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最主要的网络舆论策源地。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新浪微博一度因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网络欺诈泛滥而成为我国新媒体管理的重灾区。从2011年起,政府对新浪微博的管理出现新的变化。政务微博的崛起、媒体及媒体人微博的规范、公权力依法对微博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干预和管理,这一系列管理措施背后透露的是政府职能部门依据资本性质对社交媒体"制播分离"的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民间公益缺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到来进一步推动官办公益向民间公益,机构公益向人人公益转型,互联网颠覆计划慈善的旧思维,从慈善理念、参与形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腾讯公益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的发展推动了网络虚拟空间可见性的建构与权力规训。微博以个人主页为基础,通过提供一系列提升可见性的途径来换取用户的可见性权利与人脉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力图打造基于网络的虚拟公共空间,其实质则是权力对虚拟空间开展规训的全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We Media)已经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之一,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其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越来越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更是表现出对自媒体应用自如,人际关系的交往与发展也基本都是通过自媒体来完成,对自媒体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本文以微博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情况分析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社交方式的影响,进而得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交的利弊,以及在其影响下大学生行为方式、媒介素养以及价值观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用户量增长迅猛,这些平台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们在新闻的传播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多的不同点,新闻在这些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也有着新的特点。研究这些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些媒体。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人际传播活动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媒介的发展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用户在通过社交媒体开展传播交流活动时展现出一些与以往线下人际传播相异的特点.本文主要以微信为例来研究网络人际传播的具体表现和存在的弊端.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了解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人际传播的便利性,也应该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辩证地看待这种传播活动并对它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的审丑行为,并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在设置议程、建构公共话语空间、造就"乌合之众"三方面对审丑行为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大众应提高媒介素养,做到理性审丑。  相似文献   

9.
马妍妍 《新闻世界》2013,(5):185-187
"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最早由Donald Horton和Richard Wohl提出,旨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特点,并试图解释其与一般的社会互动之间的差异。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建构社交媒体的"准社会互动"形式,得出新浪微博用在场感、参与感、熟悉感和仪式感来达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社会化网络的内容及影响力在文化产业市场上的蓬勃发展,跨媒体传播成为各大IP在策划、开发、制作、上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围绕着IP产业链,粉丝经济逐渐成为IP跨媒体传播中的中坚力量,助力IP发展成熟.那么,如何形成粉丝经济,如何在跨媒体传播中使粉丝经济达到叠加效果,本文将以2017年现象级IP文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分析跨媒体传播中粉丝经济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庄瑜虹 《新闻世界》2013,(4):119-120
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习惯的生活和增权方式。各种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媒体得以更全面的展现,各类社会问题引起热心网友的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本文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分析网络社交媒体如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振声 《新闻大学》2013,(1):119-129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兴起,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大学生微博用户为主体,通过文献梳理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微博依赖测度标准与微博使用的主要媒介需求.后期通过定量调查结,分析发现微博依赖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便捷的媒介接触促进了微博依赖的形成;微博依赖既是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的传播随新媒体技术迭代升级呈现出巨大变革,打破了健康传播倚重传统媒体的格局,健康信息传播由以精英主导的单向度线性传播模式转向双向交互模式。传统媒体中健康传播日渐式微,社交媒体获知健康信息趋向常态化。社交媒体语境下,健康信息传播中数字代际鸿沟、健康信息谣言频发、严肃议题软化等现存问题不容忽视。规范社交媒体对健康信息的传播,无疑是亟须回应的重要现实议题。本文旨在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事件的梳理,找寻社交媒体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利用社交媒体传递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4.
VKontakte(以下简称"VK"),在俄罗斯家喻户晓,是俄罗斯地区最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网站成立于2006年10月,在2007年7月份已获得了百万用户,①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2018年活跃用户数量为9700万,活跃社群为500万。  相似文献   

15.
李轶凡 《新闻世界》2014,(7):152-153
从2010年开始,《纽约时报》就领悟到社交媒体将是未来报道内容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也将是未来和客户互动最重要的渠道,甚至还是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来源。它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账号,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为其新闻内容生产、新闻传播、开拓市场以及维系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鉴学习动机理论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访谈结果,构建高校学生社交媒体交互学习意愿的动机模型,以微博平台开展应用型课程交互学习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动机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其信息性动机、工具性动机、娱乐性动机、社会认同与高校学生社交媒体平台交互学习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阮璞 《今传媒》2011,(12):93-94
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碎片化、互动性强的特点为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新周刊》为例分析纸质媒体在微博平台中具有传播优势和面临的竞争无序、内容碎片和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等问题,认为纸媒微博的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营利模式,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以促使纸媒微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宇 《传媒》2014,(18)
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电视的传播形态,也影响着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方式。电视最初的意义在于休闲,人们在电视节目中找到类似于看演出、观比赛、读小说或听收音机的乐趣,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交流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观看电视节目后必然会有分享的冲动,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条件。可以说,传统电视与社交媒体之间具有一种天生的内在关联和互惠关系。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3年公布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苏燕 《出版广角》2016,(22):69-71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作为社交化媒体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明星微博被众多商家看好,成为一个全新的广告推广平台.文章从微博、微博广告、明星微博等相关概念入手,分析明星微博的广告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自媒体时代明星微博广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元元 《新闻传播》2022,(16):52-54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胡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在新疆及兵团的传承与发展,新时代要传承与发展胡杨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指引以筑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胡杨精神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出现了单向性、浅显化、传播不平衡的问题,社交媒体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为胡杨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基于此,文章从传播主体UGC+PGC融合、传播内容多元表达、传播方式与新技术结合以及圈层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