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称标准)中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的常用逻辑用语对于广大的高中教师来说,虽然未系统学过,但有所了解,感觉不难[1].标准中对于常用逻辑用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命题及其关系;(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3)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2].对于(1)、(2)两点,在现行的高中教材中也有这些内容,而对于第(3)点,可能会觉得生疏些.在数理逻辑中,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属于一阶逻辑的内容.全称量词对应于日常语言中的“一切”、“所有的”、“任意的”等词,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对应于日常语言中的“存在着”、“有一个”、“至少有一个”等…  相似文献   

2.
谈新课程中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高中数学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除了以往的"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之外,还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对于这部分新增内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通过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使学生能“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常用逻辑用语这部分内容由“命题及其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三部分组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错误,现整理出来,与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4.
逻辑与解题     
新课标中,增加了《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分别约为8课时和10课时.常用逻辑用语包含:命题及其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等三个部分的内容;推理与证明包含: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文化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可以说,这对于学生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正确推理与证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新增了全称量词“ ”和存在量词“ ”,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6.
活用真值表     
刘晓东 《中学数学研究》2009,(4):F0003-F0004
新课程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中,以表的形式给出了四种命题真假性的关系即表1;在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中,也可将复合命题与构成它的简单命题真值之间对应关系,用表的形式列出即表2,我们把表1、表2称为命题的真值表.列出真值表,是数理逻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在解题中有着独特的应用,本文就此做简单探究.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2—1》(人教社A版)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P2)中对“命题”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按照这一定义,要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逻辑用语中含量词命题的真假判断,结合具体函数的性质,将函数中含量词命题进行合理转化,化归为函数的最值关系或值域关系问题,并得到关于函数中含量词问题转化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新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新增了全称量词" "和存在量词" ",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从以前的“简易逻辑”(人教版)或“逻辑初步”(北师大版)到现在的“常用逻辑用语”(新课标).从标题上来看就体现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观点.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注意引导学生在使用常用逻辑用语的过程中,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新教材选修1-1中,增加了“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节,其中出现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这两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错,下面通过几个方面对这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辨析.  相似文献   

12.
量词,出现在苏教版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中,我们知道,含量词的数学问题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问题,还涉及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含量词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中,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增加、删除和章节顺序调整。本文对变化大的部分“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做课标定位分析,参照生本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生本教育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苏教版教材在"选修1-1"和"选修2-1"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中,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命题的否定的概念:设p是一个命题,对命题p进行否定而成的新命题.在逻辑中常用"非"来表示,即命题"非p",可记作"乛p",连接词"乛"表示命题的否定.命题p与其否定乛p的真值关系如下:若p为真,则乛p为假;若p为假,则乛p为真.由于逻辑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自然语言有些差异,并  相似文献   

15.
程玉林 《家教世界》2013,(6):139-140
学习一些常用逻辑用语,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合理论证数学结论,准确表达数学内容。在本文中笔者浅析常用逻辑用语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一、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概念;二、"或""且""非"的逻辑意义与日常用语的区别;三、"或""且"否定的区别;四、多角度用定义法判定充分与必要条件;五、充要条件判定中渗透等价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高考中,有关常用逻辑用语的试题是以考查基本概念、性质与其它知识相结合为主的客观题出现.这类试题难度低,重基础,只要在学习中夯实基础,把握逻辑联结词的含义、充要条件的意义、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定义、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针对不同试题的考查形式,应用不同的求解策略,就能适应高考的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新教材中添加了“简易逻辑”板块,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在对命题进行否定时,忽略了其中的“量词”,产生了某些认识上的偏差.下面将针对“命题的否定”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中教材中的“常用逻辑用语”,内容虽然不多,却给未系统学过逻辑知识的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常产生一些疑惑.本文试从开语句与量词入手,对这些困惑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9.
T(指教师,下同):学过“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知识,同学们认识了命题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强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清楚的问题,现在拿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材[1]及各种教辅书中出现的一些关于"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假言命题的否命题"的问题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将拟文浅析之.1.带有副词"一定"的命题之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