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静的顿河》描写了从一战到国内战争结束那个动荡的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小说一方面描写了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地区从建立到巩固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展现了葛利高里悲剧性的人生道路。这两条线索交织,全面展示了从一战到国内战争结束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日瓦戈医生》则以时代为背景(这个时代包括了十月革命前后几十年的重大历史事件:1 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小说的"尾声"部分一直写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描写了医生、诗人日瓦戈悲剧性的一生。将《静静的顿河》与《日瓦戈医生》相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中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有利于此类作品的研读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总结《日瓦戈医生》研究成果的基列;上试图对《日瓦戈医生》的“态度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一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贯穿其始终的是一种反思精神,其反思内容之一便是以基督教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为参照系.反思十月革命和内战的历史意义。本支力图把《日瓦戈医生》放在苏联文学史背景下评判它的历史地位,指出其不足,肯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珍 《文教资料》2013,(35):119-121
本文着重探讨了20世纪俄国经典名著《日瓦戈医生》中日瓦戈的形象,通过分析日瓦戈医生看待现实的人道主义眼光、自我身份的寻求与确认、情感的选择与心灵的契合、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等几个方面,揭示了这一形象在文化修养、人格操守等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作者帕斯捷尔纳克与《日瓦戈医生》中的主人公日瓦戈的政治观、历史观、人生观、艺术观以及两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在生活经历和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在内在气质、精神方面有惊人的相似,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帕斯捷尔纳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日瓦戈。  相似文献   

5.
《日瓦戈医生》贯穿着一种反思精神,它反思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反思了一代知识分子人生选择的意义,反思了十月革命前后的时代精神。这三者构成了《日瓦戈医生》反思主题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B·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揭示了作家只有把握命运的逻辑才能驾驭简单而深邃的情节;只有具备了精深的语言思维才会有文学准确、完美、自然的表达。《日瓦戈医生》反映出俄罗斯文学面对强权不屈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郑丽丽 《考试周刊》2010,(26):31-32
《日瓦戈医生》作为诺贝尔得奖作品,给我们人类留下了一笔财富,涉及人性的各方面,这是不朽名作的原因之一。本文试从几个角度去解读《日瓦戈医生》,即使时代变了,人性的探讨也永远是个不会过时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日瓦戈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伟大心灵的思想者。本文从这部作品浅谈帕斯捷尔纳克苦行于世,寻求生活的本真和他探寻的爱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自《日瓦戈医生》被评论界广泛认可为经典之作以来,对作品男女主人公形象,尤其是日瓦戈医生的评价越来越高,本则试图从女性读的角度出发,下他们头上耀眼的光环,揭示出他们身上被忽略的普通人的真性情,考察帕斯特尔纳克在人物塑造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从比较的角度研究《白鹿原》与《日瓦戈医生》的主题.这两部作品的主题都在彰显一种富有理性色彩的战争观.都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反思暴力及种种类似的坏的冲动.所不同的是,《白鹿原》的价值基准是儒家的伦理观念,而《日瓦戈医生》所依本的则是具有基督教色彩和个性主义倾向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1.
刘亚 《文教资料》2013,(32):83-85
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国文学的大师,《日瓦戈医生》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20世纪前期俄国历史的书写、反思,充满诗意,是吸引人们不断阅读的经典。卡尔维诺早在一九五八年就从基本主题、历史、革命、结构、人物等方面对《日瓦戈医生》作出了评价,文学批评本是贴着文本、仁者见仁的,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着手,从历史与人性、革命、人物等方面对卡尔维诺的批评进行再批评。  相似文献   

12.
刘菲 《文教资料》2014,(36):92-94
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经典之作《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出版伊始,作家卡尔维诺写作《日瓦戈医生》读书笔记,首创性地对该作家作品进行了辩证式解读。该评论结合作家时代背景,对小说中涉及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层剖析,逻辑严密,有褒有贬,为后人批评研究树立了典范。然这篇评论也存在着政治化、主观臆断化和片面化等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3.
《日瓦戈医生》的叙事体现出奏鸣曲式结构特点。小说叙事部分的标题与奏鸣曲的结构有内在对应关系:呈示部从日瓦戈和拉拉两条主线体现出小说中生与死的对位和冲突;展开部从不同声部的对位和变奏展现生与死的冲突;再现部则将生与死的悲歌再一次以双声部的形式演奏出来,主题的冲突达到高潮,随着人物命运的结束又跌落到最低点。小说运用奏呜曲式结构,且融合了多种音乐技巧,使得日瓦戈和拉拉在乱世中的焰火般的爱情更好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日瓦戈医生》的叙事体现出奏鸣曲式结构特点。小说叙事部分的标题与奏鸣曲的结构有内在对应关系:呈示部从日瓦戈和拉拉两条主线体现出小说中生与死的对位和冲突;展开部从不同声部的对位和变奏展现生与死的冲突;再现部则将生与死的悲歌再一次以双声部的形式演奏出来,主题的冲突达到高潮,随着人物命运的结束又跌落到最低点。小说运用奏鸣曲式结构,且融合了多种音乐技巧,使得日瓦戈和拉拉在乱世中的焰火般的爱情更好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李云柏 《文教资料》2011,(3):25-26,24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解读人类生存困境与精神处境的经典之作。主人公尤里和拉拉在面对个人化的生存困境时分别表现了尼采所定义的酒神与日神本质,而他们的困境也诠释了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的根源。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结合是主人公们面对困境时的典型精神处境,也是人类在困境面前作出的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1958年,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日瓦戈医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本文从叙述学的视角揭示它在形式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周青 《文教资料》2012,(28):21-22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创作的总结,其中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的苦心追寻。  相似文献   

18.
《日瓦戈医生》通过主人公一生坎坷的经历,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历史变动时期对时代、事业、爱情等的深沉思考以及其必然命运。本文通过与俄罗斯文学史上其他女性的比较来阐释拉拉这一形象的超越意义及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大卫·里恩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大师。1908年出生于英国,40多年的影坛生涯中, 他总共导演了16部电影。但是,当我们列出其中的一些片名,发现都耳熟能详:《孤星血泪》《雾都孤儿》《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印度之行》……《日瓦戈医生》是大卫·里恩1965年的作品。在这次的电影创作中,他与另一位大师在灵魂上发生了碰撞。影片改编自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在苏联政治局势中,这样一个政治色彩强烈的故事并不讨政府喜欢。1958年,当诺贝尔文学奖决定授予这位作家的时候,他被迫放弃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大卫·里恩却对这部小说充满了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中,帕斯捷尔纳克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宗教神性的叙事维度.这是一种超越性维度,作家站在现世立场的对立面,用心灵的良知,以宗教神性的观照来审视人的灵魂.通过主人公日瓦戈对自我灵魂的剖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表现了俄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真正的宗教精神,这是苏联文学中坚持宗教精神血脉的作家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