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语流散型和英语聚集型是汉英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质。本文以此为翻译理据,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尝试对具有典型流散型结构的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进行英译,并讨论、分析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有机转换。  相似文献   

2.
顾益萍 《考试周刊》2011,(26):30-31
流散现象尽管由来已久,但对于流散文学中的异质文化性未有过深入研究。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分析了流散文学中的异质文化性,并说明其特征是异质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抵抗和相互融合。此外把握好异质文化因素之间的张力也是流散文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流散作家由于无法疏离母国文化,也无法认同居住国文化,处于"无根"的状态。"无根"性的产生有其地缘政治、殖民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文化身份、自我认同的原因。对于流散作家来说,流散经历带来"无根"的痛苦,更带来多种文化的体验、精神家园的追求和"根"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流散文学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本文就从两位印裔女作家的作品入手进行分析,以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蕴含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透过作品寻找流散文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籍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毕生执着于非洲流散族群书写,探索殖民主义影响下非洲流散群体的命运与未来。古尔纳的流散书写源自其生活经历,得益于他身为作家和学者的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他的流散书写可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在这三个阶段呈现出主题、视角、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藏经洞发现后清朝各级官员的反应,以及斯坦因与王道士交易的史实,指出斯坦因并非敦煌学研究的创始人,敦煌文物的所有权属于敦煌.  相似文献   

7.
流散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而在二十世纪它有了新的变化,随着这种变化产生了新的流散叙事。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具有多年跨国及跨文化经历和体验,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与流散相关。他的三种流散叙事,即怀旧性流散叙事、反思性流散叙事、超越性流散叙事,展示了二十世纪流散叙事的三个基本主题,同时体现了二十世纪流散叙事的纯净美、深刻美和自由美。  相似文献   

8.
个人记忆与历史再现——谈哈金的流散身份和文革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散写作和流散者批评成为国际学界关注的焦点.哈金作为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华人流散文学的难得素材.他的流散身份一方面带给他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同时又使得他站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对其加以观察和反思.他在中国特殊的军队生活经历留给他深深的记忆,成为他抒发情怀、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他的流散者身份又使得他的文学创作与众不同:独特的叙事方式、多彩的题材和巧妙的构思,揭示了人性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哈金的文革书写也进一步加强了西方读者业已形成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9.
流散文学的多元文化视角使之具备了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特征;流散文学的文化交流、沟通、融合功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有关移民和教育的相关文献,对(知识分子)流散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强调了知识流散,特别是全球知识分子流散的重要意义.本文引入了一个关于中国海外知识分子和国内研究界、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交流方式的案例研究,以此揭示这种知识流散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判断膨化硝铵炸药的流散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膨化硝铵炸药的本质结构特征和组成成分等方面分析了该类炸药的流散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评价了四种测试炸药流散性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动态的测试方法是测定和评价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优劣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法简单易行,为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的改善提供了测试和判断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洲因特殊的地域特征和殖民历史而吸纳了许多白人作家。他们大多由殖民者及其后裔组成,处于两种文化甚至是多元文化的夹缝中,被视作非洲的殖民流散者。自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中叶进入非洲后,以戈迪默、莱辛和库切等为代表的殖民流散作家深受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分支的影响,他们心中的“也把他乡作故乡”之感被无限放大,开始结合非洲现状,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来分析和解决非洲所存在的关于种族歧视、文化冲突和阶级斗争等殖民遗留问题。非洲殖民流散作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代表了非洲文化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碰撞,也是通过文学的力量弥合黑人与白人之间种族鸿沟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新西兰而成就于英国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流散作家。和大多流散作家一样,怀揣一份责任与爱,曼斯菲尔德以新西兰童年生活为创作源泉,带着一种乡愁的内在冲动书写和歌颂了那片遥远的故土,从而在文学创作中寻觅到真正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  相似文献   

14.
美国小说家弗兰克·麦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烬》被公认为一部成长励志小说.笔者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对文化身份的探寻史诗.弗兰克一家辗转于不同国度,文化身份摇摆不定.文章将聚焦弗兰克及其父亲马拉奇的流散身份探讨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按连词语义关系类型对汉、英语连词语序进行对比,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共性是汉、英语中都有前置后续连词,个性是先行连词位置各不同,后续连词位置的移动有差异.最后讨论汉语和英语连词的语序类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交流的障碍和文化误读,这使得文化翻译极具价值。通过文化翻译,彼此迥然有异的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的。流散作家,以越界生活的便利,通过写作进行着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7.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14,(21):36-37
虽然V.S.奈保尔和J.M.库切种族出身不同,但是都流散于母国与异国之间,既无法获得母国的认同,又无法被异国接受,多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危机。通过比较两位作家,有助于理解后殖民流散作家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新疆母语非汉语学生的汉语,英语教学对比分析,用对比语言学和外语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和英语教学的共性和个性,找出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在研究民族文化差异时,首先应从词语着手。其中内涵差异在含动物词语的表达中尤为明显。如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比喻完全不同的形象。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比喻不完全相同的形象。有时选择不同的动物作喻体,表达相同的喻义。  相似文献   

20.
英汉辞格的对比与翻译在英汉辞格研究中非常重要。通过比较知道,汉语辞格反映和英语辞格Oxymoron在构成方式、修辞作用以及本质上都有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也有诸多重合的地方。这为探讨它们的互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说来在翻译英语Oxymoron和汉语反映时可以采用移植法、拆译法、融贯法、引申法、加词法或改词法,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