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职能是大学分类的重要依据。国内外依据不同标准提出了多种大学分类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我国国情。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和服务范围,按照高校服务的行业数量、区域大小两个维度,可以将大学划分为行业研究型、综合研究型、区域行业型、区域综合型、城市行业型、城市特色型9种类别。建设城市特色型大学,服务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也有所区别,而目前对实践教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使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内容以及改革途径,提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因此培养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好的毕业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首要任务。实践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策略是: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根本途径;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保障;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必经之路;建立问责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教学管理与教学监控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强有力综合保障。  相似文献   

4.
5.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要求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要:当前,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预示着未来这一领域急需一大批人才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照搬传统模式、精通地方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只有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打造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探讨了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着重讨论了“理论+实践+技能”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和意义,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目标。产学研模式强调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者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本文旨在探索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层法治人才是具备基层法治实践工作胜任力的专业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毕业生的职业走向、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导向等因素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致力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基层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结合承德及周边区域市场需求,探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翻译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5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进行面向需求的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逻辑路线分析,对2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面向社会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范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对30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案例,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范式.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德 《教育探索》2008,(11):40-4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应做好以下工作: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务实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改革实践教学,着力解决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开展院企合作,积极寻求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蔡昭权  胡松 《惠州学院学报》2015,35(1):94-98,108
协同创新教育改革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契机。现实中,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短板"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协同意识,相关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尚未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应采取创新协同理念,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巩固与完善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协调相关部门的互动配合,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等策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文理学院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统筹为指导,通过发展应用型专业、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五大"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7,(6):59-6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而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构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教学基地,每年可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技术型和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影响着人才与时代需求的接轨,需要在教学体系配置的合理性,经贸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等方面,构建新的解决办法,形成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关涉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本文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共生逻辑,并通过构建学校与企业的互惠性共生关联、教师与学生的互促性共生关联、科研与教学的互补性共生关联、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共生关联,有效提升了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