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国内文艺学研究集中在"文学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受到重视"、"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趋于热烈"、"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进一步深化"、"文学理论教材改革引起注意"、"关于审美主义的社会批判的误区和消费社会的美学评价"、"文化研究向个案研究推进"等方面,它们共同组成了2006年的文艺学热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文艺学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不少学者对这30年文艺学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在这样一个大的学术背景下,怎样评价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的成就与局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有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代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困局与思路是什么等成为本年度讨论的话题。从研究领域看,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受到重视,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和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讨论走向深化,关于文学的形式、叙事方面的讨论趋于热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一书,采用历史研究法和社会学研究法,对深受政治影响的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文学教学的发展作了论述。从中既展现出了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大的社会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出了文艺学与文学教学发展情况以及一些文学教学法专家的理论。同时,该书在蝙写内容的组织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其呈现的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艺学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忽视"三创"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的理论性,忽视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实践;重视专业教学,忽视就业选择等缺憾。因此,应该加强素质教育,教育者本身素质或者教育者是否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开展,而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导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培养各种基本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三创"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透视纵向发展与透视横向开拓两者交叉结合的视角,全面鸟瞰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概貌。文章着重介绍和评价了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从立项缘起、既得成果等诸多方面评述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活动;从系列著述问世、多方开拓学术课题等诸多方面评价了研究成果,并评介了研究方法;同时展望了研究的美好前景。其间不乏学术创见,对民间文艺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艺学的发展由来已久,我国文艺学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过了古典文艺学时期、古典与现代文艺学过渡时期、现代文艺学时期、文艺学融合与多元化时期。文艺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民间文化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当代文艺学趋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新时期,对文艺学的发展和变迁进行回顾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于自然界,同时也发生于精神领域,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一书,试图从一个新的维度,思考精神与生态,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他对现代性的反思,“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再探讨,以及人类价值的重估与艺术本质的发现,无疑有着积极意义。生态文艺不的创立不仅为生态学注入了人文内涵,而且为文学艺术的研究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与文学现实发生了脱节和疏离,因而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文艺学为有效克服危机,摆脱当前的困境局面,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指导,以新时期下形成的文学理论作为基础,并对中国古代及西方文学理论中具有发展性的部分进行借鉴,在不断结合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在促进新时期文艺学打造深厚现实基础的同时,使文学及文艺学达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高度,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西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领袖阿尔都塞认为,人是意识形态的动物,他主张一种“大意识形态”观念。依此,文学等社会意识形式,都是意识形态化的产物。中国和西方文学的历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作为理论形态的文艺学,因其观念性、理论性的本性,和它对文学活动具有的阐释、批评、指导的特殊功能,使它同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相互亲和性,故文艺学的意识形态化会相对更加严重。中国现代文艺学的意识形态化,以梁启超的“三界革命”开其端,后历经四个里程碑,至文化大革命达于顶峰。其演进历程,给当代现实的文艺学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式教学模式中,文艺学系列课程以“对话”为主旋律,在师生之间、学科之间、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启迪学生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1.
塔尔图符号学派代表洛特曼理论的研究热度、理论认同度与苏俄文论的沿革变迁同型同构。其理论从冷遇排挤到目前占据"文化语法"高位,代表了形式诗学,意图在历史诗学根基牢固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诗学的努力由排斥到认同的过程,同时,也代表了结构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形式研究与内容研究融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贯通的研究范式为文艺学发展、拓展理论空间的摸索过程。洛特曼理论在本土的广泛传播,标志着当前俄国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式已突破"独白主义",摒弃门户之见,由同一性思维模式进度为差异性思维范式,呈现出各类文论流脉兼收并蓄、多元开放的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涵义、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对传统艺术美学概念的颠覆为我们勾勒出20世纪初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俄国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诗学理论,开辟了新的诗学研究领域,初步建立起现代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的基座长期以来安放在认识论上,故而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认识就自然会产生出文学本质论及其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学也就成为人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从而忽略了人类主体的心理精神需求及其需求的表达和满足与客体对象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之间所建立起的价值关系及其文学价值意义。因而文学理论体系的基座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论上,应该重构文学价值论基座而使文学理论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论的终结和现代文论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革命的发难章为标志,正式宣告了中国古典学理论的终结和现代学理论的兴起。古典的和现代的称谓,不仅是一个时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二在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理论形态上的区别。这是中国现代学理论在质上的变化和飞跃,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古代诗文理论是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对中原文论认同过程中自觉总结文学创作规律的产物。它在表现形式及其内容上,都表现出对中原文论的认同和接受。其主要表现为文论写作表现形式的借鉴、云南古代诗文理论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文学本质论的同一性以及对“养气”说的接受。云南古代文论对中原文论的接受主要是由中原文化对云南边地文化的影响、云南对中原文化的汲萃及云南古典诗文创作的繁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学理论聚焦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以"美人之美"为宗旨,以跨学科的、开放的、动态的视野挑战普适性文学理论,注重多元性、差异性和不可规约性。进一步阐述民族文学理论的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既把握各民族文学的共性,也注重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认为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独特性是其主要出发点;同时,民族文学理论是跨学科的,要求研究者立足于文学学科,以宏阔的视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扬弃传统、广泛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文艺思想,在对话中前进、发展的过程。它始于五四运动前后,加速于改革开放时期。对这两个时期文艺思想的引进、创新加以梳理,总结其正误得失,无疑有利于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从整体上来说,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主体性"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主体性的若隐若现、主体性的凸显张扬和主体性的扩展超越.主体性在主体闻性的讨论中进一步延伸.关乎人及人的活动的主体性研究可以加深文学理论的深度感并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新时期的审美文论是对传统认识论文论的丰富和发展,是认识论文论的新阶段,但它没有脱离哲学认识论的基础,有着不可避免的缺憾。实践是感性的,在突出主体论和人类学本体论的文论语境中,实践论不是认识论的附庸,也可以不作为认识—实践关系的一维,而只作为本体论的存在。审美体验论的提出,为实践论文论的存在和发展拓开了新径。世界—作家—文本—读者是一个系统,对作为个体的作家和读者体验的强调,是实践文论发展的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建构当下中国文论必不可少的一种参照视域。作为一种能够始终面对问题的实践性话语,对主体性的张扬、对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强调是其文论的最大特色。怎样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质素,怎样在新的语境下增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阐释力和回应权,以利于我们的文论建设?是我们应该思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