"王主任就是王五娃".这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9.
伊人 《编辑学刊》2002,(4):68-69
说到"炒作",人们臧否不一,褒贬各异.但不管怎样,"炒作"作为一种功利性手段,在当今社会几乎是无孔不入、无域弗届,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图书行业中,当然亦不乏"炒作"的用武之地.关于"炒作"的是非利弊,容后再作辨析.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发生在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一宗书籍"炒作"个案.由此可以证明:书的"炒作"实是"古已有之",而到了商业及大众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不过是"于今为烈"罢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读为生产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最近报刊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话题比较多,包括《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主流报纸都有介入,原因是今年暑假期间一些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就有整本书阅读,并布置了与整本书阅读有关的"另类"作业,遭到学生乃至家长的吐槽. 据说整本书阅读是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面向中学生语文学习而提出的一种阅读理念或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现在,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有类似的要求.所以学校要求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是符合教学标准的,没有超标超纲.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界宣传岂能看齐娱乐圈据《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文章:将宣传转为炒作最突出的莫过于娱乐圈。但近来,炒作之风开始吹向出版界,且内容都与图书无关。这种将读者对于图书内容的关注转向"明星"作者的行为是否有益?一贯以文化自诩的出版业是否开始娱  相似文献   

13.
直面假新闻     
霜川 《新闻天地》2002,(6):10-11
当你在网上或打开一张报纸,哪些是假消息?哪些是真消息?哪些是半真半假的消息?要鉴别它,你真要下番工夫。现今世界,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假新闻,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若加以分类,假新闻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一是文艺虚构类。这类假新闻以情节离奇取胜,把文艺虚构引入新闻报道。较典型的有"小保姆出书"、"良心雪耻行动"、"大亚湾,农民震了洋专家"、"冷冻姑娘复活"、"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等。二是有意炒作类。以娱乐圈假新闻为代表有意炒作,表现为有些媒体与当事人的密切配合、"双簧"演出。往往是在某部影视剧开拍或开演之际,突然冒出一段有关导演或女演员的"悱闻",接着是双方的"辟谣"等等,最后是"大团圆"结局,通过一番炒作,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大众传播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应对大学生的校园阅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何通过阅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以及图书馆如何给力于这一命题?……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和研讨平台。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习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河南省图书馆学会、中原工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承办的"2011华夏阅读论坛"之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故事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陈子昂妙用"炒作",一举成名 近些年来,"炒作"甚嚣尘上.其实,中国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面也不输后人,例如陈子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对传播、炒作虚假新闻的4家报纸提出严厉批评,下达了警示通知书,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笔者通过阅读有关报道得知一篇虚假报道传出的虚假信息,竟然在3年后还被辗转炒作,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委实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谈到儿童图书的时候,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往往是教育.基于儿童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阅读通常跟教育紧密结合.如何看待我国儿童图书市场现状?他们喜欢阅读哪些图书,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什么?儿童图书出版者应该如何做,才能满足当前儿童阅读的需要?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9.
王文婧 《青年记者》2008,(14):60-61
始于1月27日的"艳照门"事件,在媒体炒作中,由一则娱乐丑闻迅速升级为公共危机事件.检视"艳照门",法律学者看到了隐私权,社会学家看到了群体性猎奇,教育学者看到了青少年教育的任重道远.而媒体从业人员呢?  相似文献   

20.
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重视"阅读学"课程建设,并以此作为促进阅读推广活动、加强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阅读学"课程采用了"知识讲授+好书欣赏+活动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带动了学术研究、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