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扭转了关于道德法则和善恶概念之间关系的传统观点,即:善恶概念既不是理性之先验的设定,也不是基于经验之上的预想,它乃是寓于道德法则并为道德法则所决定的,所谓的善恶概念决定实践民的传统观点必将流于经验论。  相似文献   

2.
实践理性远远高于理论理性,而实践理性又有着高远的目的,那就是重新建立道德哲学,从而使得灵魂不朽、自由和上帝的实在性在道德信仰的世界里面才有真正的安身之处。  相似文献   

3.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自由概念是就两种意义而言的,第一种是积极意义上的,即自由就是自决,它指出自由是什么;第二种是消极意义上的,即意志这种起因作用是独立于自然界中的因果律,它指出自由不是什么。但这里的自由概念没有证明人性真是自由的,而是为道德的最高原则——自律而假设的。然而,由于道德律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理性方面的事实,因此自由一定属于人的意志,而不纯粹是一个假定。  相似文献   

4.
5.
康德道德哲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专业术语晦涩,逻辑思路清晰。康德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实现需要一个出发点或者动机,就是善良意志;还需要一个指导行为的法则,就是道德律,如果不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局。康德道德哲学就是围绕善良意志和道德律是什么、根据何在,道德律的表现形式为何,自由意志与道德律的关系怎样等问题展开研究的。通过把握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逻辑脉络,采用通俗的语言,追问其演绎过程,一步一步、一环一环地逐渐推进,无疑可以厘清其体系的总体构思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简化其复杂、深奥、晦涩的思想内容,达到对康德道德哲学的通俗解读。  相似文献   

6.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律和义务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自律概念,康德一方面批判了受控于自身欲望的非理性行为,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拒斥了那种出于外在权威和规范的他律,强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道德法则是理性的自我立法,道德的根据既不在于自然情感的倾向也不在于外在权威的约束。而义务概念凸显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自身的二重性,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是有理性的、自我立法的人,更是能够在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8.
康德哲学之“先验哲学”之名一般指其认识论,本文认为康德实践哲学也具有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特征,主要体现为道德法则的证成过程中,康德步步追溯,最后达至“理性的事实”这一先验的理由,表现出理论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9.
"理性的事实"(Faktum der Vernunft)概念是康德实践哲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就其内涵而言,这一概念应被解释为"理性的事实"而非"理性的行动",应被理解为确凿无疑的事实而非构成某种权利的部分依据之事实。就其外延而言,这一概念既可以指道德法则,又可以指对道德法则的意识。对这种事实的根据,人们往往指责从写作《实践理性批判》开始,康德把道德法则预设为自明的、不可证明的理性的事实,使其道德哲学陷入了独断论。但康德其实认为,道德法则虽然在理论上不可论证,但在实践上是可以被证明的。康德关于理性的事实学说体现了哲学的批判性与普通人类理性的现实性的结合,为整个实践哲学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确定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任何执政者都要与宗教打交道,世界上许多事都与宗教相关。新时期,我们需要以新型的执政意识审视宗教功能,以现代的思想观念去研究科学合理的政教关系。当代,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造成了激烈的价值矛盾、冲突和现实失范等。当今,培育人文精神是调适价值观念冲突的有效武器。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回答人们用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根本问题。在转型时代的欧洲,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对欧洲大陆有着积极的建树,探讨其人文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三大批判第一次构建了人类知识的完整体系:知识体系、伦理体系、艺术体系。在认识论领域,确立了理性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完成了从认识对象到认识主体的转变;在道德领域,通过探讨自由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自由和责任为核心的伦理学体系;在审美领域,认为美与美感都属于人的判断力问题,判断力最完美最自由的体现就是审美,美学因而也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足一次向“伦理学的主体主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一元准则义务论伦理学是在扬弃斯宾诺莎理性功利论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斯宾诺莎关于道德的基础——理性、道德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道德可普遍化、理性功利主义应容准则义务论的思想虽然被康德所认同、秉承、继承和吸取,可是康德对伦理学的目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善恶之介定、伦理学之归宿的认识与斯宾诺莎有原则分野。斯宾诺莎和康德对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行为路线选择、道德评价、道德原则、自由意志与责任、人生与幸福等问题的揭示,有其历史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14.
康德伦理学核心是定言命令式.黑格尔批评定言命令式为形式空洞,作为道德法则,缺乏有效性.当代学者区分强弱空洞性问题并发展辩护,或基于普遍法则公式的理性普遍性建构道德原则,或挖掘人性公式做出目的论解释.然而,前者不能免于弱批判,后者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他律.相较这两种,基于道德共识的解释接近于为康德伦理学成功辩护,它体现康德道...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何以可能?康德指出道德只能根源于理性,叔本华却发现理性与道德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叔本华对康德的道德学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和继承,为其建构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当下汉语界对康德基督论的解读普遍存在割断理性和信仰、道德和神性的同一联系的倾向,走向了否定神性和圣教的结局,这恐怕不是康德的本意。在康德那里,属人的理性和道德与属神的神性具有内在同一性,耶稣正因为以理性和道德表现了神性才能够被认为是道成肉身的基督,而神迹只是其神性的外在印证。从理论批判的角度看,康德道德宗教和基督教这一启示宗教构成对话关系,但是从实践立场看,却呈现出一种从道德宗教到启示宗教的趋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甘雅娟 《文教资料》2011,(35):95-96
本文旨在寻求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追求道德纯粹性的原因。康德认为伦理学的发展要求把经验的实践人学和理性的道德形而上学谨慎的分开;经验因其无法准确无误地判别行为是否出于责任,不具备普遍性等原因而无法充当道德规律的基础;而这又是由人的理性所规定的,人的理性在于追求更高的理想,深层原因是现象必须服从自在之物的本性要求,即脱离了一切经验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
安瑟伦提出一种经典的有关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其要点是我们只要通过语词提到上帝,上帝就实际存在。康德指出仅通过概念推演,无法证明上帝存在。现代语言哲学使得哲学家可以区分说什么东西存在和什么东西实际存在。事实上,安瑟伦的证明和康德的反驳依赖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预设,从其理论预设出发,安瑟伦证明其实相当合理,康德并没有驳倒。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康德以理性主义态度对道德情感进行了深刻研究,他认为,道德情感源于人的理性,是实践理性战胜感性欲望的产物.他的道德情感理论对我们目前的道德研究和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