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钓鱼使用的鱼护是参赛得的奖品——大眼圈网,50克以下的小鱼丢进去可以轻松逃掉。平时钓到小鱼,明知它会逃走也随手丢进鱼护,只图个痛快。看过 2005年第八期《餐鲦出水只有3 秒钟的生命》一文,顿时为已放生的餐鲦生命揪起心来。因我个性稳慢,钓上餐鲦,从它出水到摘鱼下钩都会超过3秒钟,尤其是双钩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钓鱼》2005年第八期登载的一篇文章提出■鲦出水只有3秒钟的生命。对此,我有不同意见:出水的■鲦的确不易存活,但绝不止3秒钟的生命。2003年春天,我在湖北宜昌农村堰塘钓起■鲦,养在木桶里到第二天仍然存活,只因那时不曾注意这个问题而未作记录。今年1月,我在广西南宁纳天湖垂钓,21日下午,阴天,较冷(天气预报8~13℃),只钓得几条■鲦。下午6时收竿,将鱼护连同鱼放入塑料袋中  相似文献   

3.
范精华 《中国钓鱼》2007,(10):28-28
can鲦鱼为淡水里中上层鱼类,个体小,在我国广有出产.通常体长1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30厘米,重可达250克,大的can鲦鱼背脊为墨绿色,煞是可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邢湘臣 《中国钓鱼》2005,(12):36-36
读过2005年第八期《鲎鲦出水只有3秒钟的生命》一文,感到新奇,于是请教上海水产大学几位教授,他们与我有同感。因此查阅有关资料,但关于窒鲦离水后的存活时间确实没有资料。不过从一些实际情况我们了解到,窒鲦离水后的寿命不仅局限于3秒钟内。上海郊区每年冬季干塘时,历时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窒鲦仍在泥上或在车干水的水草中挣扎。  相似文献   

5.
福州火车东站北面山坡上,有个登云水库。水库虽不甚大,但也不小,其积水面积为5平方公里,蓄水量为350万立方米。该水库只养殖少量的黑白鲢鱼,从前遗留下来的鲫、鲤、草等鱼已不多见。惟一野生的是数量极多的[can]鲦鱼。故此,[can]鲦成了这里的主钓鱼种。  相似文献   

6.
读过2005年第八期《(?)鲦出水只有3秒钟的生命》一文,感到新 奇,于是请教上海水产大学几位教授,他们与我有同感。因此 查阅有关资料,但关于(?)鲦离水后的存活时间确实没有资料。不过 从一些实际情况我们了解到,(?)鲦离水后的寿命不仅局限于3秒钟 内。上海郊区每年冬季干塘时,历时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鲦仍在泥上或在车干水的水草中挣扎。 我们已经知道,鱼是靠鱼鳃的呼吸来维持生命的,当鱼鳃在水 中时,每个鳃小片的上下表面都和水接触,鳃腔内的水始终处于流 动状态,从而呼吸得以正常进行。但当鱼离开水后,鳃小叶粘叠在一 起,无法和外界接触,更由于在空气中干燥失水和表面的黏液凝结, 很快就无法交换气体,但鲤鱼、鲫鱼等离水后(尤其在冬季),只要用  相似文献   

7.
[chan]鲦是生活在淡水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能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几十克。[chan]鲦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chan]鲦也像鲫鱼一佯,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江河湖泊、坑堰池塘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是成群结队。大多数玩传统钓法的钓鱼人,是不喜欢[chan]鲦的,因为它闹钩太凶,又不易钓获,实在令人头疼。但它遇到玩台钓的钓鱼人,算是遇到了克星,用台钓拉饵钓[chan]鲦,多的一天能钓获十几斤。真的是钓得手软心跳胳膊酸。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07,(10S):31-33
近几年的鱼不好钓,为了钓鱼,我足迹遍布周围上百公里,多达几十座水库、池塘。不是收费过高就是很少有鱼咬钩,钓上的除了白鲦还是白鲦。[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11):25-25
乱口 浮标大幅度上升.一直升到标身出水,提竿无鱼;急速下挫,标尖看不见了还是空钩,于是有乱口鱼或称乱层鱼,这是竞技钓鱼的说法。休闲钓鱼也有这种情况,但说法变了,这是小鱼闹窝,一群尖嘴鳖鲦。两种说法都对,问题是竞技自命不凡,看不起休闲.称之为乌合之众;休闲反唇相讥,说池塘内竞技钓是动物园打猎,笼里捉鸡的能耐,也就是拿小鱼开心。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第十二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给小鱼一个长大的机会》,老爸看后说:“这几年的鱼是越来越难钓,也越钓越小了。看来,咱们不能光放生小鱼,大点的也得放。再不关心环境,不放生鱼类,将来是无鱼可钓了。”后来,老爸和我订了一个环保垂钓规则:草、鲤鱼0.5千克以下的,鲫鱼50克以下的,鲂鱼0.25千克以下的全部放生;收完竿后要捡拾周围的垃圾;在水位下降期间要捡拾铅坠;带动周围的钓友加入到放生队伍中来;实施无铅垂钓。此规则不用监督,靠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11.
张广文 《垂钓》2007,7(6):21-21
如何将钓上来的鱼放生,是有规则、有技巧的。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得比我们要好。下面我把自己在国外垂钓过程中所了解的放生技巧讲出来,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书生 《中国钓鱼》2007,(11):12-13
[歺又鱼]鲦,鲤形目鲤科鲌亚科属,又名白条、鲦鱼、青背、青鳞子等。一般长70—140毫米,体侧扁,头后背侧轮廓平直,腹侧自胸鳍基部下方至肛门有皮质腹棱;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包食饵可以说是湖北地区的独特钓饵,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地区水面多can鲦鱼而衍生的。特别春末至深秋这段时间,can鲦鱼成群结队像泛滥的蝗灾,令钓者无从下钩。有了包食,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包食钓法一直为湖北地区钓者所垂青。  相似文献   

14.
宿聚生 《垂钓》2007,7(6):10-14
关于小鱼的放生,尽管没有制度的约束,但我们钓鱼人应该给自己一把标尺,这样,我们的钓鱼活动才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庆长假,对于钓鱼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出钓机会,我决定去一处钓鱼人很少涉足的领地——三清湖,要在那里住上七天。三清湖,又名“七一水库”,位于赣东北信江上游,是当地一座大型水库。妻和10岁女儿也吵着要同我一起出钓,我们带上系列钓具便起程了。十月一日晴隐身钓“鱼餐鲦”秋雨过后的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三清湖清澈见底,小鱼餐鲦在水中乱窜。我灵机一动:何不拿出手竿来!于是,挂上蚯蚓,我就和女儿开始钓起“鱼餐鲦”来了。可是,只钓了一会儿功夫,水面的鱼就都不见了。我这才记起曾经在《钓鱼》上看过的一篇文章,叫做《隐身妙法钓“餐鱼…  相似文献   

16.
“刷白鯵”,即钓白鯵。在巴蜀的“钓民”,都叫“刷白鯵”。白鯵,叫鯵鱼,又叫鲦、白鲦。白鯵,体延长,侧扁,个头不大,性情活泼,不怕风浪,善于游窜,喜欢在水面追捕飞虫,追吃小虾、小鱼,比较好钓。在四川的溪、河、池塘、水库里都有它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鱼肉馅锅贴     
痴渔子 《中国钓鱼》2007,(10):89-90
本人虽然早已古稀,身子骨却比一般年轻人还棒。其关键是本人好动,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自从退休后搞得比上班时还忙,忙在"钓鱼"和"吃鱼"上。"鱼"钓多了,怎么办?本人的处理方式是:小鱼放生,大鱼除赠送邻里外便是邀请好友(包括钓友)来我寓所品吃我研制出来的各  相似文献   

18.
张世才 《钓鱼》2008,(3):35-37
白鲦鱼,属小型淡水鱼类。白鲦鱼属鲤科。身体细长,个体不大,最大的约1两左右,银白色,白鲦鱼分布甚广,在我国的池塘、溪流、河川、水库、湖泊等都有它的踪迹。白鲦鱼既多又贪吃,是垂钓爱好者主要猎取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19.
[Can]鲦个体虽小,但繁殖快,一年两次,所以在江河库塘中它的密度最大。正因为此,很多钓友在垂钓大型鱼类中“讨厌”它,千方百计防止它闹钩;但[Can]鲦肉质鲜美,又有一些钓友喜欢钓它。在桂北地区的水库中,到了冬天,只要天气晴好,风平浪静,气温在0℃以上,都可钓到[Can]鲦。其钓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致奎 《钓鱼》2009,(14):1-1
不久前看到一篇介绍钓小白鲦的方法,作者告诉我们用此法一次的钓获量能达五十斤之多。五十来斤哪!我不知道作者那里的白鲦平均有多大(都知道白鲦是一种小鱼),也不知道该钓友的失钩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