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体系序列化一直是语文教材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体制的改革,为全国各地进行教材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教材序列化建设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于1978年第2期《中国语文》发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为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吹来一阵春风。叶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切实的指导性意见。文中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等思想,对30年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问题,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活跃,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却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宣布一个又一个语文教改实验的成功,宣称它们对语文教学的惊人的‘突破’,它们对全国语文教学的巨大影响,它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丰硕成果;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年复一年少慢差费。”总之,直至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总体面貌并无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5.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在曲折往复中波浪式前进,逐渐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教材都有着强烈的改革意识,其编写涉及教材改革的各个方面,这不仅大大地推动了语文教材建设,而且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语文新教材纷纷登场,并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语文教材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新课改的必要措施之一。改革旧教材‘,编写新教材,就要根据教材编写的最新理论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的得与失,参考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以编写出符合目前中国语文现实教情和学情的教材。纵观目前投入使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总体而言,都吸取了以往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应该说整体上反映了我国语文教材的不断进步。但是,部分初中语文新教材在某些环节上的改革却让人感到困惑不解,最突出的就是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预习提示”虚化倾向。如人教版新教材的预习提示已经被精简成五六十字的一段编者写的提示语,苏教版将以往版本教材中一直都保留的预习提示给彻底删除了,语文版教材索性就没有编写预习提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新教材的败笔之一,似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相似文献   

8.
姚宗智 《学语文》2007,(1):0-41
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以来,语法知识在教材中被逐渐弱化以至取消。具体表现为:语法知识由原来的专章专节的安排.到后来只在有些课文后面以小知识点的样例再现.或在教材最后以“附录”的形式概要地列举,再到如今的语文教材已看不见语法的痕迹了。语文中考中的语法检测,已取消多年。这些都给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怎样教”一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最大困惑。“据我们调查,浙江省的高中语文教师日平均备课量在4—6小时,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揣摩编者的意图’想出‘教什么’上,这种教学内容的生产方式,实际上也等于重新编教材。一方面,是语文教师超重的工作负担,一方面,是开发和生产的教学内容缺乏审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问题,总起来说,就是教学思想、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三大问题。教学思想,包括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的认识。这是改革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这个问题不首先明确,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就失去依据了。 “语文”解放前叫“国文”,其含义是什么?其说不一:或说“语言文字”,或说“语言文学”。几年前,张志么先生在《说“语文”》一文中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不揣冒味,我看干脆把它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明确一些。因为,语文教材的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语文,也是学习运用语言的知识和写文章。这不纯粹是一个概念之争,它关系着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东旭 《江苏教育》2008,(24):14-17
进入新课改之后,很多地方都在语文试卷的编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然而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后编制的语文试卷命题,特别是“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命题,又隐隐约约让入感到了一种生硬的割裂——知识和能力的割裂、书本和社会的割裂……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割裂”。本文从“变‘线性散点’为‘结构呈现’”、“变‘知’‘能’割裂为‘综合考查’”、“变‘专盯课本’为‘放眼社会’”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部分试题编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跨入新课改的时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课改的要求呢?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要使课堂“活”起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使用教材以及运用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下面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  相似文献   

13.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8):34-35
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关注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史和教材史的角度分析改革后的中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特点。这套教材在编订上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方式,且36个主题都是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这三个角度选择的,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而在课文的选择上着重选取本身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整套教材中处处体现着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昌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5.
江远胜 《现代语文》2009,(7):156-157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一方面在对教材的理解上,更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异,更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分析,更强调抽象而忽视情感的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禁锢。同时又由于对教材、教参的过分依赖,不敢也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比较阅读的作品或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生成的相关资料,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苍白和学生视野的狭隘。”而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更是一片迷茫与空白,尽管很多语文教师都在为语文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进行着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或课题研究,或校本教材的编撰,或专题讲座等等,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收效甚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窘境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职业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最后一两年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空前的批评”,其矛头所指是现行语文教材。一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等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其多数篇章的批评都关涉现行语文教材。一是抨击现行语文教材过于意识形态化,过于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二是斥责现行语文教材“变化是空前地慢”,“成了‘废品收购站’”。在相当……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认为,“活”应包括三方面: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之容量不足、题材陈旧、序列不明及典范性欠强等问题,为语文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少慢差费”提供了温床,使学生学习兴趣尽失,整体收效低微。因此,适度增加教材容量,加强系统性与科学性,突出时代性、知识性及趣味性等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自1903年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已有数十种之多。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日起,首当其冲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便必然要把教材的改革视为重要环节。有人认为“用低效率的教材想教出高的质量。简直是带着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20.
始于2004年9月的高中课程改革为高中教材打破“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提供了机遇,各地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编写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教材就有五种。语文学科,我省各高中校或选用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以下简称为“苏教版”),或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三家联合编著的《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