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刊词     
《芜湖师专学报》2009,(1):I0005-I0005
这是一棵刚出土的新芽。《高校辅导员学刊》在呼唤和期待中,于牛年的春天诞生了,可喜可贺。学刊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从文本生成的方式及过程上来看,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具有明显的“一体化”特征。在这一时期,作家从对创作素材的加工,到对作品的修改以及作家的写作活动本身,都被纳入到一种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的系统之中,从而使得作品的意义走向得到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7-27
陈美兰在其发表于《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的文章《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中,对“十七年文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阐释。她认为,与五四以后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相比,“十七年文  相似文献   

4.
对“十七年文学”从不同角度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成为近年来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十七年文学”在当前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与中国经济文化环境影响到了研究者的心态有关。部分理论研究工作者已放弃对西方文化价值立场的过份认同,转而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十七年文学”中所蕴含的民族性的东西正好契合了研究者的这种追求。“十七年文学”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还与“十七年文学”在当时拥有的读者群广大,在文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从而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报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发刊词的先行和宣传对报刊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规范作用。新中国成立前红色报刊发刊词在坚持革命理论引领中,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在坚持推动革命运动中,奋力唤醒民众;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服务于广大民众,积极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发展和变化的见证者。研究这些发刊词,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宣传历史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瑛 《文学教育(上)》2011,(19):101-103
"十七年"文学是一个政治革命时代的文学,在文学政治化压力之下,文学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在"十七年"文学中备受打压,但是在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中,对人道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丰富了"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7.
发刊词     
《政治思想史》2010,(1):1-2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政治生活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治乱与兴衰、文明或腐朽,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该社会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水平。因此,政治实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维系与发展之关键。作为诸多学科奠基人的亚里士多德,情有独钟地把政治学称为“最高的科学”,他要说明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该文立足于教学一线工作,从不同的视角,科学地阐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十七年文学"的积极性,做好"十七年文学"的教学工作,全面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脉络。  相似文献   

9.
肖爱云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106-109,128
《礼拜六》是民国初期的通俗文学期刊,其发刊词因将小说与"买笑"、"觅醉"、"顾曲"相提并论,历来为史家所诟病。事实上,当我们回到历史发生场,重新考察文学原生态的特殊境遇时会发现,该发刊词不仅对小说代替固有的娱乐方式所产生的意义作出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而且从刊物命名、立意以及游戏消遣的价值取向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伊始"十七年"间的满族文学,清晰地带有历史的制约痕迹。业已显示出创作实力的满族知名作家们,囿于当时独尚一尊的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刚性原则,只能走在题材选择十分逼仄的道路上。百部并腔绝唱寡,只有老舍,利用有限时机,以个性书写向文艺界清规戒律发起衅战,完成了话剧《茶馆》与小说《正红旗下》的开篇,成了满族文学在该过程绝无仅有的独特"族性"书写。回忆起"十七年"的满族文学,人们不能不说,真正做到了在民族文学本质意义上丰沛书写的作家,实在太少了。假若没有老舍的话,满族文学在该过程中特有的"族性"书写,几乎要交白卷。  相似文献   

11.
12.
抗日战争英雄叙事就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疆域”下,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的英雄史诗,作家们的英雄叙事驱动力与其说是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不如说来自于他们对战争的切实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新时期文学的英雄叙事。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英雄叙事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和自我真实体验之间的摇摆。客观地说,“十七年”文学抗日战争英雄叙事大多流于模式化,缺少对抗日战争深层的文化反思,更没有在民族矛盾中追问“国民性”这一深层文化问题,叩问国民性这一历史之因和民族受侵略之果的关系,进而把文化质疑和文化建设置于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13.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真正的女性文学作品乏善可陈,但"十七年"的女性文学创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茹志鹃的《百合花》和宗璞的《红豆》等。"文革"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关于性别的体验与表述在整体疏离中仍然有着潜在的表现和认同,一些女作家在万马齐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潜在写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女诗人张烨、灰娃、周陲、赵哲、柳溪等。应尽可能勾勒出这两个时期女性文学的全貌,在有限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开展"辑佚"工作,"这才是一种既不失思想文化的超前性又比较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学术选择。"  相似文献   

14.
湘女的自然文学作品,致力于表现自然界本是一个血脉相连的生态体系,所有成员都应栖居其问,彼此之间需寻求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以和睦共处。这些作品,或礼赞人天相契的美好世界,或警告贪婪自大的生态破坏者。通过散文化结构、童心型遣词等修辞手段,湘女以一支诗笔传达了自己将生命融入自然的真切而美好的体验,并在守望现代生态文明的同时对繁复的人性景观做了呈现。  相似文献   

15.
反思有益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需要经过一个批判性反思阶段,迎来它的思想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十七年文学中的几类作品的症候式分析,说明十七年文学在强大的主流意识的包围之下,从表面看似乎仅仅是“时代的晴雨表”,然而在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引导之下,其背后却潜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对此以一种“主流之外”的眼光,挖掘其文本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以说明十七年文学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身份想象的言说,由最初的试探性表现到“百花文学”的集中爆发,再到完全接受主流声音的规训与改造、放逐与搁置,精神始终无处安放。“十七年文学”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共和国革命事业中的角色彷徨与身份焦虑,见证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史。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时期,社论这一当代报纸的新闻评论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社论化文学批评形态。社论化文学批评以其特定的话语方式,参与了“十七年”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更以其特殊的话语内容,深度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史、思想史的建构。文章超越纯粹的“美学的”批评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分析社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的时代语境;进而采用史料统计方法,呈现社论化文学批评的运用情况;并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社论化文学批评关注的主要内容,以揭示社论化文学批评积极参与社会史、思想史建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作为特定时代的学,新的道德是十七年学的关注重点之一。在一个被人们认为是全新的时代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规范和个人的内在品质.必然也要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个时代的学非常热衷于表现和倡扬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农村小说因其书写对象的特殊性,在这一问题上倾注了更多的笔力,特别集中在“公德”问题上。这一学现象所蕴涵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在19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文艺学习》是一份重要的文学刊物,在文学青年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文艺学习》"编者的话"通过"说什么"、"对谁说"、"怎样说"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编者的交际意图。本文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其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效果,从而揭示"十七年"文学期刊话语潜在的"以言行事"的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