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这在网络教育中表现得尤为彰目。网络教育在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不少新技术的同时,对受教育者人文关怀的缺乏也日渐显现出来,而这有悖于网络教育的初衷。本文在指出网络教育种种人文缺失的现象之后,剖析出其深层根源在于网络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并不仅限于网络教育,但对网络教育的发展却构成重大阻碍。要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必须注重这一领域中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相似文献   

2.
在蒋文野(1985)、周远富(1998)、廖序东(1999)、刘昌海(2001)等学者的研究背景下,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马氏文通》在修辞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马氏在微观修辞学领域主要涉及了字的运用、语音节奏的协调、句式的选用;在理论修辞学领域涉及了辞格研究;在应用修辞学领域涉及了语体风格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科学史上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源于科学,但是又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从本质上看,科学主义不但不符合科学精神,而且与科学精神相抵触。弄清它们的本质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克服极端科学主义的缺陷,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事业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迷信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倾向。因此,揭示这一倾向的实质和表现并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是研究的人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由于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因此心理学研究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保留人科学取向,在新的科学视野中体现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本质;同时又在新的人视野中追求科学的价值,实现人类的幸福。最终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科学主义和人主义的结合,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谭海燕 《文教资料》2007,(32):62-65
科学关注的是事实,是规律,是一般。以此为指导的教学方法,由于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消失,个性的泯灭,道德的滑坡。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的反思,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这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学、"再概念化"学派、"合作教育学"中得到了深刻反映。真正的教学方法应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共同指导下来构建。  相似文献   

7.
科学主义和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了两种关乎自身的相反的思潮——科学主义和反科学思潮、科学主义的精髓在于它提倡和推崇一种在科学中孕育出来的科学精神。这是一种实事求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与此相反,一种来自宗教、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反科学思潮也同时在公众中弥漫开来。这种思潮以非理性的、怀疑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精神为底蕴,以大规模的公众运动为形式,历数科学的种种问题和过失。主张人们放弃科学,回归自然。文章认为,科学主义所提倡的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推动了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持续繁荣;反科学思潮的兴起,不利于科学的进步,但其所揭示的深刻的问题,又值得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学家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题中之义。我国高校的哲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倾向严重存在。这种倾向既存在于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也存在于哲学教学过程及教学环节中。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哲学教育应从单纯的科学知识传授转变为人文精神的传扬。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想 ,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迷信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在这种思潮影响下 ,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倾向。因此 ,揭示这一倾向的实质和表现并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在教育研究中有利有弊.面对复杂而多元的教育现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相互融合,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的精髓和本质.  相似文献   

11.
《夕阳》是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的短篇杰作,宏观修辞与微观修辞的完美统一是《夕阳》的成功所在。在儿童视角这一宏观修辞下巧妙地使用隐喻、意象、反复等微观修辞手法,而每一修辞的功用又起到一箭双雕,甚至一箭多雕的叙事效果,使有限的叙事空间孕育无限的叙事魅力,使小说极具阅读赏析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当代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杨东平周谷平科学的发展和传播,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始料不及的后果和变异。对科学的认识从没有象今天这样错综复杂、尖锐对立。对科学的迷信和科学主义(或曰唯科学主义)的产生,导致了人类精神文化的深刻变异。科学...  相似文献   

13.
高军 《现代语文》2007,(4):61-62
一 "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除了在宏观的修辞交际规律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外,在微观的话语组织及其评价原则层次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汝东先生提出的修辞的四个微观原则,即"正确""准确""适切"和"恰切".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是西方社会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对立文化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存在、两种文化的哲学根源、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释,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清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析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张斌贤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一直是我国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士所努力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虽从未对“科学化”的内涵作过明确的界定,但几乎“约定俗成”的认识无非是两个方面:或是把科学化等同于科学体系,因而,科...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和文化孕育并滋养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但科学的极度膨胀异化出的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导致了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和人文教育式微,也使人类自身失落了其理想和精神家园.21世纪的现代大学应努力秉承、发展和弘扬兼容并蓄、追寻自由等人文精神传统,积极担当起在这个忧虑和希望参半的新时代里给予人类以信心和能力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哲学中理智主义传统影响的结果,它以唯科学主义为主要特征,将研究对象客观化,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上推崇实验法,强调定量化研究,力图将心理学建成一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8.
本从修辞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语言性和学性、交叉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辩明修辞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独立的、关于语用效果即属于言语的语言学。相应地,修辞学可分为三六种部类;普遍修辞学和具体修辞学、宏观修辞学和微观修辞学、描写修辞学和认识修辞学。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科学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科学观、哲学观、价值观三个层面上.因此,需要厘清科学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进而科学地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中科学与人文、学习方式与学习观念、教育功利性与主体享受的矛盾,使研究性学习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主义是一种视科学为唯一与最高标准的社会思潮.其偏颇引起了人文学界的广泛批评.科学主义必须得到纠正,同时在中国又要防止出现非科学主义的另一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