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网络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冲  张丰 《新闻界》2008,(6):68-69
本文以互联网这个新媒体为研究视角,分析其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探讨当代大学生新的消费特征,为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发展大学生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目前拥有受众最广的媒体,扮演着"信息"甚或"舆论""把关人"的角色,对当代消费思潮形成和社会消费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我们可以按商品的一般销售流程,把电视媒介对受众消费示范功能的实现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消费在当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重要,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消费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深入到物质消费领域,也深入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作为精神文化消费最主要途径的媒介消费也被打上了消费社会的烙印.伴随着传媒产业市场化变革,受众逐渐被视为市场中的商品"消费者","受众即消费者"的受众观也在学界一度盛行起来.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受众即消费者"的受众观.那么,消费经济时代的到来究竟带来了哪些变革,受众在消费社会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4.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得人的消费行为和生活发生了转变,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关系转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转变,即从最初的"人役物"转变为如今的"物役人".物对人的捆绑成为消费社会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一方面它代表着物的丰盛,人对物的依附,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严峻的问题,即商品符号对人的绑架操纵.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作为后发式国家,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符号操纵现象的探究分析,将有助于建立一个较为不同的消费社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段的特殊心理特征,决定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表现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同媛 《青年记者》2016,(11):95-96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消费行为的改变,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网络购物,每年的11月11日更是被称为“网络购物节”,创造出不断刷新的网络消费纪录..在“互联网+”时代,电视艺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在2015年“双十一”前夜为大众呈现了新的艺术形式——网络购物电视晚会,据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的数据,湖南卫视“天猫双十一狂欢夜”晚会收视率高达28.3866%,而据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天猫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11日0时12分28秒,天猫网络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达912.17亿元人民币,创造了新的纪录.此次网络购物电视晚会非常值得研究和进一步思考,结合“互联网+”的形态演进和时代背景,分析网络消费与电视艺术的狂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心已经逐步由生产转向消费,走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时代,大众传媒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大众传媒制造消费需求、诱导消费行为、引导消费心理等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提出通过批判性识读教育和建设性使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抵御大众传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迟玉斌 《大观周刊》2010,(37):177-17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对城市整体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对我国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实际调查,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征,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模式。研究证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群体自身的特点赞成的,并不完全受所在地区消费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宁馨怡 《新闻世界》2014,(8):240-24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因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的心理特征,呈现出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试图呈现出大学生这一群体关于期刊消费的现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结合市面上的一些杂志,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女性对于化妆品的消费或购买行为几乎一生都在进行.面对林林总总的化妆品广告,女性的"心理意识是否"会受到影响?这种心理影响又是如何作用于消费行为?本文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林赛和诺曼的"情绪唤醒模式",分别从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化妆品广告对于女性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化妆品广告中的"情绪唤醒模式"对于现代女性形成以平衡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资料显示,70%的社会购买力掌握在女性手中,女性购车族已经悄然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汽车消费"她"时代已经悄然形成.如要掌控女性汽车消费市场,必先洞察时代女性的消费心理,把准女性的消费脉搏.本文以调查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为基础,从女性购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出发,并从4P视角提出精准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如今,随处可见的校园广告、网络广告等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中,并在无形中对他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西安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学校为维度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划分,从大学生消费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从大学生对广告的接触、记忆、理解、态度和行为五个方面逐步深入,分析广告传播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并继报纸、广播、电视传媒之后成为"第四媒介".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网络世界活动主体,互联网影响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在给大学生群体带来更多体验的同时,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大学生的互联...  相似文献   

15.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手机报消费行为有其独特特点。这些消费特点的形成与手机报的区域差异、大学生受众本身以及手机报硬件和软件的特性这三方面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王淑娟 《传媒》2010,(6):74-75
农村广告市场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农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是指导广告创意的关键.针对农村市场的广告创意,应该在诉求方式、广告内容、广告形象代言人选择、广告语言以及广告媒体等方面贴近受众,适应受众的需求.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很多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然而一、二线大中城市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容量已基本饱和,此时拥有近十亿人口的农村市场逐渐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农村建设发展投资的大力支持,将会使农村经济获得更快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迅速增强,农村市场从规模到质量都逐渐成为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相似文献   

17.
由资本、媒介与受众共同促成的"狂欢"已经脱离了偶然性、对物理空间依赖的特点,呈现出日常化、生活化和消费至上的规律性。因此,"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不断为媒介与资本收编,逐渐演化成"资本—媒介—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托,就当前的媒介生态图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狂欢作为受众主体性的体现,已经在资本与媒体的合谋下演变为消费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狂欢"即是消费。  相似文献   

18.
刘玉娇 《视听》2022,(3):144-146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情感消费、从众消费和狂热消费的特征,消费动机包括无条件支持、参与式造星、使用与满足的情感因素.但粉丝群体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青少年消费观的形成和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规范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引导粉丝经济正向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偶像、粉丝多管...  相似文献   

19.
杜娟 《出版广角》2015,(9):98-99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消费行为,给现代营销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辐射到图书营销领域也引发诸多变革,开启了图书营销的新视界.社交媒体让"圈子营销"无所不在,微店售书实现"我的消费,我做主",微店连锁将创建图书销售的全渠道格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形态,研究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对推动移动信息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信息人是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对移动团购APP信息采纳态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信息采纳态度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移动环境下用户信息消费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APP软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