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这场旨在反对封建压迫、农奴制剥削,乃至整个封建农奴制度的起义,历时二载、声势浩大、威震全国。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震撼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这次起义虽然失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四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大好。六月六日,英、美联军成功的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六月二十三日,苏联红军为配合西线战场,提前发动了强大的夏季攻势、在德国中央集团军中间撕开了一个大缺口;七月四日,苏军越过一九三  相似文献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革命的重要性,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随即,广西的左江和右江地区也掀起了革命的风暴。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创立了红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同志发动和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广西革命斗争灿烂的一页。但是,龙州起义没有取得胜利,3月18日,红八军退出了龙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构成:1.采取孤军南下,没有联合当地的农民运动,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2.对开展土地革命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农民武装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决策产生错误,没有开创深厚的武装斗争基础.  相似文献   

5.
1857年起义失败的原因曾激动了英国和印度的历史家们。英国早期的历史家强调起义军方面失败是因为他们组织得不好,团结得不好,不能提供有效的军事领导。印度的历史家们进一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把失败与印度起义军领导的性质联系起来,指出它是落后和封建的。某些印度历史家们,根据对于当时印度领导的有理由的批评,倾向于否认起义的民族性质,他们甚至以教条的和非历史的字眼,作出对于起义领袖的批评。给印度政府撰写最新的官方关于1857年起义历史的申博士,和最先接受这同一任务而后来又自己另写了一本书的马朱姆达博士,都不同程度的强调说明起义领袖们的动机,没有一个是出自纯粹的爱国,而是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以黄明堂为首发动的河口起义,是孙中山领导十次武装起义之一。起义军攻占河口后,分兵两路出击,进展顺利,声势浩大,震撼中国西南半壁江山,影响深远。后来由于义军力量单薄,敌人强悍,法国殖民主义破坏,粮饷不济等原因而未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现象入手,借鉴系统论、博弈论、应变论等当代理论思想,运用分析、对比和归纳等方法,从指导思想、军事斗争、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力量对比等五个方面,探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症结,为分析研究太平天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提供些许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详实的历史资料,从“天时”不利、“地利”不备、“人和”欠缺三方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1928年爆发于阜阳的“四九”起义失败的原因及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黄明堂为首发动的河口起义 ,是孙中山领导十次武装起义之一。起义军攻占河口后 ,分兵两路出击 ,进展顺利 ,声势浩大 ,震撼中国西南半壁江山 ,影响深远。后来由于义军力量单薄 ,敌人强悍 ,法国殖民主义者破坏 ,粮饷不济等原因而未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新军与会党是革命党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所依赖的两支基本力量,这两支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始终没能整合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反清武装。钦廉防城起义是同盟会联合新军与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的首次尝试,因同盟会缺乏居中协调的经验,新军与会党在起义中没有坦诚相待,没能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合作最终失败。新军与会党在革命理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如果不积极加以引导、协调,很难组合成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相似文献   

1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伴随着巾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巾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一些开明官僚的支持下,组织学会,出版报刊,发动了戊戌变法,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训练陆海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政策法令,推动中国资  相似文献   

12.
镇南关起义具有三大特点。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费的困顿,军械的缺乏与供给不足,起义军人数的有限且缺乏响应力量,孙中山过于寄希望于会党的力量和清军的反正而不注重自身武装力量的建设,起义军缺乏有效的组织以及法国越南当局态度的改变,等等。镇南关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重挫了清军的锐气,震动了清廷上下,另一方面扩大了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坚定了革命党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高考复习资料中涉及到民族解放运动史都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相似文献   

14.
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在何时何地失败,目前党史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一般党史书上只说,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途中于1927年10月初“在潮汕地区失败”。这种说法,虽大致正确,但毕竟有些含糊,具体的时间、地点都不明确。笔者接触到一些资料,想就此问题说明如下:要了解南昌起义的失败,必须先提及起义军长驱南下进入广东后的两次分兵。这两次分兵,一次是在大埔县三河坝,决定由朱德率第二十五师(约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距今已90多年,在这个时候纪念和总结这个伟大的革命具有特别的意义.辛亥革命打倒了封建皇,却未能使中国繁荣富强,因为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未能实现,惟其如此,才有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是沙皇俄国一次深刻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摧毁村社制度,建立真正的私有权,发展农业资本主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最终仍未逃脱失败的命运。文章试从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农民的抵制、上层反对派的阻力等方面,来探究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过于弱小,而封建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最终导致变法运动流产。维新派与封建保守势力的斗争基本上发生在封建王朝的体制内,这也契合戊戌变法运动自上而下的特征。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改良运动,必须经过与其他改良或改革运动相同的步骤,那就是对现有权力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本讲座所要探讨的问题正是在重新分配权力与利益的过程中维新派与封建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对戊戌变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主要不在司马光等人的反对,而是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走了样。青苗法意在解决百姓生活困难,但实施中由于变相提高利率,结果变成了高利贷;免役法意在免去百姓的差役之苦,由于实施中任意提高免役钱数额和民户出钱的等第,结果变成了聚敛;市易法意在平抑物价,而实施的结果是政府垄断市场;保甲法意在加强治安和御改力量,由于组织和训练不当,百姓亦不胜其扰。因此,对王安石变法,不能单从理论上去分析,还要从实践中去审视。  相似文献   

19.
1915年12月洪宪帝制的"闹剧"开演不久,便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草草收场。洪宪帝制之所以迅速失败,从政治上来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反对的结果,也是袁世凯部署离心和西南地方实力派发动护国战争的产物。当然财政上的困难,外交上的孤立也是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竟被中国最为腐败的清王朝镇压了。这曾让许多人不愿接受。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可是清末地主阶级不是更落后吗?但地主阶级毕竟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拥有文化和文化者,毕竟有了较起义者高明一些的政策和策略。太平天国的人口甚众,但却没有这一切。他们的确太穷苦了,穷得没有了战胜罪恶,没落王朝的思想武器,终于又重演了一次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