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双重属性。基于"高等教育"的共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都应当具有"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个性,高职院校应当突出"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高职精神属于大学精神的范畴,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职业精神、技术精神是高职精神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不失共性的"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高职院校才可保证其不失"高等教育性";不失"职业精神"和"技术精神",才可保证其不失"职业技术教育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完美人格。高职语文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在兼顾应用性的同时,尤其要凸现人文教育,高职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而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厂中校"、"校中厂"、"合作经营"等模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办学机制,拓宽校企合作渠道,营造了企业文化与学院文化相互交融,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施养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培养问题,高职大学生"三创"能力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当前存在一些影响高职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的因素,高职院校可在开放式办学模式下,将"三创"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校企人员"互聘共培"工程,发挥"师导生创"的引导作用,与企业共建研发创新平台,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与校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主要体现在人才的高素质、高技能。而高素质高技能的内涵是指学生具备符合"时代水平"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时代水平"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不断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历史任务决定的。高职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符合"时代水平"。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与时代同步,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职教育才会可持续的发展,高职教育"高等性"才能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6.
里勇  宫麟丰  胡雪飞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89-91,102
在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职"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内在契合性。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既是高职特色文化发展的出路,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出路。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策略在于理念转变、用好载体、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目前我国高端技能型人才还很缺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政府参与、高职院校和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合作,才能形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促进企业"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有力推手。高职院校重点应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企业三方面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并应注重机制与组织结构的创新、重视企业CIO管理体系的建设,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企业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发展的"结对子"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对子"教学模式,即"一位专业教师+一位专业工程师"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使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学习、动态更新专业知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更具生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结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结对子"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分析了该模式取得成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即"三生教育",作为云南素质教育创新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举措,高职院校"三生教育"应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点。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体验;从活动环境的企业性,决定"三生教育"应着眼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渗入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三生教育"的开展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适应这种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和所处环境入手,将"订单式"培养理念深入人心,使"订单式"培养被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所接受。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在"订单式"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如何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影响面而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此推动"订单式"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要具有本身的严密性、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技能竞赛也会给高职教育以有益启示,高职教育才会办出特色,彰显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融合是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在需要。校企文化融合具有文化共性、主体共通、利益共赢和发展共需等前提和基础,因此文化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促进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可以探索"一体两化"的融合策略,"一体"即构建双主体式的校企共同体,"两化"即促进学校文化企业化和企业文化教育化。"一体两化"是"一体两翼"的整体关系,促进校企文化从共融到共荣。  相似文献   

14.
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对接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转型期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对于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企业文化的解构与重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路径选择等维度的探讨,提出了在双向互动、整合优化的原则下,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解构和重构的基础上,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姓"高",也姓"职"的特色,从而构建富含企业文化元素、特色鲜明、品位独特、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高职教育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从企业利益出发,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企业建立全面的融合式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化工行业大发展对化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职化工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和发展,"校企合作"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在构建了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关系模型图的基础上,提出合作主体的多元性,从政府、化工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导作用、社会思想观念、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企业的责任感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郑小明 《文教资料》2010,(17):237-238
本文针对当前人们对高职"校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理解,分别从合法性、合理性和主体性等三个方面对高职"校本课程标准"进行了论述,认为高职"校本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适应发展需要,在学院层面构建的课程标准体系,其制定与实施要充分调动和保护政府、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办好高职教育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只有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与产业对接、与企业融合、与经济结合"的服务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坐在家里获取知识成为现实,图书馆馆藏资料的多少已不再是竞争的决定因素,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破除陈旧的理念,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有优越的阅读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成为具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力结构适应岗位要求,素质结构满足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双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企业属性和职业教育"双环境"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