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都福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其最具代表的一个缩影。三坊七巷奇特的建筑"精"髓、浓烈的闽都"气"息及深厚的文化"神"韵,揭示了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和一些名人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从它身上折射出福州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文化性格。通过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诠释、宣传、推介,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与价值认同,激发榕城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动力。  相似文献   

2.
论三坊七巷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都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其最具代表的一个缩影.三坊七巷奇特的建筑"精"髓、浓烈的闽都"气"息及深厚的文化"神"韵,揭示了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和一些名人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阑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从它身上折射出福州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文化性格.通过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诠释、宣传、推介,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与价值认同,激发榕域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动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纯形式美”,即与内容无涉的形式美。中国古代文学的纯形式美是什么呢? 清人姚鼐在《古代辞类纂序目》中指出:“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而遗其粗者。”姚氏将文学的形式要素概括为“格律声色”,一方面要求它服从“神理气味”的需要并为之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  相似文献   

4.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指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藉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唐代文学家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做事成功是由于思考,失败则是由于随意,不经心。他把用心思考提到关系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是不无道理的。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文艺家、科学家在做学问时,都是专心致志、精思苦索到出神、入迷的例子是不少的,至今也被人们传为美谈。如北宋画家李公麟擅长画马。他画的马,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为了画好马,他曾多次到皇帝养马的“骐骥院”去仔细观察。常常是看得出神;别人同他说话,讲了很久,他一句也没有听见。他在画艺上的成就就是从善学精思来的。  相似文献   

7.
《神思》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讲创作论的第一篇。《文心雕龙》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讲文章的巨著。《神思》篇既讲文学的创作论,也讲文章的写作法。全篇主要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主要讲观察事物和酝酿文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即身在野,心在朝廷,这就叫神思。神思就是想像,因为身在江海上,心思可以想到朝廷,很神妙,所以称神恩。怎样神妙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作文时用心用,可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明理,进而有感而发实现自由表达。【导写过程】一、观察知美将全班同学带到教室外,观察体育馆前的一排小叶榕。请学生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一下这种树。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总结并引导:这样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多单调啊!今天,我们要仔细地观察一下这种树,还要欣赏它,让它鲜活起来,让它美起来,这叫“观察知美”。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扩写句子:这是一棵树。小结:我们观察事物首先是用眼睛。用眼睛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刚才我们的扩写内容不少都是视觉印象。除了可以用…  相似文献   

9.
《达生》认为生命是形、精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精两个方面。但在形、神二者中,神重于形,养神重于养形。“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的原因在于“神全”,“神全”则“形全”,可以不受外物伤害而得长生。《达生》篇的生死观、生命观和养生论都与《庄子》内篇不同,而与《管子四篇》相似,是受黄老学派影响的庄子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10.
一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人们认识事物,始于感知。感觉与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结合。感觉与知觉的统一,通称感知,而观察便是感知的持殊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认识事物的知觉过程,由于它是认识之始,所以带有探索性质。现代科学说明: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十之八九主要来自视觉与听觉,旁及触觉与嗅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知识.能力,是指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知识),并  相似文献   

12.
[话题聚焦]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所以状物也是我们经常要写的一类题材。要想把这类作文写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描摹好事物呢?[精段链接]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初写议论文 ,一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思路不难掌握 ,但具体到“分析问题”时往往是罗列材料 ,以例代论 ,论点和论据间缺乏逻辑联系。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开拓分析问题的思路。一、全方位拓展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过程 ,且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普遍联系 ,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 ,对所要阐述的问题进行由此及彼、从点到面、从内部到外部、由本质和非本质、必然和偶然、主要和次要、直接和间接…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格     
教育·人格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王夫之教育使我们能够认识我们必须知道的东西,它教导我们珍贵品德,并养成高尚的品德。──巴贝夫一个人俞是缺乏教育,对于客观事物的特定联系愈是缺乏知识,则他在观察事物时,便愈会驰骋于各式各样的空没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兴趣,词典上把它解释为“喜好的情绪”,心理学上则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和情感联系着的。”可是在我看来,它是———闪亮的火花人的兴趣,就像火花,它常常是因偶然的机缘被偶然的事物所撞击而飞溅、闪耀的。如果时机和环境适当,或者遇到诱导,它就会熊熊燃烧。曾称雄于世界拳坛的美国黑人阿里,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同学去游玩,被小偷偷去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俩又被这个小偷击倒。他哭着跑到体育馆里去找警察。一进体育馆,他就看见几个拳击手在拼命搏击,动作准确,灵活,…  相似文献   

16.
李彦仁 《成才之路》2010,(18):51-51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这一原则性画论对后世作画影响颇深。绘画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以形为基础,但它却不能停止在形上,还必须更进一步追求它的神,如果只是有形没有神,那也就用不着顾恺之所说的"迁想妙得"了,"迁想妙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写形"达到"传神"。对自然界的事物来说,不一定所有的事物统统以形写神就能迁想妙得。例如棱柱、圆柱、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从个人循天道养生的角度,提出了“人其天之继欤”的著名思想,而其中所阐发的“中和养生”思想,更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他指出,人因循上天之道,以便存养其身体,这就是道。董仲舒根据公孙之养气之说“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指出君子无论喜怒忧惧,都必须返回到中,从而达到和、正、意、精的良好养生效果。董仲舒还从意、神、气三者密切关系出发,对于其“养气说”进行了很好的阐发。他又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养生之道进行了充分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李彦景 《成才之路》2014,(35):91-91
正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把小事物写出特点很难,更不要说写得有趣精彩了。但只要想想电视摄影表现小事物的方法,摄影师常利用特写镜头,对小事物快摄慢放。如一朵小花很不起眼,要表现它开放过程更难,但运用特写放大技术,就能将一朵花开放的整个过程维妙维肖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我们常用的精写小事物的方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写小事物,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游戏历久不衰,叫"剪刀·石头·布"。它用手势来定胜负,每个手势之间相互制约。你别小瞧这看似简单的手部游戏,它可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一)剪刀可以剪破布,布可以包住石头,石头可以砸坏剪刀,是这个游戏的规则。每个手势之间没有绝对的胜利者,一个手势在制约着另一个手势时,又被第三个手势制约,这也是自然的定律。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赢家,制约其他所有的事物;也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失败者,总是被制约,没有制约其他事物的时候。举个例子:在一个农田里,蝗虫吃稻谷,青蛙又吃蝗虫,青蛙又被蛇吃,当蛇死了以后,被菌类分解,被分解出来的养分又被稻谷吸收……如此循环,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相似文献   

20.
词语具有准确的意义,也有模糊的意义。准确的词义表明词义反映的事物具有明确的外延,模糊的词义则表现为词义反映的事物无明确的外延边界。例如“帽子”确切地指明一种戴在头上的用品,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帽子是它的外延,别的事物不与它有粘连在一起难以分开的部分。“一元二角”确切地指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元音”则指明一类有特点的最小语音单位。许多表示常见事物,数值的词义都是十分准确的,科学术语也大都是准确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